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不,這句話是對那個準備給我動手術的大夫說的!”病人幽默地畫龍點睛,鮮明地表達出自己對醫生手術水平的懷疑。本來一個不容易啟口的事情,被他用三言兩語幽默含蓄地表達清楚了。
語言不是萬能的,不過有時候一句話卻能夠在適當的場合發揮出千言萬語都不能達到的作用。“一語驚人”的幽默有“秤砣雖小壓千斤”的力和“片言明百意,坐役馳萬裏”的廣度。由於“一語驚人”的幽默具有這一特點,我們在交談中使用這一技巧時,就應該用最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切忌拖泥帶水。
在語言模仿中釀造幽默
大多數人都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走路時不停地自言自語,講話時帶有口頭禪,說話語調陰陽怪氣等。這些語言上的壞習慣經常出現,身旁的人也就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但如果有人突發奇想,對他人語言上的一些壞習慣進行模仿,使這些壞習慣忽然離開了他的主體,出現在模仿者身上,那麼這些壞習慣就會令人感到可笑了。他人語言上的壞習慣是我們用來製造幽默的好材料。
模仿愚人說話能產生幽默。當年,適逢齊魯大學校慶,山東軍閥韓複榘在演講台上說出下麵這麼一大段信口雌黃、狗屁不通的“笑話”。諸位,各位,在齊位:
今天是什麼天氣?今天是講演的天氣。開會的來齊了沒有?看樣子大概有五分之八啦,沒來的舉手吧!很好,都到齊了。你們來得很茂盛,鄙人也實在是感冒……今天兄弟召集大家來訓話,兄弟有說得不對的地方,大家應該互相諒解,因為兄弟和大家比不了。你們都是文化人,都是大學生、中學生和留洋生,你們這些烏合之眾是科學化的、化學化的,都懂七八國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連中國的英文也不懂……你們是從筆筒子裏鑽出來的,兄弟我是從炮筒子裏鑽出來的,今天到這裏講話,真使我蓬蓽生輝,感恩戴德。其實我沒有資格給你們講話,講起來就像……就像……對了,就像對牛彈琴。話語間,他一再表明自己是大老粗,可又一心想充文化人,以至於濫用辭藻,顛倒黑白。看過這段話,大家一定會發現,這段話絕對符合幽默學上所說的出人意料的效果,畢竟誰能想到時任山東省主席的韓複榘竟是這樣一個沒有文化的大草包呢。不過就是上麵這麼一段,從模仿的角度來看,卻是模仿的好素材。如果在某些場合說話時,你也來上這麼一段,一定會令聽眾笑掉大牙。
學習結巴也能產生幽默。小孩子就特別喜歡學結巴的人講話,大人們聽到了總是厲聲嗬斥。大多數人的結巴是天生的,有些人的結巴是後天因素造成的,正常人在緊張時也會結巴。結巴不利於語言表達,但結巴可以被用在製造幽默上。一個結巴去買西瓜,發現隻帶了兩元錢,就去問老板一個西瓜要多少錢。
結巴:“老老老老老老板板,一一一一一個個個西瓜瓜瓜……”
老板聽得很不舒服,沒等他說完就幫他拿一個西瓜稱了。
結巴:“多多多多少錢?”
老板:“三元八角!”
結巴:“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
老板聽得頭皮發麻,沒等他講完就幫他切開了。
結巴:“買買買不不不不起!”
“……”你可以在這樣的時候模仿結巴製造幽默,別人問你:“你知道小王最近結婚了嗎?”你可以故意這樣說:“啊……啊,我怎麼沒……沒聽說啦,那那那你……你講講看。”運用這種幽默技巧時,結巴的口氣要自然,停頓不要太多,但也要注意不要經常使用這種技巧,要知道結巴是能學出來的,如果真的變成結巴,到時候恐怕你就幽默不起來了。
掌握講笑話的藝術
奧格·曼狄諾認為:笑話是很短很短的故事,精心設計的情節隨徐徐而進、不動聲色的舛誤而小心展開。許多笑話都預期達到突然而令人驚奇的效果——足以激起爆發的笑聲。優秀的說笑話者有一係列本領,諸如一絲微笑、一聳肩、欣然讚許、做作的哼哼、使人鎮靜的喃喃低語、意味深長的停頓、譏諷的變調、激動得喘不過氣、突然回憶起來的驚愕、接近尾聲的快節奏等,這些都能暗示和控製聽眾的反應。
你覺得自己缺乏講故事的天資,缺乏對敘述速度和喜劇性的把握嗎?你可以參考拿破侖·希爾總結的以下三條規則:
第一,用活潑的語氣;
第二,直接敘述,而不要故意將高潮提前;
第三,借用清晰而準確的妙語。
這裏還有馬丁·科爾的六點提示:
第一,在講笑話之前,先別忙作言過其實的應允或卑下的謙遜,什麼“這會叫你笑掉大牙”呀,“我不敢肯定我能講好”等。過高或過低的估計都會使聽眾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