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成就事業——勵精圖治有作為(3 / 3)

自律通常有兩種形式,一是強迫自己去做不願意做卻應該做的事情。比如冬天的早上很冷,鬧鈴響了,原本該起床洗漱去參加一個約會,你卻依然想賴在溫暖的被窩中不肯起床,當你終於說服自己起床走出家門赴約,就是一種自律的體現。另一種是強迫自己不做想做卻不應該做的事情。比如很多人有賭博、酗酒等惡習,他們克製欲望不賭博不酗酒,就是另一種自律的體現。

自律往往與意誌力有著緊密的關係,意誌力越強者,他的自律能力就越強,反之自律能力就較弱。每個人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很多意外情況的幹擾,或者在情緒上發生波動,保持意誌的堅定是保持自律的必要條件。

萊斯是一名出色的美式足球運動員,他擁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體能,很多人都認為他簡直是為這項運動而生的。但他能夠取得令人讚歎的成就,更重要的卻是因為他的自律。他每天都堅持高強度的訓練,不斷以更高標準要求自己。這就是為什麼有天賦的足球運動員很多,而取得他這樣成就的人卻很少的緣故。

萊斯也曾試圖偷懶,但幸運的是他最終做到了嚴格的自律。那是他在高中校隊的時候,每天都會進行體能訓練。教練規定以蛙跳的方式在一座小山丘之前做往返練習,20次之後才能休息。當地的氣候非常炎熱,萊斯在完成了11次之後便打算放棄,他覺得太累了。當他準備偷偷溜回休息室的時候,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可以放棄,”他對自己說,“因為一旦養成了半途而廢的習慣,你就會將它視為是正常的。”萊斯打消了偷懶的念頭,接著完成了規定數量的訓練。而從那天後,他再也沒有半途而廢。

成為職業球員後,萊斯依然堅持每天進行體能訓練。很多人也曾和他一起訓練,可是他們都因為覺得過於艱苦而放棄了。一年中足球聯賽隻持續幾個月,可是萊斯卻將它看作是一年365天的挑戰。他的天賦確實過人,但是他的自律和刻苦努力讓他超越了優秀,成為了一名傳奇性的球員。

從萊斯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自律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自律是每一個想要取得成功的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也許他有著過人的天賦,但如果沒有自律精神,那些天賦將會白白溜走,毫無用處可言。不懂自律的人無法將自己的天賦和潛能完全地發揮出來,自律讓一個人不斷地提升自己,攀上新的高峰。

自律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而且隻能通過行動慢慢培養,沒有任何捷徑可走。那些想通過讀幾本書、做幾次檢討就擁有自律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想要自律,必須主動去做,必須勇敢地麵對來自各方麵的挑戰,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不能放縱自己,否則很可能前功盡棄。

隻要不斷地堅持,時時提醒自己自律,慢慢地我們便可以養成自律的習慣,我們的人格和智慧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優秀,成功便指日可待。

敢於舍棄眼前的小利

隻有放棄眼前的小利益,才能獲得長遠的大利益,要想成功就要學會放棄。

總有一些眼前的小利讓人難以割舍,不僅是普通人,那些氣度不凡的英雄人物也常常貪戀眼前小利。眼前利益近在咫尺,讓人難以割舍,而且眼前利益容易蒙蔽一個人的眼睛,讓他看不到未來的大利益。一個人隻有舍得放棄眼前的小利益,才能在未來得到巨大的收獲,成就一番大事業。然而古往今來,卻很少有人能突破眼前利益這一關,這也許可以從一個側麵解釋為什麼成功的人總是少數。

一個隻把眼光放在眼前利益上的人,是無法成就大事的。有時候為了顧全大局,保護更大的利益,就必須放棄眼前較小的利益。這種放棄是為了更好的前進,是一種真正的智慧。

在一個小鎮上居住著一位富翁,他取得的成就令人羨慕。一個青年人滿懷崇敬之情來到了富翁的家,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當富翁聽青年講完自己的來意後,他笑了笑讓青年坐下。當時正值酷暑季節,富翁從廚房裏拿出了一個西瓜招待青年人。令青年人好奇的是,富翁切西瓜的方法很特別,他把西瓜切成了大小不等的三塊。

富翁將切好的西瓜擺在了青年人的麵前說道:“假如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的利益,你會如何選擇呢?”“當然是選擇最大的那塊!”青年毫不猶豫地做出了回答。富翁笑了笑說:“那好,請用吧!”於是富翁把最大的那塊西瓜遞給了青年,自己卻吃起了最小的那塊。青年人正津津有味地吃著最大的那塊西瓜的時候,富翁已經吃完了最小的那塊。接著他很得意地拿起了剩下的那塊,還故意在青年眼前晃了晃,然後又大口地吃了起來。

