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5 產後防病治病(3 / 3)

(2)將薏米洗淨,碾碎,放鍋內。

(3)將鍋內放清水(約2000毫升),蓋好鍋蓋,先用猛火燒開,除去湯麵上浮沫,再改用中火煮熟後,將雞塊撈至大碗裏,將湯用布濾至另一鍋內,濾去薏米渣,再把雞肉放入湯內,移至火上,加入料酒及食鹽,稍煮片刻即可食用。剩下的蔥段、薑絲、胡椒粉、柳丁汁可以根據個人愛好,放入湯碗中調味。

營養:內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鐵、鈣、磷、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薏米素等。

功效:健脾補肺、益氣養血、強筋益髓、清熱利濕;還兼有鎮痛、解熱、降壓及降血糖作用。對產後風濕、肢體身痛、經脈拘攣均有治療及預防作用。

薏米粥

原料

薏米200克,白糖20克。

做法

(1)將薏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加清水800克置火上,用勺子不斷推轉薏米,以免糊鍋,待沸後改用微火慢熬,至薏米熟爛成粥。

(2)食用時將粥盛入碗內,加入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祛風、除濕、止痛。適於產後感受風濕所致的肢體疼痛。

桑寄生猴頭蘑

原料

幹猴頭蘑150克,桑寄生20克。

調料:精鹽、味精、白糖各10克,太白粉150克,雞湯1000克,雞油50克,雞蛋3個,薑各5克。

做法

(1)將桑寄生入罐,加清水蒸透。

(2)將猴頭蘑用濕水泡發後去掉老根,洗淨,切成片,汆水後擠去水分。

(3)將蛋清、太白粉調成稀糊,把猴頭蘑拌勻,汆水後置碗內,加入雞湯、精鹽、味精及蔥、薑,上屜蒸1小時,取出濾去原湯,放入盤內,將原湯調好口味,加入桑寄生及汁,勾芡後淋入雞油,澆在盤中即可食用。

功效:養血生精、補腎益氣、祛風除濕、強腰壯膝。適用於產後腎虛腰膝酸痛、腿腳乏力等。

羊腎杜仲湯

原料

羊腎1對(約200克),杜仲、五味子各10克。食鹽2克。

做法

(1)羊腎(即羊腰子)去脂膜,洗淨,切片。

(2)杜仲洗淨,切絲。

(3)沙鍋中加水約500克,納入羊腎、杜仲及五味子共煮開,加鹽,再煮30~40分鍾即可,空腹食腎飲湯。

功效:益腎填精、培補腎氣、除濕散寒、舒筋止痛。適用於腎虛腰膝酸痛者。

產後血暈的藥膳調治

產後血暈是產科病症之一。表現為產婦分娩後突然頭暈目眩,不能起坐,心胸滿悶、惡心嘔吐或麵色蒼白、肢冷汗出,甚至昏厥不省人事。

愛心提示

產後血暈多由於產婦氣血虛弱,加之生產時產程過長,失血過多,氣隨血脫;或生產時體虛受寒、寒凝血淤、氣逆於上等引起。

最優營養方案

調理宜滋補氣血,益氣固脫,方藥可選定坤丹或獨參湯。若汗出肢冷,則用參附湯,以回陽救逆;若伴出血不止,則於參附湯中加薑炭,以止血。還可采用藥膳調治,如黃芪粥,取黃芪2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用大米50克煮粥,熟時加藥汁和適量紅糖,稍燉即成,每日早晚各1次。亦可服用桂圓棗仁芡實湯,桂圓肉10克,芡實12克,炒棗仁10克,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飲服,每日一劑,連服3天。

淤阻氣閉型血暈:其主要症狀為產後惡露不下或者量少,小腹陣痛拒按,甚至心下急滿、氣粗喘促、神昏口噤、不省人事、兩手握拳、牙關緊閉、麵色紫黯、唇舌均紫等。治宜行血逐淤,方藥用奪命散加當歸、川芎。若兼胸悶嘔噦,則加薑半夏以降逆化痰。也可用下列藥膳調理,如佛手山楂元胡湯,用佛手6克,山楂10克,元胡6克,水煎取汁服用,每日1劑。桃仁粥,桃仁15克搗爛,加水浸泡,去渣留汁,加大米50克煮粥,待粥半熟時加入桃仁和少許紅糖,燉至粥熟即可,每日晨起食之。黑豆紅花湯,黑豆30克,紅花6克,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衝紅糖50克溫服,每日1次。

