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誘殺重臣(2)(2 / 3)

王後和伯冏又悄悄地來到偏殿的酷刑室。

伯冏推開酷刑室的門,把王後領進去。被綁在立柱上的君牙渾身是汙血,痛苦地垂著頭。

伯冏當著王後的麵,二話不說,疾步上前,舉起手中的劍,狠狠地捅入君牙的心窩。君牙發出一聲低弱而又悲慘的哀叫。很快耷拉著腦袋一命嗚呼了。

伯冏叫進兩個把門的行刑手,一起動手把君牙的死屍裝進事先準備好的大口袋,捆綁結實,讓他們抬到宮院的大樹下等他。

王後和伯冏一同走出偏殿,來到地宮。伯冏扛起密室門口的裝有郎妃屍體的口袋,和王後一同步上地宮,向宮院的大樹底下快步走去。

王後站在宮門的台階上,看著伯冏和他的兩個心腹武士把兩個口袋捆綁在兩匹馬背上,然後三人騎上馬走出宮院的大門。

把門的太監們看到伯冏持有王後的手諭,便放他們出門了。

三人騎上三匹馬,馱著兩具死屍,很快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

他們來到荒山野嶺,把兩具死屍潑上油點火焚燒了。除了他們三人以外,誰也沒有看到他們毀屍滅跡的情況。

等到他們返回京城,夜已經很深了。太仆正伯冏讓那兩個心腹武士牽上他的馬回府上去睡覺。

他獨自悄悄來到後宮,溜進王後的寢宮向王後稟報他毀屍滅跡的情況。

王後見他做事如此利索果敢,自然從心眼兒裏喜歡他。

王後也明白他深夜來到她的寢宮向她表功的用意。他們摟抱在一起,在柔情蜜意中又商定好讓太子及早登上王位的奪權計劃。

在文武百官齊聚仰王宮臨朝議政的時候,太仆正伯冏以大司徒的身份,對眾臣宣布太子臨朝主政,代行穆王的王權。

這一舉措並不使文武百官感到突兀。因為在此之前,伯冏早已做好了說服重臣擁護太子臨時主政的工作。

並對文武百官巧妙暗示了大司徒君牙因謀反而被穆王派人傳旨秘密處死了。

文武百官自然相信太仆正的話,因為他是穆王當眾宣布的二號主政人物。

他們現在都明白:一號主政人物因謀反而被處死了,他的權位理應由太子來代替。

他們都認為太子是合法的王位繼承者,上合天意,下符民心,名正言順,無人異議。

至於代理穆王主持朝政更是情理兩合,甚得民心,唯有擁護,焉能阻攔?

所以當太仆正伯冏宣布太子登上王位的決定後,文武百官齊聲歡呼:

“擁護殿下臨朝主政,千歲,千歲,千千歲!”

在一片擁戴聲中,太子姬昌手持金牌王令,在眾武士們的簇擁下,威嚴而莊重地登上王位。

文武百官看到太子手中的金牌王令立即跪倒在地上,異口同聲地高呼:

“萬歲,萬歲,萬萬歲!”

剛剛邁入青年時期的姬昌由於身體魁梧高大而給人以沉穩的感覺。

人們似乎已從太子偉岸的表象上確認他就是堪能勝任的國王了。

特別是當太子出示了手中的金牌王令之後,太子的不怒而威、不言而尊的形象立時體現出來。

文武百官無形中對太子產生出不言而喻的誠服,一種不可名狀的信賴感油然而生。

此時的太子不急不躁,沉穩地對眼前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和藹地說:

“眾愛卿請起,賜座。”

在一片衣服窸窣聲中,文武眾臣們起來按級別順序歸座,霎時鴉雀無聲。

太子姬昌坐在王椅上麵對文武眾臣威嚴地說:

“眾愛卿聽著……”

他的話剛一出口,文武百官立即又站起來很肅靜很專心地聽他講話。

他接著說:

“原來的大司徒君牙勾結姬雄密謀造反,君牙是幕後主使,罪惡滔天,死有餘辜,我已奉父王之命將他處死了。”

說到這裏,他掃視了一眼眾臣,眾臣立即俯首誠服,不敢抬頭仰視,他感到一種君臨天下、萬民誠服的威嚴與氣勢。心中暗忖:當國王實在是威風八麵啊!

想完之後,太子盯住太仆正伯冏氣勢逼人地說:

“太仆正伯冏——”

聽到太子的傳呼,伯冏立即出列跪在中央麵對太子謙卑地說:

“國王陛下,臣在。”

太子姬昌對俯首聽命的伯冏鄭重地說:

“從今日起,本王命你接替君牙的職位,擔當大司徒之職。你要恪盡職守,務必以國事為重,殫精竭慮,效忠本王。不得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貪贓枉法,中飽私囊,結黨營私,違抗本王……”

太子說到這裏環視群臣,群臣俯首恭立,不敢亂動。太子心想,我表麵上訓示伯冏,實際上是警示你們,必須無條件心悅誠服地服從我,聽從我的指揮與調動,不準心懷二誌跟我作對,否則我將嚴懲不貸!

太子思忖之後接著又厲聲說:

“如果膽敢懷有二誌,陽奉陰違,對抗本王,本王將處以極刑!伯冏,你記住了嗎?”

跪在地上俯首聽命的伯冏立即抬起頭,對太子恭敬而又謙卑地說:

“國王陛下,為臣記住了。為臣不僅銘記於心,而且身體力行,若有絲毫不忠不義的舉動,願受國王的嚴厲懲處,懇求國王陛下慧眼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