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不拘囿於眼前,不迷失於腳下(2 / 3)

某食品公司因為人員調動,原銷售部門的經理離職了,這一職位也就暫時空缺了下來,雖然整個部門有能力的人很多,但被總經理提名的隻有兩個候選人。在周一的例行公會上,總經理公布了他們的名字,並且要求他們各自在一個星期內拿出自己的市場推廣方案,誰的方案最優秀就由誰來擔任部門經理。小李、小張同時被列為了候選人,兩人平時還是好朋友,所以,這樣一場競爭非常有意思,公司各部門員工都對此議論紛紛。有人說小李絕對能勝任,因為他善於籠絡人心;有人說小張絕對能任職,因為業績比較突出。同時,有一個消息在辦公室裏炸開了鍋——原來,小李是經理夫人的親弟弟。這可不得了,失敗者似乎注定了就是小張。

小張分析了其中的利害關係,心想:小李有了關係這一層,看來自己終究是失敗,不過,有什麼要緊呢?如果自己真的失敗了,表現得大度一些,努力配合小李的工作,給人留下好的印象,日後定會有高升的機會。他就這樣一邊這樣想著,一邊準備市場推廣案。很快,一個星期就過去了,兩人同時把方案交到了辦公室。總經理在大會上宣布了結果,懂得籠絡人心的小李勝出了。小張知道自己已經失敗了,心情變得十分坦然,鼓掌表示慶祝,似乎一點也不在意。

小李上任了,開始了管理工作。小張還是積極地跑市場,協助小李的工作,下班後,他與小李還是好朋友。公司裏人的都說,“小張這人真好,升職機會被好朋友搶了也不說什麼”“就是啊,而且,工作比以前更積極,這樣踏實能幹、謙虛的小夥子上哪去找啊”。三個月後,小張在朋友小李的推薦下,因業績突出被提升為部門助理。

本來,同事小李有好的關係,這對於處於公平競爭上的兩個人而言似乎並不公平,小張大可以因不服氣而找上司鬧,或者在小李勝出後故意與之作對。但是,聰明的小張很清楚眼前的人和事,自己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將不服埋在心裏,努力配合小李的工作,在公司博得一個好名聲,這樣,自己能力有了,也沒得罪什麼人,那高升的機會肯定會有。在這樣斟酌之後,小張才將想法投入實際行動,最後,自己的目的也達到了。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些人鼠目寸光,吃不得眼前虧,心胸狹隘,容不得一點損失,最終,他們難以成就大事。

當然,要做到從全局思考問題,你一定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多汲取外界信息,這樣方可開闊眼界、啟發思路,作出具有遠見卓識的決策。在當今知識、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信息已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它可以被提煉成知識和智慧,因而在戰略問題的研究中越來越具有突出作用。

可見,對於我們來說,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都需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計較眼前的小事,而是關注於長遠的發展,從而達到舍小利而保大局的目的。

急功近利者,無法獲得內心的平靜

現代社會,“功利”已經成為赫然刻在人們腦門上的兩個字,幾乎每個人都在為了功利而忙碌著。和幾十年前人們的淳樸相比,現代的人們更加直截了當,甚至在爭奪功名利祿的時候連臉都不帶紅的。為什麼人們變得赤裸裸呢,曾經的單純和羞澀去哪裏了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時代的發展使得人們越來越急功近利。為了能夠爭得名利權勢,人們再也不願意掩飾自己,而是任由欲望肆意發展。

然而,一切的功名利祿,在人生之中,隻能為你錦上添花,從來不能給你雪中送炭。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你落難時,曾經為了巴結你的權勢而圍繞在你身邊的人們,能與你同甘苦、共患難嗎?當然不能。隻有那些真正關心你、愛你的親人和朋友,才會給你雪中送炭,對你不離不棄。在諸多感情中,尤其是愛情,更是摻不得一絲假。這是因為愛情是這個世界上沒有血緣關係卻又至親至深的感情。如果說親情還有血緣作為維係,那麼,愛情一旦變得不再純粹,就會馬上變味,甚至沒有其他因素能夠起到維持的作用。因而,年輕人即便一心一意地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功成名就,也要牢記:永遠不要拿愛情作為賭注,否則必定輸得很慘。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然而,我們從那些急功近利的人生之中,很難尋得幸福的蹤跡。大多數真正感受到幸福的人,都是麵色平靜、內心祥和的。他們坦然麵對生活的得失,從不為了利益而背叛感情。他們,真正獲得了生活的饋贈。

