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之際,百家爭鳴……孟子曾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秦皇焚書坑儒……漢武帝時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時候儒學已經變成維護統治者的工具。”李雷目無懼色,侃侃而談。
戲誌才聽的兩眼放光,拉著李雷的手坐到一邊,又道:“依汝視之,當今朝政如何自立?”
呃,開始討論深遠的問題了,李雷深知漢末這夥人,平時說話還好,但若是說起大道理,便個個拽文。不過還好,自己的三國演義看的熟,好歹能背幾段下來,於是道:“當今朝政,當用重典!”
戲誌才撫手笑曰:“我朝高祖皇帝約法三章,眾生感其恩德,雨澤遍於天下,如何用重典?”
諸葛兄,不好意思了,你的話我也替你說了,李雷心中道個歉,口中道:“秦用法暴虐,萬民皆怨,故高祖以寬仁。今朝政昏暗,小人當道,豪強橫行;主上暗弱,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君臣之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則殘;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實由於此。今若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道,於斯著矣。”
“妙,妙哉!”戲誌才拍手大笑。“不愧為李元禮之後人,我潁川果是奇才輩出,先前小郭嘉就已經讓我刮目,現在這雷兒更讓我欽佩。”
荀彧在一旁一直伶耳細聽,麵色坦然,雖然幾次並不讚同李雷的一些觀點,卻也未出言反駁。
李雷瞧在眼中,心中不由得欽佩萬分,作為荀彧這樣一個保皇派,自己說了這麼多,他竟一點都未反駁,肚量果真大得很。也難怪三國演義中,曹cao手下一幫人被禰衡罵的時候,也就他一人能保持冷靜了。
“雷兒,你既看的如此透徹,又來朝政作何?”荀彧見兩人打住,這才緩道。
“唉,我身背學海深仇,卻無計可施,隻得求一人身死,萬民警醒罷了!”李雷有些悵然的道,他這句話主要還是用來籠絡荀彧的,當代領導學上說的好,打一棒之後,一動要給個甜棗。李雷深刻的體會到這種思想,因為他的領導基本上都是這樣。荀彧作為曹cao的第一謀士,輔佐阿瞞二十餘年,然而心中卻念念不忘扶漢,然而在曹阿瞞露出真麵目之後,為了自己的理想情cao,不惜拋棄二十年的情誼和唾手可得的功勳,此人可謂士人之楷模。
“哈哈哈哈!”仿佛看透了李雷的心思,戲誌才又是一陣大笑,這人還真喜歡笑。“雷兒此舉,當時有些政治幼稚了。”
“政治幼稚?”李雷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不過這句話從古人的口中說出,那就有些奇怪了。
“是啊,政治說到底,乃是利益,雷兒此行,對朝中任何人都沒有利益,即使見到當今聖上,也難免一死,何況你甚至根本見不到聖上。而且就算是真正的憂國憂民之官,也要阻止你入朝!”戲誌才隨口道來。
李雷這下有些糊塗了,佞臣之類的阻止自己也就罷了,真正的憂國憂民之士又怎會阻止,不過幸好,自己本來就是說說而已:“這是為何?”
戲誌才目視荀彧,荀彧笑道:“你既然成竹在胸,又何必看我?”爾後又轉向李雷道:“雷兒,你隻看到其一,卻未看到其二,若此事大白於天下,就是給朝廷出個難題,是討伐董卓還是不討伐?討伐,現今已經是國庫空虛,內殺一場,無異於自尋末路,而且會引羌胡鮮卑入關,如不處置,又怎麼堵的住天下悠悠之口,更是隱患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