產後尿瀦留吃什麼好

尿瀦留是指尿液在膀胱內積聚不能排出。產後尿瀦留多見於第二產程延長的產婦。由於胎兒對膀胱頸部長時間的壓迫,引起組織水腫和神經功能障礙形成產後尿瀦留。急性尿瀦留時,膀胱極度擴張,如能及時處理,可以恢複功能。如若拖延過長,則膀胱肌肉將失去收縮能力,形成無張力膀胱,很難恢複功能,給病人帶來極大痛苦。

愛心提示

治療尿瀦留的方法,多采用針刺、導尿或藥物治療,往往見效慢,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在農村缺醫少藥的情況下,出現產後尿瀦留後,更難及時治療。民間利用大蔥或大蒜辛溫解表的藥理作用,用其治療產後尿瀦留,收到可喜療效。

取大蔥或大蒜300~500克,搗爛成泥狀,用紗布包裹,敷在臍下恥骨上膀胱充盈處(也就是中極、關元、氣海三處穴位上),15~30分鍾後取下,囑患者排尿,排尿時若在便盆內放300毫升左右開水效果更佳。

營養指南

南瓜子:味甘,性溫。可補脾利水,解毒殺蟲。

大白菜:味甘,性微寒。可清熱利水,解毒養胃。

洋蔥:味辛甘,性平。可清熱解毒,利尿化痰。防止尿道旁腺肥大。

海帶:為海產品。味鹹,性寒。可清熱利水,軟堅散結。

治療產後陰血不足的健康食譜

陰血不足通俗講就是指髒器需要的能量物質供應不足,從而導致髒器功能異常。

陰血不足表現為:麵色無華萎黃、皮膚幹燥、毛發枯萎、指甲幹裂、視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最優營養方案

對於陰血不足的產婦除了要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外,還可以吃一些藥膳來調養。

雞子羹

原料

雞蛋3個,阿膠30克,米酒100克,精鹽1克。

做法

先將雞蛋打入碗裏,用筷子均勻地打散;再把阿膠打碎放在鍋裏浸泡,加入米酒和少許清水用小火燉煮;待煮至膠化後往裏倒入打散的雞蛋液,加上一點鹽調味,稍煮片刻後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雞蛋含有豐富的營養,一直是月子裏最佳補益品之一。阿膠具有補血、止血的功效,對子宮出血具有輔助治療作用。此食療方既可養身又可止血,對產後陰血不足、血虛生熱、熱迫血溢引起的惡露不淨有治療作用。

再推薦幾種家常的補血食物

紅糖:紅糖內含有較多的鐵質、胡蘿卜素、核黃素及鋅、錳、鈣、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助於產後能量的攝取和鐵的補充,溫熱的紅糖水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新媽媽可每天喝一兩杯紅糖水,補血補鐵。如果新媽媽貧血嚴重,靠飲食調理狀況改善較慢,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吃些補血衝劑。

黑豆:我國古時向來認為吃豆有益,黑豆可以生血。黑豆的吃法隨各人喜好,如果是在產後,建議用黑豆煮烏骨雞,可以吃肉喝湯。

發菜:發菜的顏色很黑,不好看,但發菜內所含的鐵質較高,用發菜煮湯做菜,可以補血。

胡蘿卜:胡蘿卜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同時又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素 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對補血極有益,用胡蘿卜煮湯,是很好的補血湯飲。

麵筋:這是一種民間食品。一般的素食館、鹵味攤都有供應,麵筋的鐵質含量相當豐富,而補血必須先補鐵。

菠菜:菠菜內含有豐富的鐵質,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補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如果不愛吃胡蘿卜,那就多吃點菠菜吧。

金針菜:金針菜含鐵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20倍,同時金針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

