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它又第三次躲了起來。這一次沒有人能想得到它躲到了哪兒了。
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發現,它爬到高高的樹上睡覺去了。這棵被暴風雪吹過的大樹有一根折了的樹幹,它竟然倒著生長,形成一個坑的樣子。夏天曾經有一隻大雕用樹枝和柔軟的小草在這裏築巢、孵雛,然後又飛走了。而這隻被獵人們多次嚇到的狗熊,竟然發現了這個空中的“坑”,於是爬上去,給自己找了一個好“家”。
城市報道
提供免費食物
鳥兒在這個季節正挨餓受凍呢!
心地善良的城市居民們給它們提供了免費的食物。有的人在院子裏或者自家的窗前擺放食物。有的人把麵包屑和牛油之類的食物用線拴上,掛在窗戶外邊。還有人把裝滿穀物和麵包的小筐放在花園裏。
荏雀、白頰鳥、青山雀,還有一些其他的鳥類,都會成群結隊地飛來啄食這些免費食物。有時候還能看到比較珍貴的黃雀和紅雀呢。
學校裏的生物角
在很多學校裏,都有自己的生物角。在這些生物角裏,有很多箱子、罐子和籠子,裏麵養著各種小動物。這些都是孩子們夏天從郊外捉回來的。現在,孩子們為了照顧這些小動物,真是忙壞了:要讓它們吃飽喝足,要給它們準備最適合的居住環境,還要看管好它們,防止它們逃跑。 這裏有鳥兒、小獸,還有蛇、青蛙和各種昆蟲。
在一所學校裏,我們看到了一本孩子們夏天記的日記。看來,孩子們是認真地收集動物,不是隨便抓來玩兒的。
6月7日的日記中寫著:“今天我們貼出了通知,希望大家把收集到的動物,都交給值日生。”
6月10日,值日生記錄著:“屠拉斯帶來了一隻啄木鳥。米羅諾夫帶來了一隻甲蟲。加甫裏洛夫帶來了一條蚯蚓。雅柯甫列夫帶來一隻瓢蟲和一隻經常活動在蕁麻上的小甲蟲。博爾肖夫竟然帶來了一個籠子,裏麵裝著雛鳥……”
每天的日記上幾乎都有這樣的記錄:
“6月25日,我們到池塘邊玩耍。我們從池塘裏捉到很多蜻蜓的幼蟲還有其他的蟲子。我們竟然還捉到一隻我們非常需要的蠑螈。”
有的孩子還把他們捉到的動物詳細描述了一下:
“今天我們抓到了很多水蠍子、鬆藻蟲,同時還有幾隻青蛙。青蛙有四隻腳,每隻腳上有四個腳趾。青蛙的眼睛是黑顏色的,鼻子是兩個小孔。青蛙的耳朵很大。青蛙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
冬天,小學生們還集資從商店裏購買了一些我們這裏根本沒有的動物:烏龜、金魚、天竺鼠和各種羽毛鮮豔的鳥兒。當你走進生物角,就可以聽到裏麵此起彼伏的吵鬧聲,有的在尖叫,有的在啼鳴;有的毛茸茸,有的光禿禿;有帶翅膀的,有不帶翅膀的。這裏真像是小型動物園。
孩子們還想出交換動物的好主意。比如,夏天的時候,有一所學校的學生捉到許多鯽魚,另一所學校的學生養了很多兔子——兔子的繁殖能力太強了,已經多得沒處放了。於是這兩所學校的孩子們進行了交換:四條鯽魚換一隻兔子。
這是低年級的學生幹的事。
而高年級的學生們,則有屬於他們的組織——基本上每個學校裏都有“少年自然科學研究小組”。
