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來臨時,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選擇。有的人會單純地接受,有的人會持著懷疑的態度觀望,有的人則固執地堅持自我不肯接受改變,而有的人甚至選擇了讓機會從眼前白白溜掉。不同的選擇產生了不同的結果,而選擇的正確與否,往往也決定了事業的成敗。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重視自己的每一次選擇,堅持自己的選擇,放棄沉重的包袱,這樣才能讓自己登上成功的巔峰,實現自我。
選擇小事終成大業
把每一件普通的事情做好就是不普通;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人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一個人隻有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斷積累,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很多人自視甚高,總想一開始就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而對於身邊瑣碎的小事卻不屑一顧,結果走入了一個誤區。他們隻想幹大事,不想幹小事;隻想賺大錢,不想賺小錢;隻注重大場麵,卻忽略了細節……這些想法讓他們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小事不願做,大事做不了;小錢不願賺,大錢賺不了;細節常失誤,整體靠不住。
聰明的人知道成功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兒地努力,所以他們能安心從小事做起。他們在小事中不斷磨煉自己的技藝,提升自己的能力,從容易的地方開始,不斷完成越來越難的任務,最終成就大業,實現人生的夢想。
現在街頭有許多以擦皮鞋為生的人,可能我們對他們會嗤之以鼻,認為這是一份難登大雅之堂的工作。擦皮鞋是否就是沒出息呢?答案是否定的,日本就有一個名叫源太郎的人,他在這個行業幹了一輩子,憑借擦皮鞋出人頭地,成就了一番輝煌事業。
源太郎原本是一家化工廠的工人,由於工廠經營狀況不善,他失業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別人那裏學會了擦皮鞋,並且對這份工作產生了迷戀。他四處拜訪有名的擦鞋匠,向他們虛心學習擦皮鞋的技藝。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源太郎的技藝不斷提高,他在當地也逐漸小有名氣。
與一般的擦鞋匠不同的是,源太郎擦鞋的方法很特別。他用木棉布代替了鞋刷,而且自己調配出了各種鞋油。源太郎擦鞋的手法也很獨特,那些原本色澤灰暗的舊皮鞋,經他匠心獨運的一番擦拭後,紛紛變得煥然一新,而且可以在好幾天內保持光鮮。源太郎成為了當地最著名的擦鞋匠,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每天上門找他擦鞋的客人都絡繹不絕。
源太郎更令人叫絕的地方是,憑著高深的職業素養,客人隻要從他眼前經過,他便能知道對方穿的是什麼鞋;隻要看看鞋子的磨損部位和磨損程度,他就能說出這個人的一些生活習慣。隨著名聲的不斷傳播,東京一家名叫“凱比特東急”的飯店將他請去,為飯店的顧客擦鞋。
大家沒有想到的是,自從源太郎來到了“凱比特東急”之後,凡是來東京演出的各路明星們都點名到這家飯店居住。而吸引這些名人到來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享受一下源太郎擦鞋的“五星級服務”。這些大牌明星都十分苛刻,可是他們都對源太郎的手藝讚不絕口。源太郎爐火純青的技術、一絲不苟的精神,為他贏得了眾多顧客的青睞。
源太郎的名聲傳出了東京,甚至傳到了國外,除了日本國內,香港、新加坡等地方都有人請他去擦鞋。在他那簡樸的工作室內,堆滿了準備寄往世界各地的速遞箱。如今的源太郎,早已成為“凱比特東急”的一塊金字招牌。
一個微不足道的擦鞋匠卻幹出了一番令人欽佩的事業,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因為他從來不嫌棄擦鞋這份職業,並全心全力地做好它,終於達到了今天的高度。所謂行行出狀元,不輕視小事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業。
