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幸福家庭——營造溫馨的避風港灣(1 / 3)

《圍爐夜話》reference_book_ids\":[7236256842358197252,7225560259958410243,6838936298770664456,7257371396949412919,6959122730671148045,726709024249295977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家是一個感情的港灣,家是一個靈魂的棲息地,家是一個精神的樂園。家是我們一生的起點,家是我們最深的夢鄉。然而,家可能成為一個人溫馨的避風港,也可能成為一個人飽受折磨的傷心地。在建立美滿家庭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麵臨著許多取舍,麵臨著許多困難。隻有合理協調自己與家人的關係,合理協調事業與家庭的關係,才能讓自己體味到家庭的幸福溫馨。

家和方能萬事興

謙讓是通向幸福的鑰匙。

家,是人生的安樂窩;家,是人生的避風港。一個家庭想要“家和萬事興”,家庭裏的成員必須要能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謙讓,能讓家庭和睦;謙讓,使全家相安無事。

有一老翁,有子媳各三,但一家相處融洽,終年不見狼煙。一日閑聊時,老翁談起與媳婦的相處之道。他舉例說,一次大媳婦煮點心,先盛一碗給他,並半征詢半內疚道:“剛才我好像放多了鹽,不知您會不會覺得鹹了點?”阿翁吃了一口,即答:“不會!不會!恰到好處呢!”此後的一次,三媳婦煮點心時也給他送去一碗,說:“我一向吃得較為清淡,不知您口感如何?”阿翁喝了一口湯,忙答:“很好很好,正合我的口味。”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

謙讓是通向幸福的鑰匙。家庭中的矛盾、分歧很少有原則性的分歧。這時能以“忍”字為先,表示謙讓,矛盾也就煙消雲散了。不然的話,就會激化矛盾。其實,是鹹是淡,好吃難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與人相處時那種和樂的氣氛。請看下麵的故事:

李太太把滿滿一桌飯菜涼了又熱,熱了又涼,那可全都是李先生愛吃的。然而李先生早忘了今天是他們結婚5周年的紀念日,而遲遲在外不歸。

終於,李太太聽到了鑰匙的開門聲,這時憤怒的李太太真想跳起來把李先生推出去。李先生的全部興奮點都在今晚的足球賽上,那精彩的臨門一腳仿佛是他射進的一般。李太太真想在李先生眉飛色舞的臉上打一拳,然而一個聲音告誡她:“別這樣,親愛的,再忍耐兩分鍾。”

兩分鍾以後的李太太,怒氣不覺降了許多。“丈夫本來就是那種粗心大意的男人,況且這場球賽又是他盼望已久的。”她不停地安慰自己,爾後起身又把飯菜重新熱了一遍,並斟上兩杯紅葡萄酒。興奮依然的李先生驚喜地望著豐盛的飯桌:“親愛的,這是為什麼?”“因為今天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

愣了片刻的李先生抱住李太太:“寶貝,真對不起,今晚我不該去看球。”

李太太笑了,她暗自慶幸幾分鍾前自己壓住了火氣,沒大發雷霆。

試想,如果家庭成員之間因磕磕碰碰、丁丁點點的小事,不知忍讓,不去克製,便火爆地發脾氣,耍野性,這個家庭還有什麼和諧幸福可言呢?我們每個家庭當中,夫妻吵架,都是因為這些提不起來的事引起的。你細細想一下,是不是應該像李太太那樣忍耐兩分鍾呢?

除了謙讓和忍耐,作為家中的父母或公婆,對兒子媳婦、女兒女婿的若幹私事,少管少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也是保持家庭和睦的一大秘訣。換位思考一下,做兒女的,也不應該什麼事情都太過較真。

唐代宗時,郭子儀在掃平安史之亂中戰功顯赫,成為複興唐室的元勳。因此唐代宗十分敬重他,並且將女兒升平公主嫁給郭子儀的兒子郭曖為妻。這小兩口都自恃有老子做後台,互相不服軟,因此免不了口角。

有一天,小兩口因為一點小事拌起嘴來,郭曖看見妻子擺出一副臭架子,根本不把他這個丈夫放在眼裏,憤懣不平地說:

“你有什麼了不起的,就仗著你老子是皇上!實話告訴你吧,你爸爸的江山是我父親打敗了安祿山才保全的,我父親因為瞧不起皇帝的寶座,所以才沒當這個皇帝。”