在列寧格勒的少年宮有這樣一個小組。每個學校都推薦了最優秀的少年自然科學愛好者去參加。這些少年動物學家和少年植物學家在那裏學習怎樣觀察和捕捉動物,怎樣照顧被捉來的動物,怎樣製作動物標本,怎樣采集、晾曬和製作植物標本。
整個學年的小組成員們常常到郊外的許多地方去野遊。每到暑假,小組全體成員一起出發,到離城市很遠的地方去郊遊。他們要在那兒住上一個月,每個人都有明確的分工:植物學組成員采集植物標本;哺乳動物學組成員到處捉老鼠、刺蝟、鼩鼱、小兔子和其他小野獸;鳥類學組成員四處尋找鳥巢,觀察鳥類的生活;爬蟲類學組成員需要捕捉青蛙、蛇、蜥蜴和蠑螈;水生學組成員當然要捕魚並觀察一切水生動物;昆蟲學組成員捕捉蝴蝶、甲蟲,研究蜜蜂、黃蜂、螞蟻的生活習慣。
這些孩子從小就開始研究米丘林學說:在學校的實驗園裏種植果木和樹木。雖然園地很小,但他們經常獲得豐收的喜悅。
他們還用日記的形式,把自己的工作情況和觀察結果都記錄下來。
這些從小就喜歡研究自然科學的孩子不僅認真觀察著刮風、下雨、降露、酷暑,田野、草地、江河、湖泊和森林的生活,還關心著一年中的農活。他們努力研究著我國巨大無比的物產資源。
在我國,未來的科學家、勘探工作者、獵人、自然改造者正在茁壯成長。他們將是充滿智慧、能幹的一代。
與樹同歲的人
我今年12歲了。在我居住的這個城市的大街上,有一些槭樹,我和它們同歲——它們是少年自然科學家在我出生那天栽種的。
你看!槭樹已經有我兩個那麼高了!
謝遼沙
祝你鉤鉤釣大魚
你知道嗎?冬天也能釣大魚!
這是真的!冬天依然有很多人在釣魚,因為並不是所有的魚都像鯽魚、冬穴魚和鯉魚那樣,早早地就冬眠了。很多的魚,都隻在特別冷的時候才睡覺;江鱈魚整個冬天都不睡覺,甚至還產下魚卵——正月、二月產卵。法國人常說:“睡覺的人不用吃飯。”那麼不睡覺的,當然就得吃東西了。
用金屬製成的魚形魚鉤釣冰底下的鱸魚,是會有很大收獲的。但要找到鱸魚冬天的聚集地,卻不是件容易事。在相對陌生的河裏和湖裏釣魚時,可以根據一些現象來參考。利用這些現象會比較準確地判斷魚的聚集地。當聚集地確定後,你可以在冰上打一個小洞,來試試魚是否會吃魚食。
下麵我們就來說說怎樣識別這些現象。
如果一條河的河岸又高又陡,而且河是彎曲的,在這兒的河中間應該會有一個很深的旋渦,在天氣寒冷的時候,成群結隊的鱸魚會聚集在這裏避寒。如果有經過叢林的溪水流入了湖泊或河流,在湖口或河口附近肯定會形成一個坑,那裏也是魚類喜歡的地方。蘆葦一般生長在水淺的地方,在湖泊和河流的蘆葦叢的後麵,都會有一個凹陷處,魚兒也喜歡在這兒過冬。
釣魚的人們在冰麵上鑿出一個直徑為20厘米~25厘米的小洞,在細筋或者棕絲上拴上金屬製成的魚形魚鉤,然後把魚鉤放到洞裏。第一次為了試試水的深度,可以把它完全垂到水底。然後可以不斷地上下移動魚鉤,不過移動的頻率不要太大,而且不要再垂到水底。這樣魚形魚鉤就在水裏不停地漂浮著,而且一閃一閃的,就像一條活魚一樣。鱸魚怕這美味的小魚逃走,直直地朝它撲過來,把假小魚和魚鉤一起吃下去了。如果很長時間都沒有魚來咬鉤,那麼釣魚人應該換個地方再鑿個洞。