有一次,孟子去拜見梁惠王。梁惠王問孟子:“先生,您從那麼遠的地方趕來,肯定是有什麼高見告訴我吧,這高見必然對國家有利吧?”孟子搖搖頭,淡然地說:“君主,您隻要得到仁義就可,無須時刻把利掛在心上。假如您隻記得問我怎樣對國家有利,官員隻記得問我怎樣對家庭有利,百姓隻記得問我怎樣對個人有利,那麼全國上下的每個人都會為了利益而不停地爭奪,導致整個國家都陷入危機之中。如果一個國家擁有一千輛車,那麼也許會有一百輛車的主人想要殺死君主。如果一個國家擁有一萬輛車,那麼也許會有一千輛車的主人想要殺死君主。這個比例不可謂不大。隻有重仁義,他們才能控製自己的欲望,不忤逆君主的威嚴,不企圖奪得君主的權利和地位。假如一個人缺乏仁義,也許會狠心地拋棄自己年邁的父母。由此可見,對於國泰民安,仁義是多麼重要啊!所以,君主隻需要談仁義,而不要把利掛在心上和嘴邊。”

在孟子給予梁惠王的忠告中,我們不難看出仁義才是治國之本,才是理家之本,才是一切立足的根本。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仁義,必然導致國家動蕩不安。如果一個家庭沒有仁義,必然導致家庭支離破碎;如果一個人沒有仁義,就會陷入欲望的深淵,導致自己再也不可能成為堂堂正正的人。可以說,缺乏仁義的人不但會給他人帶來嚴重的危機,也會使自己陷入悲傷和絕望之中,再無幸福可言。首先,被欲望驅使的人是不會得到幸福的,其次,陷害他人導致自己良心不安的人,也是不會得到幸福的。唯有更加努力地改變自己,成為自己的主宰,成為頂天立地、光明正大的人,才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米林大學畢業後,很想留校。在大四那年,他的導師越來越賞識他,還把自己的侄女推薦給米林當女朋友。米林很猶豫,因為他其實是有女朋友的,就是他的初中同學,如今已經師範專科畢業的喬喬。為此,米林考慮了很久。當想到喬喬自從走上工作崗位後總是辛苦地積攢工資,給他貼補生活費用,給他買昂貴的衣服時,他覺得很對不起喬喬。然而,他也深深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否則,僅憑他的家庭,根本不可能為他爭取到留校的機會。

思來想去,米林向喬喬提出了分手。他開始與導師的侄女交往,導師因此更加器重米林。不過,這個叫艾薇的女孩,和樸素單純的喬喬相比,簡直有著天壤之別。喬喬不管什麼事情都很信任和尊重米林,艾薇呢,因為生長在大城市,又有一個當導師的叔叔,所以根本不把米林放在眼裏,總是對米林頤指氣使。經過一年多的戀愛,在米林的留校工作確定下來之後,他便與艾薇舉行了婚禮。婚房是艾薇家裏準備的,作為叔叔的導師還送了一輛家庭用車給他們。按說米林應該生活得很快樂、很知足,因為他似乎一夜之間就擁有了無數漂泊在大城市的人為之奮鬥的一切。然而,他很苦悶。結婚之後,艾薇嬌生慣養、任性妄為的本性更是暴露無遺。她甚至從來不願意和米林回家,說那是個髒兮兮的農村。

如此艱難地維持了三年之後,米林終於忍不住提出了分手。但是艾薇不同意,而且搬出父母和叔叔來給米林施加壓力。眼看著自己的工作即將更上層樓,而艾薇的叔叔卻是他的主管,米林隻好妥協了。就這樣,他的婚姻成為墳墓,成了他的噩夢。

在這個事例中,米林為了現實環境的誘惑,最終放棄了和他相處多年且對他一心一意的喬喬,轉而與導師的侄女開始戀愛。不得不說,這並非真正的愛情使然,而是充斥著急功近利的初衷。假如米林能夠改變想法,相信憑著自己的實力也能夠創造美好的生活,那麼他的人生也許從此變得與眾不同。最起碼,他能在愛情中自由暢快地呼吸,能夠在為事業拚搏的同時,有尊重他、理解他和愛他的妻子。不得不說,米林現在的人生看似擁有了很多,實際上都是空洞,是虛無,是表麵上的工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隻有自己清楚。而且,米林沒有任何退縮的餘地,即使婚姻生活變成囚牢,他也因為一顆急功近利的心,無法坦然麵對得而複失的一切。

米林固然讓人同情,但也讓人憎恨。在這個社會上,我們可以出賣一切,唯獨不能出賣自己的心。心,是不會騙我們的。尤其是愛情,更是摻不得任何假。我們唯有尊重自己的感情,選擇真正與我們傾心相愛的人,才能在漫漫紅塵中與其攜手度過一切的艱難坎坷,始終不離不棄。這,就是幸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