也許我們會認為,大事件總是和大人物聯係在一起,像我們這些小人物無法做成大事。實際上,大人物也是從一件一件的小事做起,最終擁有了做大事的能力,當做大事的機會出現時,他們便一舉成功。小事情是人生中最基本的內容,聚焦小事,能讓我們的人生升華。大人物的成功,是一種生活的積累。
一個年輕人出來找工作,苦苦找尋後,終於在一家快餐店找到了一份送外賣的活兒。這活兒很辛苦,每天都要送幾百份快餐,然而收入卻低得可憐,一個月隻有區區300元。但是他沒有抱怨,一直堅持做著這份工作。很多人勸他找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是啊,一個月300元,這點錢能做些什麼呢?可是他隻是笑著搖了搖頭,一幹便是六年。
六年後,他東拚西湊籌集了資金,創辦了一家家政服務公司。令人驚奇的是,他的生意出奇地好,他的公司規模不斷擴大,他也坐擁幾千萬的資產。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一位送外賣的小員工,怎麼可能轉眼間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呢?其實他成功的秘密很簡單,在他送外賣的六年中,他結識了許許多多的生意人,這些人成為了他日後生意的顧客,並幫他帶來了新的業務。有幾個送外賣的員工能一幹就是六年呢?他做到了,並且讓這六年為自己日後的飛黃騰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安心做小事,與每一個客戶打交道,通過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同他們建立信任,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細節做得好,小事做得好,成功也就自然而然了。成就大事業的人,都是小事做得很好的人。
大海從不嫌棄河流的細小,所以成就了它廣闊的胸懷;大山從不嫌棄寸土的微小,所以成就了它淩雲的氣魄。我們應該認識到小事的價值,加倍重視小事,無論它有多麼小,都全力以赴地對待,必然能有巨大的收獲。
也許我們很平凡,但隻要把平凡做好,一樣可以變得偉大。雷鋒的一生中並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他認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充分發揮了“螺絲釘”精神。他把每一件小事都當成一個新的起點,當成一件大事認真對待,傾注自己全部的熱情和心血,積累積累再積累,終於在平凡之中做到了偉大。毛主席“向雷鋒同誌學習”的題詞,便是對他一生行為的充分肯定。
海爾總裁張瑞敏曾經說過,“把每一件普通的事情做好就是不普通;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成功之路並不是筆直的,而是充滿著許多曲折,隻有通過緩慢地積累和不斷地學習,我們才能攀上成功的高峰。
世情才是大學問
命運是公平的,抱怨命運給予他少的人,往往他們自己的付出很少。
很多大學畢業生走出校門,踏上工作崗位,自以為滿腹經綸,躊躇滿誌,覺得自己將會得到領導的器重,大有一番作為。然而一段時間之後,他們中很多人卻出現意誌消沉,士氣全無的狀況。究其原因,並非是他們的專業知識不夠紮實,文化基礎沒有過關,而是他們的社會經驗匱乏,不懂得人情世故,不能處理好各種社會關係。雖然滿腔熱情,卻四處碰壁,自信也一點一點被消磨掉。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不了解社會,在人際關係上處於劣勢,所以被那些他們認為沒有自己文化水平高的人打敗。
古人曾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一個人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世事洞明”和“人情練達”,這對於一個立誌成就一番事業的人來說格外重要。一個人隻有善於洞察世事人情,才能從中學到寶貴的涉世經驗,掌握自己必須用到的知識,找到提升自己的機會,讓自己不斷地進步。
