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紐約“瘋狂炸彈客”(2 / 3)

犯罪心理學家詹姆斯·布魯塞爾接手此案,他決定利用手中僅有的線索對凶手進行心理側寫,通過心理分析找出瘋狂炸彈客的心理和行為規律。詹姆斯仔細分析了襲擊者寄出的匿名信以及他製作的炸彈和爆炸現場的照片。從這些線索和警方整理的卷宗中,詹姆斯根據襲擊者計劃報複聯合愛迪生公司旗下的電力公司已經有將近15年的時間,推算出襲擊者很可能是一名中年人,他的年齡大約在40歲左右。襲擊者寫給官方信件的字跡很工整,說明他有著良好的生活規律和優異的工作表現(曾經,現在很可能無業)。信中出現的個別語法錯誤說明襲擊者很可能是一名外籍移民或者是曾在國外生活過。

在所有襲擊者親筆書寫的信件中,他所書寫的字母“w”是非常有個性的,這些“w”看起來就像是兩個連起來的“u”(形似一對乳房),而且襲擊者非常喜歡將炸彈塞進牆壁的夾層中,這是否意味著襲擊者對性有著某種嗜好或幻想呢?所以詹姆斯推測凶手可能未婚,他有一定程度的戀母情結,而且他有可能就和自己的母親居住在一起。詹姆斯認為,襲擊者所使用的炸彈都是自己製造的,而製造這些東西必然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並且製作者必須有獨處的空間,這就要求他不能夠被家庭生活所束縛,他必須有足夠多的獨處時間以及空間。換言之,襲擊者應該是單身。

侮辱官方的信件以及喜歡在公共場所安裝炸彈的行為說明襲擊者有著很嚴重的反社會、攻擊性傾向,他的心理是較為幼稚、偏激的,這種心理不成熟的男性最容易產生戀母情結,這種情結嚴重的人在成年之後很難脫離原有家庭而獨立生活。襲擊者選擇放置炸彈的地點都在東歐移民的居住區內,從數字概率學上來講,襲擊者很可能就是東歐移民。在襲擊者的信中,詹姆斯發現他經常使用一些重複的字句,這意味著他很可能有強迫症,這種人對自己的要求非常苛刻,他會格外注意自己的衣著打扮。

在做完這些推理之後,詹姆斯對FBI的辦案人員說:如果襲擊者被你們找到,那他就會在你們找上門的時候對你們說這樣一句話“我就是你們要找的人”,而且他會請求你們給他換衣服的時間,而他一定會穿一件雙排扣的西服隨你們回警局,這件衣服的扣子一定是全部係好的。

就在詹姆斯對襲擊者進行心理分析的時候,美國警方再次收到了兩封襲擊者寄來的匿名信。襲擊者在信中詳細解釋了自己是如何製造這些炸彈的,他還介紹了自己製造炸彈所必需的火藥來源(來自於霰彈槍子彈或者手槍子彈),襲擊者提供的這些信息和警方所掌握的證據一致,而且襲擊者聲稱自己的病情已經加重(肺結核),他的時日不多了,所以他會盡快“尋求公正”。在這兩封信中有很多細節我們在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但襲擊者無意中透露出自己患有肺結核的信息,無疑給警方留下了一條重要線索。

FBI迅速和聯合愛迪生公司的管理層取得聯係,他們需要調查聯合愛迪生公司的員工檔案。迫於外界輿論和官方的壓力,聯合愛迪生公司派遣負責行政管理的艾麗斯·凱利協助FBI的探員進行調查。艾麗斯認為,襲擊者很可能是一名曾受雇於聯合愛迪生公司的電廠員工,而且他極可能是因工負傷,他的肺結核也可能是這次工傷所致,這次工傷就是導致襲擊者與聯合愛迪生公司之間產生矛盾的直接原因。FBI非常認同艾麗斯的觀點,他們決定在已經辭退的員工資料中查找線索。在經過四天的排查之後,FBI終於找到了一名嫌疑人——喬治·密特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