在封建社會,皇帝唯我獨尊,任何人想當皇帝,就可能遭滿門抄斬的大禍。升平公主聽到郭曖敢出此狂言,感到一下子找到了出氣的機會和把柄,立刻奔回宮中,向唐代宗彙報了丈夫剛才這番圖謀造反的話。她滿以為,父皇會因此重懲郭曖,替她出口氣。

唐代宗聽完女兒的彙報,不動聲色地說:“你是個孩子,有許多事你還不懂得。我告訴你吧,你丈夫說的都是實情。天下是你公公郭子儀保全下來的,如果你公公想當皇帝,早就當上了,天下也早就不是咱李家所有了。”並且對女兒勸慰一番,叫女兒不要抓住丈夫的一句話,亂扣“謀反”的大帽子,小兩口要和和氣氣地過日子。在父皇的耐心勸解下,公主消了氣,自動回到了郭家。

這件事很快被郭子儀聽到了,可把他嚇壞了。他覺得,小兩口打架不要緊,兒子口出狂言,跡近謀反,這著實叫他惱火萬分。郭子儀即刻令人把郭曖捆綁起來,並迅速到宮中麵見皇上,要求皇上嚴厲治罪。

可是,唐代宗卻和顏悅色,一點兒也沒有怪罪的意思,還勸慰說:“小兩口吵嘴,話說得過分點,咱們當老人的不要認真了,不是有句俗話嗎:‘不癡不聾,不為家翁’,兒女們在閨房裏講的話,怎好當起真來?咱們做老人的聽了,就把自己當成聾子和傻子,裝做沒聽見就行了。”

聽到老親家這番合情入理的話,郭子儀的心裏就像一塊石頭落了地,頓時感到輕鬆,眼見得一場大禍化作了小事。

小兩口關起門來吵嘴,在氣頭上,可能什麼激烈的言辭都會冒出來。如果句句較真,就將家無寧日。殺人不過頭點地,自己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唐代宗用“老人應當裝聾作啞”,來對待小夫妻吵嘴,不因女婿講了一句近似謀反的話而無限上綱、大動殺機,而是化災禍為歡樂,使小兩口重歸於好,他的這筆利弊得失的賬算得很明白。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我們應該對家裏一些瑣事不要太較真,否則會影響到家庭的“和諧”。家庭中即使有些矛盾,也大可不必用“階級鬥爭”的眼光來看待,分出個對和錯來,又有什麼用呢?

生活中需要理解和寬容

給予自己所愛的人理解和寬容,生活會從此變得不同。

生活中,有誰不期待有一份至死不渝的愛情?又有誰不想固守一段海枯石爛的婚姻?就像柏拉圖所說的那樣:“人來到世上就是為了尋找另一半。”尋找另一半的過程,也就是尋找愛情的過程。愛情就像一杯咖啡,有甜的也有苦的,關鍵要看你是如何調和的。愛情需要兩個人一起努力,愛情需要彼此理解和寬容,這樣的愛情才能走得更遠!等一起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以後更是如此,少了戀愛時的激情和浪漫,你需要天天麵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煩瑣,或者掰著手指計算每一分錢的用處,稍有不順心和不如意,嘮叨、抱怨、爭吵就會在心底滋生、蔓延。正如“相愛容易相處難”啊!

其實,磕磕絆絆、吵吵鬧鬧在家庭生活中實屬正常,當傷心沮喪的情緒過後,如果退一步,想一下對方的好,少一點抱怨,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責備,多一點寬容,會不會是另一番天地呢?在他(她)拉著臉不高興時,想著也許是工作上不順心,也許是生活上壓力太大,也許是心情不好,默默送上一杯茶和你溫馨的笑容,讓他(她)感覺外麵再大的風浪,回到家就如同小船駛進了港灣般靜謐和溫暖,這難道不是更明智的一種做法嗎?