李嘉誠長期占據華人首富的位置,十分風光,但是翻看他的成功史,卻也是充滿辛酸。為生活所迫,他很早便走上社會工作,以便減輕家庭的負擔。窮人的孩子早當家,14歲的時候,他已經有著超越同齡人的成熟,有意識地體察世事人情。他沒有書生的迂腐,這讓他為後來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開始時在一家茶樓做夥計。茶樓的營業時間較長,店夥計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工作時間在15個小時以上。由於茶樓的營業時間較早,夥計們必須在清晨5點左右趕到茶樓開始工作,為即將到來的茶客們準備茶水茶點。白天雖然客人很少,但有幾個老主顧總是喜歡在茶樓消磨時光,店夥計也必須在一旁打點。別的夥計們總是趁這段時間休息一下,可李嘉誠是地位最低的夥計,別人休息時他還必須呆在茶樓上伺候客人。晚上是茶樓生意最火爆的時候,等到茶樓打烊,已經是深夜了,李嘉誠才能結束一天的勞累,回到住處休息。幾個小時之後又要應對新的勞作。
李嘉誠後來回憶起這段艱辛的歲月,說自己是“披星戴月上班去,萬家燈火回家來”。這種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即便是大人也難以忍受,更何況那時他隻不過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他曾感慨地說:“我那時最大的願望,便是美美地睡上三天三夜。”
這終歸隻是一個勞累過度的少年的美好願望,他在工作中依然不敢有絲毫懈怠。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個趕到茶樓的人,因為他把自己的鬧鍾調快了10分鍾。即便後來生活狀況好轉,他也一直保留了這個習慣。時至今日,大家都知道李嘉誠的手表永遠比標準時間快10分鍾。這已經成為商界的一個美談。
李嘉誠知道找工作的艱辛,明白工作來之不易,所以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茶樓夥計,他也認真地做著自己的工作。他的勤勞、敬業、真誠,得到了茶樓客人的一致讚許,這一切都被老板看在眼裏。老板對李嘉誠也格外地器重,他成為店裏加薪最快的夥計。
那些和他一起跑堂的夥計們,有一份薪水能填飽肚子已經很知足,雖然年紀都比李嘉誠大,他們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以後要幹什麼。然而李嘉誠卻知道,自己不能長期做一個小小的夥計,也不能因為有口飯吃就滿足。他要通過這份工作,不斷地學到新的知識,從工作中學習社會、體驗人生、積累經驗。
茶館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三教九流都在這裏彙集,簡直就是一個微型的社會縮影。李嘉誠是一個活潑的人,茶館給了他一個同各行各業,各種性格的人接觸的機會。南來北往的茶客來這裏落腳休息,李嘉誠喜歡站在一邊聽他們講述古今各地的人情世事。雖然沒有接觸過廣闊的世界,但憑借這種方法,李嘉誠對錯綜複雜的社會和異彩紛呈的外麵世界有了很多的了解。
雖然外麵的世界讓李嘉誠心動不已,然而他從未忘記長輩們對他的訓導,即便他後來成為了能夠呼風喚雨的人,也沒有迷失自我。
在茶樓工作久了,李嘉誠發現茶樓的客人各具特色,又各有喜好。言談舉止間,有的顯得儒雅風流,有的粗俗不堪,有的則默默無語。於是,在幹好自己手頭工作的同時,他開始暗暗觀察起每個客人來。
他仔細觀察各位茶客的外在表現,通過口音、習慣、外貌、穿著等判斷出他們的籍貫、年齡、職業、性格等,並找機會不斷地驗證自己的想法。他熟記各位常客的消費習慣,揣摩客人的消費心理。
剛開始,李嘉誠發現客人的情況和自己猜測的情況相去甚遠,感覺很受打擊。不過他沒有氣餒,反而更加認真地觀察客人的特點,不斷總結規律。慢慢地,他開始能明白客人的一些心理,時間長了,客人的情況他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了。後來,李嘉誠對一些常客的消費需要和消費習慣了如指掌。誰愛喝哪種茶,誰愛吃哪種茶點,他都了如指掌。再後來,一個陌生的客人來到店裏,李嘉誠便能判斷出他的地位、喜好、性情等。
常客們來到店裏,幾乎不需多說,李嘉誠便能送上他們想要的茶水茶點。他待人真誠,客人們都很喜歡他,很多客人受了感動,成為回頭客。
老板看到李嘉誠工作做得這麼好,不斷地獎勵他。李嘉誠知道自己取得成功的秘訣所在,更加自覺地訓練自己察言觀色、見機行事的本事,他因此很快成了一個十分出色的堂倌,並迅速了解了各種人情世故。
茶樓的人流量大,信息量也大,李嘉誠對於客人的談話十分用心,從中聽到了許多做生意的訣竅,而他在此期間也為自己積累了大量的人脈,幫助他成就日後的事業。