如果你想捕捉被人們稱為“夜遊神”的江鱈魚,那你就要使用冰下捕魚繩了。冰下捕魚繩的製作方法是這樣的:用一根繩子,在上麵拴上3~5根線繩(或者棕繩),兩根小繩子之間差不多距離70厘米。魚鉤上掛著魚餌,可以是小魚、小塊的肉或者蚯蚓。繩子的另一端拴上一個有重量的物體,讓它沉到水底。這樣,釣餌在水流中誘人地擺動著,吸引著江鱈魚。在繩子的上端再拴上一根棍,讓它橫放在冰窟窿上,可以一直放到第二天早晨。
捕捉江鱈魚的好處是不用像捕捉鱸魚那樣站在河麵上挨凍受累。隻需要第二天早晨,把那條繩子從冰洞裏拉上來就可以了。到時,你就可以看到繩子上吊著一條大魚了。它身體很長,皮膚光滑,身上有一條條的斑紋,兩側扁平,下巴上有一根長須。這就是江鱈魚。
打獵
冬季正是打狼、熊這種大型野獸的最好季節。
冬天已經快過去了,森林裏的動物都已經餓得受不了了。狼餓得膽子都變大了,它們甚至敢成群結隊地到村子附近找食物了。熊一般都在洞穴裏睡覺,但也有一些熊在森林裏遊蕩。這些遊蕩的熊,在晚秋的時候專靠吃動物的屍體和吃村子裏的家畜過日子,並沒有作好冬眠的準備。所以現在它們隻好睡在雪地上。有一些熊因為在冬眠中受到了驚嚇,所以從自己的洞穴裏跑出來了,它們不敢回舊洞去,也不給自己做新洞,就這樣在外邊遊蕩著。
獵人捕捉這些遊蕩的熊時,需要帶著滑雪板和獵狗。獵狗在深雪裏會不停地追趕它,一直到它停下來為止。獵人穿著滑雪板,跟在獵狗的後麵就可以了。
捕捉大型野獸和打飛禽是不一樣的,隨時可能發生意外,有時沒捕獲到猛獸,獵人卻被猛獸咬死了。在我們這兒,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
帶豬仔打狼
深夜一個人到森林裏打獵,是多麼危險的事情啊!你見過這樣的人嗎?
有,我們現在要說的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他把雪橇套在一匹馬上,帶著獵槍,悄悄地出了村子。雪橇上還放著一個大大的口袋,口袋裏裝的是一隻小豬仔。
最近村子周圍常常有野狼出現。村民們都已經被狼嚇壞了:它們的膽子太大了,竟然跑到村子裏來了。
獵人出了村子後,就離開了大道,走到森林的邊緣去了。
他一手緊握韁繩,另一隻手不時地揪兩下豬仔的耳朵。
豬仔的四條腿都被捆著,整個身子都裝在口袋裏,隻有大腦袋露在外麵。獵人要利用豬仔的叫聲把狼吸引過來。豬仔的耳朵很軟,被人揪一下就會特別疼,所以它在不停地尖叫著。
沒等太久,獵人就看到林子裏閃起了點點綠光。綠光在黑漆漆的樹幹間不安地移動著,從這兒移到那兒,從那兒又移到這兒。這些綠光是狼的眼睛。
馬害怕得朝著前麵嘶叫起來。獵人用一隻手費力地拉住它,另一隻手還要繼續揪小豬的耳朵。狼依然不敢撲向雪橇,因為上麵還坐著人呢。不過豬仔的叫聲,讓它們忘記了恐懼。
小豬是多麼美味的食物啊!當一隻小豬仔在狼的耳邊叫喚時,它肯定把危險都忘得一幹二淨了!
狼終於看明白了:有一個被繩子拴著的口袋,拖在雪橇後麵,在高低不平的道路上,時起時落地跳著。其實這個口袋裏裝的是幹草和豬糞,但是狼卻以為這裏麵裝的是小豬仔,因為它們聽到了小豬的叫聲,還聞到了小豬的氣味。
終於,這群狼下定了決心。
它們突然從林子裏躥出來,向雪橇撲去。全是身體強壯的大狼,有七八隻呢!