最終,富翁吃掉了兩塊西瓜,而青年人隻吃掉了一塊西瓜,實際上富翁吃掉的西瓜分量要比青年人吃掉的多。青年人恍然大悟:富翁開始吃的那塊西瓜雖然沒有自己吃的那塊大,可是最後卻比自己吃得多。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麼富翁贏得的利益自然要比自己的多。

吃完西瓜之後,富翁擦了擦嘴,為年輕人講述了自己的成功經曆。他最後對青年人語重心長地說:“要想成功就要學會放棄,隻有放棄眼前的小利益,才能獲得長遠的大利益,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是啊,人生之中會遇到很多十字路口,需要我們做出選擇。倘若我們隻盯著眼前利益,那麼我們在未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多,主動放棄眼前利益而保全長遠利益才是正確的選擇。當我們在選擇麵前迷茫時,一定要保持理智和清醒,切不可被眼前的蠅頭小利衝昏了頭腦。要想有所作為,就不能貪圖一時一事的小利。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說的也便是這個道理。假使隻為貪圖那麼一點蠅頭小利而不注意其中所帶來的大害,結果隻能是得不償失,是再傻不過的了。

也許有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眼前的利益便是最大的,便是最好的。等我們千辛萬苦將整件事情做完,才發現原來我們付出的成本比想象中的更多。如果將同樣的經曆和時間去做別的事,雖然暫時的收益比較小,但是總的收益會大得多。如同富翁吃西瓜,雖然第一塊吃的較小,但是他總共吃到的多。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必須得有戰略眼光,要學會放棄。

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便是因為他們懂得事物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們能夠耐得住性子,抵抗小利的誘惑。他們能夠一步一步地、從小到多地積累,最終獲得長遠利益。很多時候,舍不得局部的或眼前的一些小利益,很可能就會使自己損失整體利益。有一些事情,表麵上看來是獲得、是勝利,但是從整體、長遠看來卻是損失,聰明的人不會被此迷惑。

春秋時期,晉獻公想要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實力,就找借口說虢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決定出兵討伐虢國。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叫做虞國的國家,想要攻打虢國必須路過虞國。晉獻公讓手下的大臣們商議,如何才能借道虞國。大夫旬息獻計,獻給虞國國君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之類作為借道的交換條件。晉獻公有些舍不得,旬息於是解釋道:“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滅掉了虢國,虞國也無法獨存。您的寶馬和美玉隻是暫放在虞國罷了。”晉獻公於是采納了旬息的建議。目光短淺的虞國國君看到晉國呈現的寶物,頓時心花怒放。他不顧大臣們的勸阻,借路給了晉國。

晉獻公於是率兵滅掉了虢國。在回來的路上,他又捉住了親自前來迎接自己的虞國國君,把虞國也變成了自己的領地。果然如旬息所言,他的寶馬和美玉隻是在虞國那裏暫存了一下而已。現在他不僅取回了自己的寶物,而且還額外得到了一個國家。這便是成語“唇亡齒寒”的來曆,也是一個因為貪圖小利誤大事的典型。

一個人隻有深謀遠慮,才能從整體上分析和進行判斷,顧全大局,舍小取大,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和決策。目光短淺的人,隻看到眼前的小利,就容易招致災禍。為了保全長遠的大利,甚至需要作出犧牲,放棄眼前的小利。人生有得必有失,對於得失坦然待之,才是處世之道。

眼前利益往往是可怕的,如果不能拒絕它的糖衣炮彈的誘惑,很可能掉入陷阱之中。有時候,敢於放棄也是一種收獲。保持平和的心態,持續地付出努力,將眼光放長遠,我們一定能取得成功。

放棄與對手硬拚

實力是獲得勝利的必要因素,智慧則讓自己的實力更進一步。

在戰場上常常發生以弱勝強的故事,在商場上也發生過小企業戰勝大財團的例子。誠然,實力是獲得勝利的必要因素,但是很多時候,適當地運用智慧將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

很多人也許自身擁有著不俗的實力,在競爭中喜歡和對手硬拚。有的時候他們可能憑借壓倒性的優勢取得競爭的勝利。大多時候,他們的勝利都來之不易,“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顯得異常“悲壯”。更有甚者,隻懂得使用蠻力,和對手硬拚,會被對手用智謀打敗。而如果我們處於弱者的地位,那麼必須放棄硬拚的想法,製訂合理的計劃和方案,才能應對激烈的競爭,取得最後的勝利。“田忌賽馬”便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這樣的思路。

田忌是齊國的大將,很喜歡賽馬,而他的君主齊威王也十分喜歡賽馬,君臣之間常常以賽馬取樂,而田忌則是屢戰屢敗。這天齊威王興致來了,於是又和田忌比賽賽馬,並且以很多黃金做為賭注。

