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人們有一段時間非常討厭當地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的競爭者在被他打敗後將他的畫像掛在樹上以發泄自己的憤恨,各種來自民間的充滿火藥味的信件源源不斷地飛進他的辦公室,還有人曾打電話到他的辦公室揚言要取了他的性命。受到多方麵的恐嚇與威脅後,洛克菲勒曾雇用很多保鏢保護自己,以防止遭遇不測。對那些流言蜚語,他回擊說:“你盡管踢我罵我,但我還是按我自己的方式行事。”盡管洛克菲勒嘴上做出堅決的還擊,但是他還是因為商業上這些令人煩惱的事情而抑鬱生病了。他開始大麵積脫發、消化不良,醫生警告他,必須在工作和生命二者之間做出選擇,是退休拿錢治病消災還是死守財富等死,他兩者隻能選其一。
聽到這個結論,洛克菲勒經過幾天幾夜思考後,選擇了退休治病。退休後他開始學習打高爾夫球、整理庭院以及與鄰居們閑聊,在這段時間裏他也開始自我反省,並拿出自己的數百萬美元的積蓄用於慈善,從鄉間的一所名不見經傳的教堂到舉世聞名的芝加哥大學,都曾得到過他的慷慨捐贈,1902年,他設立了通才教育董事會,宗旨是推進美國每一個角落、每一階層的教育,尤其是南方黑人的教育。他也曾出資建立衛生委員會,並通過這一協會消除了鉤蟲病。洛克菲勒的善舉不僅消除了人們對他的憎恨,也使他的身體恢複健康,同時得到了由衷的幸福與快樂。
在遇到危害自己身心健康的事物時,無論它有多麼重要,都要將其丟棄,這樣才能減少負麵情緒的增長,使不良情緒得到控製。
真正的坦然是不計較得與失。
一場規模很大的模特比賽正在緊張進行,現場的20位模特進行完第一輪比賽後,主持人突然報幕說:“這一次我們要評選的是一名最差的模特兒。”聽到這句話後所有觀眾都感到非常詫異,因為自模特大賽舉辦以來從未出現過類似評選活動。經過評審委員的新一輪選舉,最差模特被推到了台前,隻見她麵帶微笑傾聽評委對她的輪番點評:“你的表情不夠自然”“你的著裝搭配不夠合理”“你的內在氣質不足”“你的上鏡效果不佳”。種種點評對她來說更像一場變相的責難,而這個女生聽完評委們的點評後,隻是大方得體地點頭微笑說:“謝謝!下次我一定會注意的。”其他模特見到這種尷尬氣氛,有的竟然在場上幸災樂禍地笑了起來,而女孩並沒理會,隻是坦然接受大家的意見,並用心準備著下兩輪比賽,令人詫異的是,女孩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表現得越來越優秀,最終奪得了整場比賽的冠軍,而那個別開生麵的“最差模特評選”不過是評委們合謀給他們心目中的最佳模特設下的一個陷阱,旨在考驗她的心理素質,幸運的是她憑借自己坦然的心態奪得了這次比賽的冠軍。
在生命的舞台上,無論遇到何種境遇,隻要坦然處之,拋棄幹擾心念的繁雜之物,用一顆淡然的心去擁抱即將麵對的一切事物,人生就會迎來曙光。
霍金從小就對自然科學非常感興趣,在大學時代,他就發現了一套可以解釋宇宙的“萬能理論”,然而正陶醉在探索宇宙奧秘的使命感之中的他,在走樓梯時身體總是不受控製地跌倒,21歲時,他被確診得了帕金森綜合征,醫生告訴他最多隻能再活兩年。為此,他消沉了好久,但是兩年之後他的情況並不算太糟糕。一天,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還能憑借能力去幫助一些人。走出這段灰色時光的霍金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而是繼續他的理論研究。在生活中,他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他人。患病之後,他曾6次與死神交手,仍舊頑強地活了下來。一次演講結束後,一名女記者問道:“病魔已將您永久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霍金聽後隻是麵帶笑意地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了幾下鍵盤,在屏幕上留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在回答完記者的問題後,現場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從某種層麵來講,生死之間人人平等,但是麵對生活,人與人之間獲得的饋贈卻各有千秋。如果我們將生命中每一件事情都當作生命賜予我們的一份未知的禮物,就像一盒未知的巧克力,每一顆都是生命中前所未有的驚喜,那麼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就會淡然得多。
當一個人擁有了像裏根一樣能在滿是馬糞的房間中尋找小馬駒的心態,生活的得失在他的心中無非就是換了一種尋找新快樂的方式。
早年留學法國的日本哲學家中江兆民,創作了多部著作,被人們稱為“東方盧梭”。他在54歲那年被檢查出得了咽喉癌,據醫生斷言他隻剩下最多一年半的生命,但在他的眼中這短暫的日子變成了與時間鬥智鬥勇、著書立作的愉快時光。在最後的日子裏,他因為氣管被割開枯瘦得不成樣子,卻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日本學術史上的裏程碑著作《一年有半》《讀一年有半》,而他在重病期間寫的名詩《跌倒時也要笑》也在日本流傳至今。
談到對生死的從容態度,他認為一年之中若要有事可做,有樂趣可圖,那麼這一年是漫長的。要說年月之短,那麼十年、五十年也不過彈指一揮間,而所謂名利之事,也不過是大海上的一粒塵埃而已。可見,隻要我們走出禁錮自己的憂思,用一種淡然樂觀的心態去麵對生活,生活就會在苦樂之中給予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5
三千大世界,盡在一念間
——調節:強大的心靈緩衝,是戰勝一切的法寶
情緒有正負兩麵之分,負麵情緒帶來負麵效應,正麵情緒帶來正麵效應,在需要做出某些決定時,要有意識地運用心理暗示法掌控自己的情緒,使其發揮出正麵影響。
通常而言,心理暗示可分為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與正麵情緒一樣,積極的心理暗示對情緒和生理狀態都能產生良好的影響,同時積極的心理暗示還能調動人的內在潛能,使人最大化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消極的心理暗示則會對人的情緒、智力和生理狀況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我們在使用暗示法調節情緒時,是應該采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法。
