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堅持到最後(1 / 1)

1.堅持到最後

【原文】

恩裏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

【譯文】

處在順境被主人恩寵,常常容易會招來禍患,所以一個人為人做事應該見好就收,盡早覺悟;如果是遭受挫敗有時反而會使一個人走向成功之路,因此不如意時也千萬不可就此罷休。

【解讀】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變行,這是人們的經驗之談。

從前有這麼個故事:兩個年輕人一起挖金礦,開始時,他們都抱有堅定的信念——不挖出金子決不放棄。兩人沒日沒夜地幹,手磨出了血,腳磨出了泡從早到晚。一天一隊人馬經過,說是山那頭有人挖出了石油,其中一人再也按捺不住了,說哪有什麼金子啊,我要去那頭采石油。另一個人還是埋頭幹他的活兒。

結局大家應該都能想到,那個人沒采到什麼石油,更別提金子了,隻能兩手空空回了家,另一個堅持到底,捧著金子樂開了花。相似的故事似乎並不少見,我們大家也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可真當自己身在故事中的時候卻做不到那些了。在失敗的時候我們應該去努力嚐試使自己不至於後悔。然而我們卻常常在不該打退堂鼓時拚命打退堂鼓,為了懼怕失敗而不敢嚐試成功,這樣就連那一點希望也沒有了。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去做新的嚐試是因為不相信奇跡。就像故事中的年輕人雖然自以為付出了足夠多的汗水,卻依然得不到回報,於是他開始失望,以為再努力也隻是徒勞。他卻不知道金燦燦的財寶就在不遠處閃光,等待著他去發現,而我們在許多時候,也像這不自信的年輕人一樣看不到離自己隻有一步之遙的金子。

古人有話說“行百裏者半九十”,最後的那段路往往是一道難越的門檻,因為當我們曆盡艱辛心力交瘁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一個小小的變故或者障礙都有可能把我們擊倒。這時,意誌就顯得至關重要了。一個拳手曾經說:在受到對手猛烈重擊的情況下,倒下是一種解脫,或者說是一種誘惑。每當這時候,我就在心裏對自己叫喊:挺住,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因為隻有我不倒下,才有勝的希望,才能獲得成功。

中國也有個偉人曾說:勝利的希望和有利情況的恢複,往往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做人,何妨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