開始階段,李嘉誠隻是為了做好自己工作而訓練自己觀察世情的能力,然而這種能力讓他深得裨益,培養了他在生意場上縱橫捭闔,了解客戶的切實需要,駕馭客戶的心理。可以說,若無這項本領,他絕不可能有後來的輝煌。
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學會察看世情,從中滿足自己發展的所需。也許在開始,我們隻能從事一份地位與報酬都很卑微的工作,倘若你隻是抱怨眼前條件的不好,而不是努力從中汲取提升自己的影響,那麼你最終將一事無成。如果你能放下姿態,腳踏實地地幹下去,你將獲得極大的收獲,能夠訓練自己的毅力和適應能力,讓自身得到升值。
命運是公平的,抱怨命運給予他少的人,往往是因為他自己付出的少。命運為每個人都準備了成功的條件,隻是有些條件不易被人覺察,世情更是讓人忽略的一個方麵。任何一個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是洞察世情的高手,他們能夠學習世情,利用世情,幫助自己取得成功。
為自己的人生選擇目標
在我們的生活中,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保持對生活的激情,遠離毫無目的的生活。
在我們的身邊,不乏缺乏理想的人。他們的生活隨波逐流,毫無目標,終日在渾渾噩噩中度過,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光。因為缺少確定的目標和人生理想,沒有良好的人生規劃,他們的生活總是與失敗相伴。當你詢問他們想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的回答很茫然,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他們隻是日複一日的消磨時光,在生活中隨波逐流,慢慢地浪費掉自己的生命。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很難做成任何事情,更別說取得全麵的成功,即便是在某一領域取得成功也相當的困難。他很難從混沌和迷茫中走出,更難改變自己的生活和命運。沒有目標的人,沒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容易變得懶惰閑散。而成功則從來不會去叩響懶惰的人的大門。懶惰的人不會嚐試接受新的挑戰,更無法應對那些繁重而艱辛的工作,盡管這些因素能讓他變得優秀接近成功。受到自身的局限,他們的成就永遠不可能太高。隻有確定目標,並不斷為了自己的目標奮勇前進並全力拚搏的人,才有可能達到全麵成功的巔峰,才有可能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小王原本是某個工廠裏的一個普通工人,與廠裏大多數工人一樣,上班下班日複一日。父母親有著自己的工作,不需要小王承擔家庭的壓力,而小王也沒有什麼人生目標,工作之餘便是和幾個朋友一起喝喝酒,打打牌。
廠裏新聘用了一位女會計,她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很善良,待人十分熱情。當得知對方還是單身的時候,小王的心中似乎燃起了一團火焰,他對這位女會計的愛慕之情日漸增加。可是想到自己隻是一個普通的工人時,小王自慚形穢,他覺得對方不會喜歡上自己,信心全無。日子久了,他的朋友們看出了他的心思,紛紛鼓勵他:“好好幹啊,小王,你幹出成績來,人家自然也就關注到你了嘛。”小王聽後心中暗下決心,要以這位女會計為目標,一定要做出點成績來。
從此他像變了一個人,每天工作時都保持著高昂的熱情,而且經常助人為樂。下班之後他也不再去喝酒打發時間,而是自學一些與工作相關的技術,虛心地向老師傅請教。很快,小王的工作成績變得突出起來,領導看到了他的變化,將他提升為車間副主任,年底他被評為了廠裏的勞動模範。那位女會計也漸漸地注意到了他,最終接受了他。小王不僅事業有成,而且還贏得了愛情,可謂雙喜臨門。
沒有目標沒有理想的小王,終日虛度光陰,沒有任何進步。當他終於找到自己的目標後,不斷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取得了進步和成就。一個人隻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讓自己朝著自己的目標奮鬥,才不會讓自己整天無所事事地打發時光。
古往今來,成功者大都有著遠大的理想,而胸無大誌的人卻容易失敗。胸無大誌的人,容易因為沒有目標而產生懶惰的心理,不願意努力工作,不願意付出辛勤的汗水,因此也就無法取得成功。懶惰的人容易安於現狀,享受現在的一切,缺乏改變的勇氣。在他們看來,既然可以安於現狀,為什麼還要揮灑汗水努力奮鬥呢?這種懶惰懈怠、放任自流的做法,讓太多人變得默默無聞、無所成就。