龍眼肉:龍眼肉就是桂圓肉,超市有售。龍眼肉除了含豐富的鐵質外還含有維生素A、B族維生素和葡萄糖、蔗糖等。補血的同時還能治療健忘、心悸、神經衰弱和失眠症。龍眼湯、龍眼膠等也是很好的補血食物。

再推薦幾款家常的補血菜肴

(1)瘦肉阿膠湯:豬瘦肉100克,阿膠10克。先將豬肉放沙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燉至爛熟;加入阿膠燉化,調味後吃肉喝湯;隔天1次,連服20天。

(2)當歸燉羊肉:羊肉(去脂肪)400克,生薑50克,當歸10克,燉熟食之,可輔助治療產後血、腹中虛痛及產後貧血等。

(3)木耳紅棗湯:黑木耳30克,浸泡30分鍾後,撈出,與大棗20枚共煮湯,調入紅糖適量服食。對產後貧血有輔助治療作用。

(4)芝麻粥:黑芝麻30克,炒熟研末,同大米100克,煮粥食之。孕婦常食,能輔助治療妊娠貧血。

(5)枸杞粥:枸杞子30克,梗米100克,煮粥。孕婦常食,可輔助治療妊娠貧血。

(6)香菇紅棗:取水發香菇20克,紅棗20枚,雞肉(或豬瘦肉)150克,加薑末、蔥末、精鹽、料酒、白糖等,隔水蒸熟,每日1次。常食可輔助治療妊娠貧血。

(7)大棗粥:大棗10枚,大米100克,煮粥常食,防治妊娠貧血有一定作用。

(8)麥芽糖煲紅棗:每次用麥芽糖60克,紅棗20枚,加水適量煮熟食用。

(9)杞子紅棗煲雞蛋:每次用枸杞子20克,紅棗8枚,雞蛋煮熟後剝殼再煮片刻,吃蛋飲湯。

預防產後消化不良

產後消化不良是很常見的情況。要及時預防。一般情況下,產婦臥床時間較長,運動少,容易產生消化不良的現象。消化不良會導致便秘、腹瀉等症狀。不但影響產婦健康,對新生嬰兒的健康發育也不利。

愛心提示

產婦要注意飲食結構的平衡,葷素搭配合理,少食油膩食品,過分油膩不僅給消化係統增加負擔,同時也會影響產婦的食欲。飲食要做到少食多餐,飯菜要細軟,以利於產婦的消化吸收。蔬菜水果不可少,這些食品富含纖維素和果膠,可以幫助腸道蠕動。

不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以免對腸胃造成損害,阻礙消化吸收功能。每天最好喝500毫升左右的牛奶,對產婦的消化吸收功能有一定的幫助。產婦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下床活動,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優營養方案

酒薑煎餅

原料

麵包4片,酒4大匙,砂糖4大匙,雞蛋2個,薑汁4小匙,奶油80克,季節性新鮮水果。

做法

(1)把麵包邊緣的皮切掉,一片切成6小片。

(2)蛋內加酒、薑汁、砂糖充分地混合,把麵包片放入浸滿。

(3)平底鍋加熱放入奶油溶化,用中火把麵包的兩麵煎成淺褐色。

(4)煎好的麵包放入盤中即可食用,再配合季節性水果食用效果更佳。

功效:酒香濃鬱、暖胃健脾。此款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脂肪。

糯米香菇飯

原料

糯米400克,豬裏脊肉100克,幹香菇10克(泡軟後成50克)。薑25克,酒2大匙、鹽1小匙,蝦米20克,麻油2大匙半,醬油半大匙,水半杯。

做法

(1)糯米洗淨泡一晚,隔天要蒸前,先瀝幹水分,用蒸籠蒸40分鍾。

(2)豬肉切成5毫米寬的肉絲,香菇去柄切絲,蝦米洗淨在冷水中浸泡至鬆軟,待用。

(3)生薑帶皮洗淨,用菜刀壓扁後切末。

(4)鍋內下麻油加熱,薑先放內翻炒再把豬肉加入,炒至變色為止,再把蝦米、香菇放入,繼續炒香,然後把酒、醬油、鹽、水放入。煮開後,把蒸熟的糯米放入,攪拌均勻,放在容器內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健脾、補中養元,此菜有很強的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消化、增進食欲、促進蛋白質合成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