他們決定三陣定勝負,於是各自選出了三匹好馬進行比賽。比賽的時候,田忌的上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結果田忌輸了;田忌的中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田忌又輸了;田忌的下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田忌還是輸。這樣連輸三陣,齊威王贏走了所有的賭金。

比賽結束,田忌覺得很掃興,於是起身準備離開賽馬場。這時他忽然聽見人群中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四處尋找,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孫臏連忙擺手:“不是挖苦你,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你同威王再比賽一次,你肯定能有辦法贏。”

田忌聽後很泄氣:“這已經是我最好的馬了,沒有跑得比它們還快的了。”孫臏胸有成竹地說道:“不需要換馬,隻要聽我的安排,我自然有辦法讓你贏。”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揚揚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麵走來,便站起來譏諷地說:“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這次的賭注。齊威王一看田忌的架勢,心中暗暗好笑,“這不是在白送給我錢嘛”。他於是吩咐手下將前幾次贏的錢都拿了出來,而且又加上了一千兩黃金。

齊威王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屑,他不相信田忌能贏自己。一聲鑼響,第一局的比賽開始了。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結果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贏下了第二局。齊威王開始有點心慌了。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他會輸,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田忌也沒想到自己會贏,得意地拿走了賭金。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當然是田忌贏了齊威王。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其實田忌的馬和齊威王的馬速度上相差並不是很多,田忌隻知道和齊威王硬拚,於是每次比賽都以失敗告終,雖然每次輸掉的劣勢都很小,但就是無法獲勝。田忌調整了策略,放棄了硬拚的想法,出其不意,雖然丟掉了一場比賽,卻獲得了比賽的最終勝利。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在競爭中處於劣勢,我們應該學會從劣勢出找出自己的比較優勢,極力突出自己的長處,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從而趨利避害,最終取得成功。任何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應該如此,不能處處都計較得失,不能處處都與對手硬拚,否則結果隻能是得不償失。放棄與對手硬拚,及時調整策略,優化資源配置,用自己的優勢競爭力打擊對手最薄弱的地方,才能取得看似不可能的勝利。

英國航空公司是一家老牌航空公司,在世界範圍內都極具影響力。英國維珍航空則是一家後起之秀,名氣規模等都不如英國航空公司,因此營銷業績也不如對手。為了扭轉在競爭中的不利局麵,英國維珍航空采取了“田忌賽馬”的對策。

英國航空公司的財力雄厚,頭等艙的設施豪華,耗資昂貴。如果維珍航空同對手硬拚,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頭等艙的設置,那麼肯定是沒有便宜可賺。維珍航空的策略出其不意,打破了航空業的慣例。他們取消了飛機上的頭等艙,將以前用於頭等艙的投資全部用於商務艙建設,提高了商務艙的設施配置和服務標準,使得他們的商務艙的檔次大大高於英國航空公司的商務艙。此舉不僅吸引了維珍航空本身的商務旅客,還將英國航空公司以及其他競爭對手的經濟艙乘客吸引了過來,公司業績猛增。

在獲得成功的過程中,有著無數的坎坷,需要我們去跨越和征服,倘若我們不懂得放棄,一味地硬拚,隻能給自己帶來沉重的包袱,給自己帶來失敗和打擊。孫臏在賽馬中果斷地放棄了第一陣,維珍航空放棄了與對手在頭等艙的較量,所以他們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我們要學會放棄,不與對手硬拚,增強自己的實力,從各方麵完善自己,讓自己不斷地成熟起來,強大起來,最終取得競爭的勝利,取得事業的成功,取得人生的輝煌。

敬業者方能成就事業

在某個時間段隻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要盡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

敬業,就是說,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工作時要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心,甚至把它當成自己的私事,無論怎麼付出都心甘情願,並且能夠善始善終。如果一個人能這樣對待工作,那麼一定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支撐著他的內心,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職業道德。在人類曆史上,職業道德一貫為人們所重視,而在世界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它更是一切想成就一番大業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在現代社會,商品競爭非常激烈,從某種角度上講,一個人的敬業程度決定了其事業的成敗。要為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要創造優秀的產品,就必須具備忠於職守的職業道德。遺憾的是,總是有那麼一部分人,他們工作時遊手好閑,偷工減料,借口滿天飛,還一點都不知道悔改。也許,在他們的腦海中根本就沒有敬業這個詞,更不會想到把職業當做一項神聖的使命。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你在工作中勤奮努力可能被老板忽視,但是,你的同事是清楚的,他們會因此而尊敬你;那些工作馬虎,卻能靠玩弄各種手段爬上領導崗位的人,雖然可以得到暫時的榮耀,但卻必將遭到同事的輕視,也會因此而毀了自己的前程。投機取巧也許會使你一夜暴富,但也會讓你付出慘重的代價,使你臭名昭著。而好的名譽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加速器,是筆巨大的無形資產。要贏得人們的尊重,首先要有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有敬業精神,否則,即使你有一流的工作能力,也會因為缺乏敬業精神而遭到社會的唾棄。