愛是一種奉獻,是一種不圖回報的付出,給予自己所愛的人理解和寬容,允許自己所愛的人有屬於自己的空間,你會發現,生活會有所不同。

有一次,一位新婚不久的丈夫邀了幾個哥們兒一起來家裏打牌。男人打牌,總離不開香煙的陪伴。可是直到牌局散場,他們才發現,不知不覺中已經抽了三盒煙。妻子也一直在旁邊陪著。但是,她竟然什麼也沒說。隻是在這群男人不注意的時候,打開了窗子,讓新鮮的空氣進來。丈夫的朋友都覺得很奇怪。“你怎麼就不管管他和我們這麼抽煙?”其中的一個人不禁問道。

這位妻子微微一笑,說:“我也知道抽煙有害身體健康,但是,如果抽煙能讓他快樂,我為什麼要阻止?我情願讓我的丈夫能快快樂樂地活到60歲,而不願意他勉勉強強地活到80歲。畢竟,一個人的快樂是最重要的。”

後來,當人們再看到這個丈夫的時候,他已經戒煙了。問他為什麼,他憨笑著說:“她能為我的快樂著想,我也不能讓自己提前20年離開她呀!”

戒煙,本是家庭矛盾中的一個焦點問題,但是,因為這位妻子的理解和寬容,讓這件艱難的事情,在平靜中得以消除。

是呀,愛他就要連他的缺點一起包容。沒有了心中的不忿,沒有了怨恨的眼神,你會發現家裏充滿了溫馨、和諧和快樂的氣氛。

大凡人與人相遇、相知、相伴都是緣,是一麵之緣、同窗之緣、朋友之緣、親人之緣……但,再沒有哪一種緣分比姻緣更能讓人心儀的了。兩個原本陌生的人,因了那冥冥之中的緣分而走到了一起,從此共同麵對風雨人生,手牽著手,一路同行,這是一件多麼浪漫和幸福的事。在漢字中,“愛”是十畫,“恨”是九畫,愛比恨多一點。既然組合家庭,就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溫情,不能隻是兩情相悅時候,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東西都給對方,而愛情之舟駛入港灣後,激情減退了,一切習慣了,隻把眼光盯在對方的不足和缺點上。

從前,有一位農夫,他有兩隻木桶,他每天都挑著兩隻木桶去小河邊取水。

兩隻木桶中有一隻有一道縫隙,因此每次到家時這隻木桶總會漏得隻剩下半桶水,而另一隻桶卻總是滿滿的。就這樣,兩年來,日複一日,農夫天天隻能從小河裏挑回一桶半水。完美無缺的桶為自己的完美無缺得意非凡,而有裂縫的桶自然為自己的缺陷和不能勝任工作而羞愧。經過兩年的失敗後,一天在河邊,有裂縫的桶終於鼓起勇氣向主人開了口:“我覺得很慚愧,因為我這邊有裂縫,一路上漏水,隻能擔半桶水到家。”

農夫回答它說:“你注意到了嗎?在你那一側的路上開滿了小花,而另一側卻沒有,我從一開始就知道你有縫隙漏水,於是在你的那一側的路上撒了花籽,我每天擔水回家的路上,你就給它們澆水,兩年了,我經常從路邊采摘鮮花來裝飾我的餐桌,如果不是因為你的缺陷,我怎麼會看到那麼美麗的鮮花呢?”

人無完人,無一例外。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好比那隻有裂縫的木桶,每個人都具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陷,倘若我們懷著一顆理解和寬容的心,懂得發現對方的長處,並且能夠揚長避短,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加輕鬆愉快、豐富多彩。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合夥建立自己的愛情銀行,每一次奉獻、每一個友好的動作、每一句溫和的關懷,就相當於給自己的愛情銀行裏存入了一筆,生活就會對人綻開笑臉,家庭就會奏出幸福的音符;而每一次刻薄、每一回粗魯的賭氣、每一句霸道的惡語,都相當於一次在愛情銀行裏的透支,就必然會在生活中付出相應的代價。狹隘、自私、絕情……透支越多,家庭的幸福感越差,情感越淡薄,甚至變愛為恨。有透支不可怕,隻要及時補上,照樣情深意切。

當然了,寬容是一門修身養性的學問,更是一種美德,還是一個人人品修養的具體體現。麵對別人的過錯,如果我們能夠以寬容之心來對待,不僅可以感化他人,而且還能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以善心善行來回報你的寬容。

多給對方一些信任和空間

夫妻之間彼此有一點私人的空間,這是一種夫妻相處的藝術。

夫妻空間有點保留,這不能視之為對愛情的不忠,這是一種夫妻相處的藝術。一個最通俗的比喻:夫妻就像兩隻相互依靠彼此取暖的刺蝟,遠了,溫暖不到對方;近了,會被對方身上的刺紮到。一次次衝突之後,慢慢調整距離。

