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就是正月初一,即春節這一天。這個說法從先秦時代就有了。爆竹,就是鞭炮。從這首詩裏,我們可以看到宋代人也像我們一樣是放鞭炮辭舊迎新的。還有一項活動,我們現在不經常見了,就是飲屠蘇酒。屠蘇酒是一種藥酒,主要用來驅除瘟疫,在新年的時候飲用,作為一種風俗是希望新的一年之中不得病。而且飲屠蘇酒還有個有趣的規矩,通常飲酒都是要從長輩開始的,而飲用屠蘇酒要從家中最年幼的人開始。這是什麼原因呢?過新年孩子又長了一歲,大家要祝賀他,含有希望他早日長大成人的意思。而年老的人過年,則意味著生命又減少了一年,最後來喝屠蘇酒,似乎就是舊的一年晚點過去,含有祝福他長壽的意思。
新年的早晨,太陽升起的時候,宋朝人家家戶戶還要做什麼呢?就是換桃符。這個風俗似乎和我們今天也有不同,可是又有點聯係。桃符究竟是什麼呢?傳說在東海的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樹冠伸展達三千裏之遠。在它的東北方有鬼門,每天鬼怪由此進出。樹下有兩個神將叫神荼和鬱壘,他們兩個專門捉那些惡鬼。於是人們就在每逢過年的時候,找來兩塊桃木的板子,在上麵畫上神荼、鬱壘的畫像,或者直接寫上他們的名字,掛在自家大門上,用來鎮邪驅鬼,保佑自家平安。到五代的時候,人們為了表達更豐富的意思,就開始在兩塊桃木板上寫其他的文字。比如五代君主孟昶就寫過“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被認為是我國第一副春聯。所以說,我們今天的春聯就是從桃符演變來的。在北宋王安石那個時代,人們過春節時在自家大門上還是習慣掛桃符,以祈求新的一年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通過王安石這首《元日》,我們大體上可以想象北宋人是怎樣過春節的。他們用放爆竹來送走舊的一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由小及長喝屠蘇酒,希望來年身體健康,無災無病。到新年的太陽初升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把大門上的桃符換成新的。新年的陽光照耀著千家萬戶,各家各戶都在忙著更換桃符,這真是讓人感動的祥和安樂景象。就像我們如今過春節,家家戶戶喜氣洋洋。
56《論語》的作者是孔子嗎?
翻開《論語》,我們會發現裏麵有兩個字出現的次數特別多,就是“子曰”。這個“子”指的是我們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子曰”就是“孔子說”。既然《論語》裏大多都是孔子所說的話,那麼《論語》是孔子自己寫的嗎?不是的,這部書雖然記錄了孔子的思想和言行,卻並不是孔子親筆所寫。從“子曰”兩個字可以知道,“子”並非孔子自稱,而是學生對老師的稱呼,是“先生”的意思。由此可見它是孔子弟子記錄的孔子所說的一些話,就像是孔子學生的課堂筆記。所以《漢書·藝文誌》中說:“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不過,《論語》中除了孔子弟子記錄老師的話外,還有孔子的再傳弟子記錄的一些話語。從有些片段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比如其中有一則: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曾參。門弟子就是曾參的學生。他生病後召來自己的學生,告訴他們一些話。這顯然是曾子弟子記錄下來的。曾子的弟子,也就是孔子的再傳弟子。
像這樣的情況,在《論語》裏還有其他一些片段。所以我們說《論語》的文字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下來的。總的來說,我們現在並不能確定《論語》這部書到底是由哪些人寫作並編輯成書的,但是,這是了解、研究孔子思想最重要的一部典籍。
57王冕所寫《墨梅》詩非常著名,墨梅是梅花的一個品種嗎?
王冕是元代著名的詩人、畫家。他出身貧寒,小時候就非常喜歡畫畫、讀書。放牛的時候,他會畫畫。晚上的時候,他就到寺院裏,借寺院中的長明燈讀書。
王冕有一首詩在後世流傳頗廣:
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
這首詩的名字叫作《墨梅》。看字麵的意思,好像是王冕家洗硯池邊上種了棵樹,樹上花開朵朵,顏色都是墨汁的顏色——黑色的。這黑色的花朵,並不要人來誇它顏色好看,隻願意這黑色,散發一種清氣。
我們經常見到白梅、紅梅,還有黃色的臘梅,並不曾見過黑色的梅花。難道王冕家竟然有一種稀有的梅花品種——墨梅?事實不是這樣的。這隻是王冕所作的比喻。實際上,王冕非常喜歡梅花,他在文章裏說自己隱居會稽,曾種梅千枝,在自己的茅草屋上題寫三字“梅花屋”,自號為“梅花屋主”。另外,他也自稱梅叟、梅翁。可見他對梅花的喜愛。梅花在寒冬時節開花,王冕喜歡梅花自然也是欽佩梅花不與百花爭豔、雪中獨自盛開的氣節。作為一名畫家,以梅花為表現題材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而他畫的梅花,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青枝綠葉、花紅似火,而是直接以墨色畫出枝條、花朵。北京故宮博物院就收藏著他的一幅《墨梅圖》。這幅畫上畫著一枝橫出的梅花,無論枝葉還是花朵,都是以水墨畫出,隻是墨色或濃或淡,表現出不同的生機。就是在這幅畫上,王冕題寫了上麵我們提到的《墨梅》這首詩。
所以說,並非是王冕家裏種著一種開黑色花朵的墨梅,而是他有時候畫梅花隻用水墨,並不添加其他色彩。這樣畫出的梅花難道不會黑乎乎一片,表現不出梅花的美麗嗎?其實當我們看到這幅《墨梅圖》的時候就會發現,實際的效果並非這樣。這些墨色的花朵,或含苞,或綻放,沒有駁雜的色彩,反而更加彰顯出清高、靜雅的姿態,而這正是在嚴寒時節悄悄開放,不與其他花爭春的梅花品格的最恰當的展現方式。而這種品格也是不求入仕為官,隻求保持自己清雅品格的王冕的追求。所以他在這幅畫上題寫這樣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的心聲:畫出這樣別具一格的梅花,並非要人來誇讚,隻是要表達梅花要留一點清氣在人間的精神追求。
58人們常常用“獨領風騷”來形容一個人在文學上的卓越成就,那你知道“風騷”在古代特指什麼嗎?
形容一個人在文學上成就卓越經常用“獨領風騷”這個詞,也就是說這個人是文學創作的領軍人物,是文學傳統的創造者。為什麼用“獨領風騷”呢?這要從清代學者趙翼的一首詩《論詩》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