這群狼躥到了空曠的田野上,從獵人的角度看,覺得它們個頭兒很大。月光照在狼的身上,使毛皮閃爍著,會讓人們覺得它們的個子比實際大很多。
獵人放開了豬仔的耳朵,拿起了獵槍。
跑在最前麵的那頭狼,已經追上那個跳躍的、裝著幹草的口袋了。獵人用槍瞄準它肩胛骨下麵的位置,扳動了扳機。這頭狼在雪地上打著滾。獵人又朝第二頭狼開了一槍,但這時,受驚的馬向前一衝,這一槍打空了。
獵人趕緊雙手抓著韁繩,好不容易才讓馬停下了。
可是那些狼已經消失在森林裏了,隻有那頭快要死去的狼還躺在那裏抽搐著。
這時,馬已經安靜下來,獵人把槍和小豬留在雪橇上,自己去撿戰利品。
當天夜裏,村子裏發生了一件怪事:獵人的馬拉著雪橇跑回來了,在雪橇上隻有一管沒有彈藥的獵槍和一隻被捆著的小豬,小豬還在號叫著。但是獵人卻不見了。
天亮了,村民們到田野裏去,仔細觀察了雪地上的痕跡,才弄明白昨天夜裏發生了什麼事。
事情應該是這樣的:
獵人撿起那頭死狼,扛在肩上,朝雪橇走去。當他快走到雪橇跟前時,馬突然聞到了狼的血腥味,嚇得全身哆嗦,飛快地逃走了。
獵人除了身上帶著的死狼,什麼都沒有了。他連短刀都沒有,而獵槍留在雪橇上了。
這時,狼們已經鎮定下來。它們又從林子裏躥出來,將獵人圍住了。
村民們在雪地上找到了人骨和狼骨,看來這群凶惡的狼把自己死去的同伴也吃掉了。
我們說的這個故事發生在60年前。從那以後,再也沒有發生過狼吃人的事情了。如果狼沒有發瘋或者受傷,就算它看到沒帶槍的人,也會害怕跑得遠遠的。
熊洞遇險
還有一件不幸的事,是在獵熊時發生的。
一個森林看守員發現了一個熊洞,於是他從城裏請來了一位獵人。這位獵人帶著兩隻獵狗悄悄地來到一個雪堆前,一頭熊正在這個雪堆下麵的熊洞裏冬眠。
獵人按照以往獵熊的習慣,在熊洞旁邊站著。熊的洞口一般都是朝著太陽升起方向,當熊從雪下躥出來以後,總是向右轉個圈,然後向南邊跑去。按照這個習慣,獵人所站的地方,正好可以一槍命中熊的心髒,把它擊斃。
森林看守員悄悄地躲到了雪堆後麵,放出了兩條獵狗。
獵狗聞到了熊的氣味,瘋狂地朝雪堆撲過去。
獵狗狂吠著。那麼大的聲音,熊一定會被驚醒。可是過了很長時間,熊洞裏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正在大家暗自納悶的時候,突然從雪堆裏伸出一隻黑色的大熊掌,差點兒抓住一隻獵狗。幸虧這隻獵狗比較機靈,尖叫一聲躲開了。
緊接著,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熊猛地就像一座黑色的小山一樣,從洞裏衝了出來。但是它並沒有向旁邊跑去,而是直接朝獵人的方向奔了過來。
熊低垂著頭,把它的胸脯護了起來。
獵人開了一槍。
子彈擦過熊那堅硬的前額,向旁邊飛去。這頭熊的前額挨了重重一擊,被徹底激怒了,它把獵人撞翻在地,並把他壓在了自己身下。
兩隻獵犬躥到了熊的背後,用力地咬住它的屁股,抓住它的毛,但這些都沒有作用。
森林看守員被嚇壞了,他一邊高喊救命,一邊揮動手裏的獵槍。但這又能怎麼樣呢?他這時不能開槍,因為容易打到獵人。
熊用它的大爪子一下子抓下了獵人的帽子,連頭發和頭皮一起抓掉了。
轉機出現了,熊突然向旁邊歪去,並且發瘋似的在雪地上打著滾,雪地被它的血染成了紅色。原來這位經驗豐富的獵人雖然受傷了,但並沒有慌張,而是找準時機用短刀劃破了熊的肚子。
獵人總算保住了自己的命。他的床頭掛著一張熊皮,隻不過他的頭上總要圍著一塊黑色的頭巾。
獵熊記
1月27日,塞索伊奇從森林裏出來後,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到鄰村去了。他要去郵局給列寧格勒的一個熟人發電報。這個熟人不僅是位醫生,同時也是獵熊高手。電報上寫著:“發現熊洞,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