某一天的早晨,張先生在臨出門之前,突然說,今天和朋友出遊。以往,去哪裏,張太太不多過問,他也會隨口告訴她。可這一次,張先生招呼不打一聲就宣布出門。她有些生氣。出遊這件事,一定是事先約的,至少前一天就約好了,他為什麼不說一聲?他還有多少事瞞她?張太太心裏不悅,攔著讓張先生說清楚。張先生心裏著急,嚷嚷道:“我的吃喝拉撒睡,是不是都得給你彙報?”然後摔門而去。

張太太開始賭氣,在接下來的好幾天裏,不管晚回家、和朋友吃飯,還是去娘家,一概不告知張先生,也閉口不問他的一切事情。張先生終於忍不住了,跟太太說:“我現在才知道,你絲毫不在意我。是嗎?”

“不是你說吃喝拉撒睡都不用向我彙報嗎?”張太太狡猾一笑。張先生一愣,也笑了起來。此後,張先生有事外出都會先說一聲,讓張太太放心。

和朋友一起吃飯,大家點菜總是以少為原則,寧可少一點欠著一點,舒服,胃有空間心靈才有空間。同樣,對待感情,夫妻之間的要求也是半飽為好,彼此都有空間才不會那樣局促無奈。不過,空間的距離很好測量,心理的距離,卻難測。愛情的安全線,恰恰是看不見而摸不著的心理距離。有些時候,真的就是這樣,夫妻雙方因為愛而彼此走近,近得恨不能不分你我。於是走進婚姻,長相廝守。此後,彼此的距離慢慢地,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拉開,親密有間。

有人認為夫妻之間應當不再有什麼秘密,毫無保留才能證明夫妻感情的真實,實際上,夫妻之間如果彼此有一點私人的空間,不能視之為對愛情的不忠,這是一種夫妻相處的藝術。

有篇小說《天在下雨》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丈夫趙山深深地愛著他漂亮的妻子梁晴,他像一位老大哥似的整日看護著妻子,從走路姿勢到頭發式樣,從一言一行到一舉一動,從口紅的濃淡到穿褲子還是裙子,可以說,他把滿腔的愛都恨不得全部傾注在妻子身上。對於他這種“老大哥”式的愛,他的妻子梁晴膩煩透了,她渴望衝出丈夫精心織下的愛網,自己獨立到外麵闖一闖。於是,經朋友介紹,她進了一個劇組,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高效率的工作贏得導演的好評。

有一次,天下起雨,下班後梁晴發現自己忘了帶雨傘,她正準備冒雨回家時,導演關心地說:“小梁,我用摩托車送你回家吧。”梁晴點點頭,答應了。

就在導演帶著梁晴衝出劇組大院時,迎麵趙山騎著自行車給梁晴送傘。由於雨很大,坐在導演身後的梁晴沒有發現丈夫趙山的身影,摩托車噴出一股黑煙,一溜煙地衝進了雨幕。趙山手裏拿著雨傘,癡呆呆地望著兩人遠去的背影。於是,趙山便斷定妻子梁晴和導演有染,一怒之下,請了長假,去廣州度假。

趙山走後,梁晴竟然意外地發現自己懷孕了。做母親的喜悅使她忘記了和丈夫之間的不快,她欣喜若狂地打電話告訴了丈夫。誰知,一盆冷水澆滅了她的喜悅,話筒那頭傳來丈夫冷冷的聲音,冷得讓人渾身打顫,仿佛那是從地獄中吹來的陰風。

“我不想要一個別人的孩子,你應該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你的導演。”說完,“啪”地一聲,電話掛斷了。丈夫的無情和多疑反而使梁晴生下孩子的決心更加堅定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孩子那圓溜溜的大眼睛和上翹的小鼻子活脫脫是趙山的再版,事實不說即明,孩子無疑是他的親骨肉。

趙山後悔了,他用了各種辦法想挽回他的過失,喚回妻子的愛,但是,妻子梁晴那顆冰冷的心再也無法暖和過來。他們隻好分手了。

所以,猜疑是夫妻關係的大敵,是感情破裂的一大隱患。生活中遇到懷疑的事,不宜過早下結論,要客觀、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夠了解真相。古人雲:“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夫妻之間更需加強了解以求心心相印,杜絕猜疑的發生。