醫院裏偶爾會接待一些服用嗎啡過量的人。為了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醫生想盡辦法讓這些病人保持清醒,甚至不斷地用痛感來刺激病人。他們知道,如果這個時候病人陷入睡眠狀態,那麼幾乎就是宣判了病人的死刑。醫生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來幫助病人驅逐濃濃的睡意,而另一方麵,病人必須用堅強的意誌同睡意做鬥爭。如果病人意誌消沉陷入睡眠,那麼他很可能就再也醒不過來了,隻有意誌堅強的人,才能獲得活下來的機會。
一個人如果胸無大誌,隨波逐流,是非常危險的。任何人都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隻有這樣,每個早晨他才會早早起床,為了目標而學習;隻有這樣,他才會克服懶散的情緒,不會因為心情不好而耽誤工作,隻有這樣,他才會在遭遇任何困難時都迎難而上,朝著目標不斷努力。
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他們有著良好的條件,有著優越的環境,可是就是無法取得成功。原因就是他們沒有遠大的抱負,沒有前進的動力,他們始終在原地踏步無法向前,甚至當機遇來臨時他們也放任它們在眼前溜走而不能抓住。不甘平庸的人則與之不同,他們會時刻檢查自己的目標,檢查自己為目標所作的努力,永遠保持著高昂的鬥誌。遠大的抱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生動,讓我們的生活標準不斷提高。點燃理想的燈塔,才能為自己的人生之船照亮前進的方向。
我們習慣於看到手表的正麵,這上麵鑲嵌有華美絕倫的寶石,安裝著做工精致的指針,然而能讓手表正常運作的,卻是背後的發條。一隻沒有發條的手表,外表再精美也隻能是個擺設。一個人同樣是如此,可能他身體健康、強壯有力,可能他受過高深的教育,掌握著深奧的知識,但如果他沒有遠大的誌向,那麼他的那些優秀的條件便失去了意義,如同擱淺在岸的船,毫無用武之地。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都會遇到糟糕的處境,或者遭遇沉重的打擊。隻要他確定目標、堅定信念,保持著高昂的鬥誌,在心中燃起不滅的熱情之火,那麼他一定能走出困境;但如果他頹廢消極,自暴自棄,那麼他人生的鋒芒和銳氣就消失殆盡了,最終隻能是失敗。
在我們的生活中,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保持對生活的激情,遠離毫無目的的生活,確定奮鬥目標,永遠讓熾熱的火焰燃燒,並且保持這種高昂的境界。
當然,理想和抱負也是需要不斷地完善的,它們不會憑空長成參天大樹,也需要眾多的養料來維持,才能蓬勃常新。很多人也有目標有理想,可是他們的抱負卻不切實際,沒有實際意義,這就告誡我們在確立目標的時候也要量力而行。隻有在堅強的意誌力、堅忍不拔的決心、充沛的體力,以及頑強的忍耐力的支撐下,我們的理想和抱負才會變得切實有效。
主動邁出追求成功的腳步
自助者天助,想要成就超越常人的事業,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每個人都充滿了對成功的企盼,幾乎每個人都有著遠大的理想。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大家回頭觀望來時的路時,有的人實現了他的理想,他成功了,而有的人,他的理想依然隻是個理想。僅僅靠著願望和祈禱,並不能讓一個人的夢想實現,想要理想變為現實,就必須主動去做,隻有行動才能產生結果,一味地空想隻能是自欺欺人。
誠然,“成功始於想法”,但成功的到來卻是源於努力,如果不主動邁出成功的腳步,那麼成功始終會離我們很遠很遠。如同登山,山不會過來,我們隻有主動走過去,才能登上高峰一覽美景。隻有主動地向前奮鬥,我們才能到達成功的巔峰。
一位成功學家曾經聘用一名年輕女孩當助手。她的工作與普通助手無異,也是替老板拆閱、分類信件,她的薪水也很普通。
有一天,這位成功學家口述了一句格言,要求她用打字機記錄下來:“請記住:你唯一的限製就是你自己腦海中所設的那個限製。”她將打好的文件交給老板,並且有所感悟地說:“你的格言令我深受啟發,對我的人生大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