在心理學中,心理暗示是指人的一種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傾向通常會不自覺地維護自己的地位,不願意受到幹涉或控製,因此這種心理暗示往往會比直接勸說或命令的作用要大很多。而且心理暗示能影響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可謂屢見不鮮。假如,早上起來,你發現鏡子裏的自己臉色灰暗,一副精神不佳的樣子,可能這一整天,你都會覺得自己毫無生氣,做事時也不上心、不認真。舉個正麵的例子,“望梅止渴”這個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心理暗示起到的積極作用。對士兵來說,當他們覺得幹渴難耐、失去信心時,將領的話給他們帶來了積極的心理暗示:前方有梅林!有梅林自然有梅子吃,士兵聽到這樣的話自然會振奮起來,仿佛覺得酸甜可口的梅子已經在嘴邊。由此可知,積極的心理暗示往往可以控製人的情緒。
根據醫學臨床數據顯示,有90%以上的腫瘤患者的患病原因與心理、情緒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精神的創傷,乃至不良情緒都有可能成為患癌症的先兆。而且消極的情緒會影響人體的多個係統,如果一個人經常覺得壓抑或失望,那麼就會抑製自己的胃腸運動,影響到消化機能。另外,焦慮和憤怒等消極情緒還會使人體的腎上腺素、皮質類膽固醇等內分泌激素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的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胃腸蠕動減慢。
一位年輕人向心理學家庫爾特·鮑利克谘詢,年輕人說:“麵對一件事,如果我的感覺告訴我這件事很難成功,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選擇放棄。但是,每次放棄後,再回想這件事時我就感覺比失敗還難受。”庫爾特·鮑利克明白,其實這就是年輕人消極的心理暗示的結果。於是,他建議年輕人如果再碰上這樣的事應該用積極的“心語”來暗示自己,比如:“我一定能成功!”“這件事比我想象得簡單!”果然,後來在這樣的積極暗示下,年輕人再也沒有因自己的擔憂情緒而輕易放棄要做的事了。而且,在積極的暗示下,他做事總是無往不勝。所以,當你在麵對某件事想要“打退堂鼓”的時候,應該立刻警示自己,不妨挺起腰板,充滿信心地對自己說:“我一定能做得很好。”
心理學家馬爾茲說:“人們的神經係統是很‘愚蠢’的,當人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悅的事時,它就會立即做出喜悅的反應;當人們看到憂愁的事時,它自然而然就會做出憂愁的反應。”而當人們習慣性地想象愉快的事時,人們的神經係統也會習慣性地處在相對快樂的情緒裏。所以,人們隻要在生活中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譬如常常對自己說,“這個世界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我每天都覺得很快樂”“這件事我一定能成功”等,並在積極暗示的同時通過自己的語言、肢體、表情等元素加強自信心,便會在潛移默化中使自己的心境、情緒、興趣、意誌發生變化,從而影響並掌控自己的情緒。
當一個人產生負麵情緒時,無論情緒如何激動,都要學會用積極暗示法掌控情緒。一般來說,明智的人會在心裏暗自給自己打氣:“不能發火,應該淡定,我做得到!”情緒過激的人經常因為無法掌控負麵情緒而影響自己的工作、生活,甚至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傷人傷己。美國著名的職業心理學家戴·威廉斯說:“無論什麼見解、計劃、目的,人們隻要以強烈的信念或期待進行多次反複地思考,那它一定會出現在人的潛意識中,成為積極行動的源泉。”美國某位拳王每次回答記者的提問後,總是會說一句:“I’m best!(我是最好的)”顯而易見,這句“我是最好的”其實就是一種積極的自我暗示。當人在反複運用積極暗示法時,就會下意識地接受這種情緒,保持積極的心態,讓“事實”朝著自己所想象的方向發展。
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做過一項實驗,實驗的目的是研究教師的期望對學生成績的影響。羅森塔爾和研究助手來到一所小學,並且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在這項測驗結束後,羅森塔爾和研究者們將一份“具有發展前途的優秀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老師,一再叮囑他們務必進行嚴格的保密,但實際上,這份所謂的權威性研究,隻不過是一個無可厚非的“謊言”而已——這份名單上的學生隻是隨機挑選的。
幾個月後,“奇跡”發生了。凡是被列在名單裏的學生,不但學習成績有了很大進步,各方麵也都表現得非常優秀。經過長期研究調查顯示,這些被列在名單上的孩子在若幹年後都比其他孩子有更好的發展。
不難理解,這樣的“奇跡”正是因為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生了作用,因為這個謊言對老師產生了暗示:因為專家的研究結論使老師們相信名單中的那些孩子很有前途,於是在教學中對他們寄予了比其他學生更高的期望,並且投入了更多的熱情,這樣加倍的信任與鼓勵正是促成這些孩子向上的動力。老師們通過自己的情感、語言和行為將積極的力量傳遞給這些“特別”的學生,使他們非常強烈地感受到了來自老師的關愛和期望,由此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強,比其他學生更努力,也進步得更快。可見,積極暗示的力量是多麼的強大且驚人。
這個積極的心理暗示的驚人效果也給人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發。正因為心理暗示能直接影響人的情緒,所以,人們可以有意識地運用積極暗示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