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格認為凶手在生活中應該是一名非常普通的人,他的一切都不引人注目,而這種泯於眾人的特性就是凶手最強的保護傘。
格雷格認為,凶手在殺死被害人之後離開,然後再返回案發現場,肢解死者屍體,這種殺人模式會被凶手所沿用,直到他想要改變模式為止。根據格雷格的推理,羅切斯特警局加強了對傑納西河畔的監視,他們出動直升機對傑納西河展開空中監視。
就在警方不斷加強治安的同時,妓女們也沒有停止接客,與獲取金錢相比,死亡對她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1989年12月15日,達林特·裏皮失蹤;12月17日,瓊西·賽羅失蹤。根據警方的經驗,達林特和瓊西很可能已經遇害了,而格雷格的推測就是警方抓捕凶手的最後希望。
1990年1月3日,空中偵查員約翰·麥克卡弗雷按照格雷格製定的方案在傑納西河畔巡視。約翰在飛離北安普頓公園約一分鍾後,他就在一座橋下看到了一具屍體,而在離這座橋不遠的公路旁停靠著一輛汽車,車子副駕駛的門是打開的。
似乎是察覺到了盤旋在空中的直升機,這輛車迅速啟動,離開了那裏,但它不可能甩掉飛在空中的直升機。約翰用無線電聯係了地麵隊伍,他們在一個紅綠燈路口攔截了這輛車。警方的目的是查明司機的身份。與此同時,羅切斯特警方確認了橋下的死者就是瓊西·賽羅,她的屍體同樣慘遭肢解。
司機的身份和格雷格的推測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司機叫阿瑟·肖克羅斯,他在當地一家食品廠做工人。阿瑟曾經是一名越戰老兵,他的身體很強壯。阿瑟同意隨警方回到警局談話,雖然警方沒有拘留阿瑟(沒有證據拘留),但他的配合給了警方調查他過往的時間。
警方發現,早在1972年5月,阿瑟就曾引誘10歲的傑克·布萊克進入樹林並將她殺害。4個月後,阿瑟又將8歲的凱倫·安希爾引誘進樹林內強奸並殺害了她。阿瑟·肖克羅斯因這兩起案件被法庭判處25年的有期徒刑,但他在15年後便獲得了假釋,原因是精神科醫生認為他的精神狀態不應該待在監獄中。
1987年3月,假釋裁決委員會讓阿瑟和他的女友羅斯瓦莉定居於羅切斯特,但在羅切斯特凶殺案發生後,警方在調查該地區的假釋犯時卻並沒有看到阿瑟·肖克羅斯的名字。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最開始,假釋委員會本打算將阿瑟安頓在紐約州的德爾亥,但德爾亥的居民很清楚阿瑟的過去,他們將阿瑟趕出了鎮子,於是假釋委員會隻好秘密將阿瑟送到了羅切斯特,而且委員會也並沒有向當局備案。
犯罪心理專家格雷格·麥克拉裏堅信阿瑟·肖克羅斯符合他對凶手的分析。格雷格認為,阿瑟正處於假釋期,而這個時期正是凶手故態複萌的高發期,所以,阿瑟“重操舊業”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有些專家看來,殺害幼童和殺害成人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凶案,這兩種性質的凶案不可能是同一人所為,但格雷格卻認為,幼童和成年妓女對阿瑟來說都是非常脆弱和易於得手的“獵物”,這就是兩類凶殺案的共通之處。
推測結果不等同於證據,警方如果想要將阿瑟·肖克羅斯定罪,那他們就必須取得足夠的證據。但因為沒有任何有效證據,警方隻能通過阿瑟的供詞來將他定罪,如何讓阿瑟承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成了警方最頭痛的事情。
格雷格認為當時警方手中所掌握的證據大多是間接證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警方能夠讓阿瑟承認眾多凶案中的某一件,那他就有可能承認所有的罪行。調查人員決定讓巴布指認阿瑟,巴布立刻就認出了阿瑟就是她口中的米奇,但阿瑟堅稱自己和伊麗莎白·吉布森的死沒有任何關係,調查人員隻能重新尋找新的突破口。
調查人員發現,阿瑟似乎很關心一名叫可萊拉·尼爾的女子,他與這名女子有染,他被捕時所開的車就是可萊拉的。在警方提到可萊拉很可能會因為阿瑟的行為而受到牽連之後,阿瑟終於鬆口了。
他堅決聲明這些案件和可萊拉沒有任何關係,是他殺死吉布森的,而可萊拉並不知情。在承認殺害伊麗莎白·吉布森之後,阿瑟又先後供認了其他十起凶殺案。1990年11月,阿瑟·肖克羅斯受審,但他的辯護律師將他所犯的罪行歸咎於創傷後的應激障礙,並稱這種障礙是越戰所致。
心理學家在和阿瑟溝通之後認為,阿瑟在越戰中隻是擔任了一名後勤兵,他並沒有參與任何戰鬥。他所談論的話題均以女性為焦點,而他將自己描述成一個擁有超人特質的英雄,這些都是不可信的,而且這些症狀也與創傷性應激障礙不符,所以他判定阿瑟有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
最終,陪審團判定阿瑟·肖克羅斯所犯下的十一項謀殺罪名全部成立,判處阿瑟無期徒刑。阿瑟·肖克羅斯在2008年11月死亡,盡管他在服刑期間從未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表示過任何悔意,但他依然不能逃脫正義的懲罰。
【探尋罪犯的心理弱點】
對於調查人員來講,如何探尋罪犯的心理弱點,並利用這些弱點成功撬開罪犯的“嘴巴”,獲取所需要的供詞是非常重要的。在犯罪史上的眾多審訊中,有些罪犯在被捕後會主動供述自己的罪行,而有些罪犯則堅決否認自己與所犯下的凶殺案有關,如果此時警方沒有掌握足夠多的直接證據,那他們就隻能將罪犯釋放,即便知道他們就是凶手。
幸運的是大多數凶手都是有心理弱點的,在觸及這些心理弱點的時候,罪犯同樣會服軟、會鬆口。聯邦調查局的調查人員都精通探尋罪犯心理弱點的方法,他們會在審問犯人之前詳細了解犯人的生平事跡和他所製造的凶案,他們甚至會將自己放在罪犯的角度上去理解罪犯當時的心理狀況。
在掌握了這些基本信息之後,調查員們還會關心罪犯,讓罪犯放鬆警惕或者使罪犯將他們當作朋友。調查人員會聽罪犯發表“長篇大論”,並從這些言論中捕捉有用的信息。調查人員還會去“騙”罪犯,他們會假意答應罪犯某種的要求或者幫助罪犯減刑,避免罪犯被判處死刑等條件來打動罪犯。如果這些手段都沒有效果,那調查人員就會從罪犯關心的問題著手,設法將罪犯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