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演講幽默 笑口常開 (3)(2 / 3)

當演講進行中發生出其不意的事情時,我們通常以說句話來替自己解圍,這類解圍的話姑且稱之為“救星”。例如,萬一放映機發生故障,我們可以說:“我想這家大飯店大概沒有付電費。”

如果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使得演講晚一點開始,解圍話是:“如裸體營業員的人所說,我們大家一齊脫光。”(注:bare意思是“赤裸”,音同bare,意思是“忍耐”。)接著可以繼續說明印第安納州北部的南本德,是最大的裸體營總部之一。人們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裏。

如果時間拖延得太長,聽眾之中已有人坐不住,開始嘀嘀咕咕,就不妨利用這嘈雜聲,說:“我們等了這麼久,我好像聽到兀鷹在我們頭上嗡嗡盤旋了。”

任何瑣碎的問題和意外的事件,都可以一句解圍的話來化解:“這場麵很難應付,好像手上抓了一把大衣架子,卻不知從那兒掛起。”

有時聽眾很不好應付,每一位聽眾都不同,每一種情況也都不同。無法控製的情況可能造成難纏甚至敵視的態度。為了扭轉這種局麵,必須以和善、有禮、愉快的姿態去麵對,不論發生什麼情況。切記幽默力量能夠幫助我們消除聽眾的緊張情緒。

我們要相信自己可以使每一位聽眾都成為好聽眾。如果中途有人打斷,我們能夠利用當時的情況來說句解圍的話。比如說我們會問打斷演講的人:“先生,請問貴姓?”如果他回答的是一個罕有的姓氏,我們再問:“那是你的真實姓名,還是你捏造的?”

然後我們就向這個人開玩笑,盡量使他覺得自在。之所以這樣做,是基於大多數人寧可被開玩笑,而不願被人忽視,並且每個人都希望被包容,而不願遭受排斥。最大的侮辱,莫過於忽視。

演說家麥法倫有時會在演講結束後,讓聽眾提出問題。偶爾會有一個人擠到前麵來,說是要問問題。其實是想發表一通演說。這種人會滔滔不絕地講上五分鍾還不罷休。

當這人終於為他的長篇大論作了結語,麥法倫會問他:“是不是可以請你把問題重複一遍?”這樣一句解圍的話每次都能使聽眾爆出一陣笑聲,就這樣使一段不太愉快的打插溜過去,程序繼續順利進行。

我們也可能因為意外事件而“打斷”自己的演講。演說家尤侯曾經向我們舉例說明這種情況的發生及其處理方法。假設他正在北卡羅來納州為市場銷售及管理人員演講。

大約講了20分鍾,他開始談到銷售人員的溝通問題。

“顧客很少給我們是或否的明確答案。”他說,“我們問的話使他無法說是,也無法說不。由於我們害怕會遭到顧客的拒絕,因此,說的話便容易得到這類反應,如‘我再考慮看看’,或者‘我決定了再通知你’。”

他在演講中一直對著某一個聽眾講,因為這人給他很好的反應和支持。他把麥克風交給這位聽眾,問道:“先生,你的顧客常給你是或否的肯定答複嗎?”

聽眾中爆出一陣大笑聲。尤侯不理會,以為聽眾可能在笑他身體的動作或什麼的。他再重複問題:“你的顧客是否常對你的推銷回答要或不要?”

笑聲更響了。“那時我才發覺什麼事不對勁,”尤侯說,“於是我問那位聽眾:‘先生,請問您是幹什麼的?’”

原來他是銷售協會的領導人,並擁有六家工廠。

讓幽默力量來強化你的信息,充實並鼓舞你的演講。

有人說,有的演說家更需要知道如何結束演講,甚於知道如何起頭。每一個演講的人,包括你我,都需要有效的結尾。開頭與結尾是你演講中的兩大重要部分。25年來,仍未研究出一套令人完全滿意的開頭的結尾。 大師們不斷試過多種方法,這也正是在此要推薦給大家的——繼續不斷地嚐試!

6.有來有往

在當今世界上,有一種被譽為“藝術之王”的,堪稱最高級、最完善、最有審美價值的口語表達形式,這就是演講。

演講,是就某個問題對聽眾發表個人的見解,以闡明事理、感召他人。它以“講”為主、以“演”為輔,通過語言、感情、姿態等方麵的協調運動。“告人知”、“說人信”、“讓人服”,點燃蘊藏在人們內心世界的希望之火、奮鬥之火、智慧之火,由此推動文明的驅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