生活中,夫妻雙方要做到忠貞專一,相互信任,共同對家庭負責,彼此忠誠,這樣,不管什麼樣的風浪,愛的小巢也會堅如磐石,安然無恙,永葆愛情的青春。

夫妻交流需要語言藝術

掌握夫妻之間交流的語言藝術是維持家庭生活的幸福、快樂之本。

語言是人類信息溝通的主要工具之一。語言作為一種互動符號,代表著觀念、意誌、態度和感情,而且還影響著人際關係中的互動行為,特別是在兩性的心理等方麵,語言在傳遞感情、表達意誌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是夫妻雙方感情交流的主要形式。掌握夫妻之間交流的語言藝術是維持家庭生活的幸福、快樂之本。

情感對一個家庭影響很大,喪失了它,就會造成悲痛、憂鬱,甚至家庭破裂。所以,我們要想有家庭天倫親情,就要學會多積感情,少生是非,多些諒解,少些批評,家才能成為幸福的港灣。

夫妻應當處在和諧的生活環境中。許多夫妻不能像知己一般相處,他們總是用辱罵、奚落和批評來對待對方。我們知道用批評和謾罵來攻擊對方是愚蠢的行為,你最好是說“我真高興你能用心聽我說話”,而不是“你從來就不聽我說”。婚姻專家建議,要留心那些關鍵的品質,如仁慈和責任心,而不要總是去挑剔對方的缺點。要分清什麼是可以容忍的小缺點,什麼是對婚姻至關重要的大問題。

狄斯累利在公職生活中最難纏的對手是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這兩位對於在帝國之下的每一件能夠爭辯的事物都相互衝突,但他們卻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他們的私生活都充滿幸福和歡樂。試想一下,這位英國最威嚴的首相格萊斯頓,輕握著他夫人的玉手,和她在火爐邊的地毯上跳著舞的場景是多麼的幸福啊!

在公開場合中,格萊斯頓是一位可畏的敵人。但在家中,他永遠不批評。當他到樓下吃早飯的時候,看到的卻是全家人還在睡覺,他就以和婉的方式來表示他的不滿。他提高了聲音,唱著不知其名的聖歌,聲音充滿整個屋子,以告訴家裏的其他人,全英國最忙的人已經自己一個人在樓下等著吃早飯了。他保持著外交家的風度,體諒人的心意,並強烈地控製自己,不對家事有所批評。

從上麵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夫妻之間的相處要講究藝術。在夫妻語言溝通的過程中,委婉是一種頗有奇效的黏合劑。委婉是一種以坦誠開放的溝通來對待對方的方式,同時,也尊重他人的感受,不作無謂的傷害。委婉意味著依賴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當然,委婉並不意味著永遠順應對方的一切意思,特別是當對方的行為令人不能接受時。否則,就會導致不滿和憤怒情緒的累積,那樣,總有一天會爆發並嚴重挫傷雙方的感情。

其實,夫妻對話也是大有學問的,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語氣和方式表達出來,效果會大不相同。

(1)婉轉表達。

比如,妻子說:“我不漂亮,你應該找個漂亮的女人。”丈夫如果直說:“是的,我是應該找個比你漂亮的。”那麼妻子一定很傷心。但是如果丈夫說:“我如果真找了個漂亮的,就不一定能碰上你這麼賢惠的。”這話既不違心,又能使妻子得到安慰,是一種比較好的表達方法。

(2)把批評變成表揚。

例如,妻子批評丈夫:“你對孩子太不關心了!”這往往會使丈夫不能接受:“我怎麼不關心了?”如果換一種積極性的說法:“你對孩子比以前關心多了,如果再能多分點心,我就更顯得年輕了。”這樣的話,自然不會讓丈夫反感。

(3)不要傷自尊。

如果妻子這樣說:“你還能升職?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這話太傷對方自尊心了。

(4)不要傷及無辜。

有人這樣指責對方:“你怎麼和你爸爸一樣,一天到晚抽個沒完,這屋裏都是煙,就不想想別人了?”光是譴責對方,這話說得就夠重了,還要株連到對方的爸爸,這就更不妥當了,不能不讓對方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