李素麗隻是北京一名普通的公交車售票員,她的工作十分普通,但她就是憑著超高的敬業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成就了一番事業。

1981年,李素麗以12分之差高考落榜,到60路汽車當了售票員。她的父親是一名公交司機,他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工作了幾十年。在父親的教育下,李素麗漸漸地愛上她的工作。每當她因為自己的優質服務贏得國內外乘客的稱讚時,她都會感到自豪,深感自己的崗位不平凡。

“對內我代表首都,對外我代表中國。”對這句流行在首都窗口行業的話,李素麗有深刻體會。她常說,國內外乘客下了火車,接受北京的第一次服務,可能就是我這個售票員,服務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首都的聲譽和中國的形象。我一定要讓他們從一開始就享受到北京人的熱情服務。

“禮貌待客要熱心,照顧乘客要細心,幫助乘客要誠心,熱情服務要恒心。”這是李素麗為自己訂的服務原則。

李素麗十幾年如一日地堅持著自己的優質服務,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1996年,她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的稱號。李素麗的敬業精神眾口相傳,北京的公交車上幾乎沒有不知道的。正是這種精神,讓李素麗實現了人生的超越。

人們的尊敬將給你帶來更多的自尊與自信。不要抱怨低微的職位和薪水,不要因為老板的忽視而喪失向上的勇氣,隻要勤奮肯幹,不吝於投入時間和精力,那就一定可以尋找到工作中的快樂,在工作中獲得滿足和自豪,並得到尊重。要永遠保持必勝的信念,這樣,你才能把工作做得異常出色。

有人曾問一位成功學家:“大學教育對年輕人的未來是否是必要的?”

這位成功學家的回答很值得我們思考:

“誠然,這是必要的。但就商業來說,這不是最關鍵的。在商業中,最重要的素質是敬業精神。在最需要培養忠於職守的工作精神時,許多年輕人卻被他們的父母送進了大學校園,讓他們在象牙塔中度過了人生中最快樂浪漫的時光。不幸的是,當他們學有所成,正當創業之時,卻不能聚集精力投入工作,因而錯過了許多成功的機遇。”

敬業精神最直接的表現是:幹一行,愛一行,工作中一心一意,這樣,才能在工作中脫穎而出。也許,目前你依舊處於困苦的環境之中,然而不要埋怨,不要怨天尤人,隻要你努力工作,窘境很快就能擺脫,並在物質上得到滿足。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是艱苦的奮鬥,這是被古今中外的無數成功者所證明了的。

有位成功人士說過:“如果你具備了真正做好一枚別針的能力,那麼,這要比你擁有生產粗糙蒸汽機的能力強得多。”

許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取得的成就竟然不如那些能力遠不及自己的人?你如果對這個問題很困惑的話,不妨試著回答以下問題,或許答案就在裏麵:

你的前進方向有沒有錯誤?

你是否非常了解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

你有沒有認真讀過相關的書籍或資料,以提升你的工作效率,創造令你滿意的財富?

如果你不能肯定地回答上麵的問題,那說明阻礙你通向成功的關鍵就在這裏;反之,不管做什麼事情,如果你能一貫地遵循以上幾點,那你一定可以在事業上取得成功。不過,如果你選擇的道路方向不正確,就要當機立斷,迅速改變,以免白費力氣,做無用功。

曾有人向一位成功人士請教:“你為什麼能完成這麼多的工作?”這位成功人士是這樣回答的:“因為我奉行這樣的原則,在某個時間段隻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要盡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

對本職工作不了解,業務不熟練,但在失敗後卻反而責怪他人,抱怨社會,這是不應該的。你應該做的是,盡最大的努力精通業務,這實際上並不難,隻要你持之以恒地積累。

那些對工作粗枝大葉、敷衍了事的人,一定缺乏把事情做好的恒心和毅力,這種人不懂得曆練自己的個性,因此很可能永遠都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他們總是試圖同時獲得工作和享樂,卻不明白,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結果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或者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實際上,獲得嚴謹的做事風格和練達的處事智慧並不難,隻要你工作時一絲不苟、心無旁騖就可以。它會使你從一般走向優秀,從優秀走向卓越。隻要你能時刻將“敬業”視作一種美德,時刻在工作中盡心盡力,你就能在工作中忘記辛勞,得到歡愉,長期堅持,就能獲得成功,成就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