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隨本逐源方得真諦
【原文】
發落齒疏,任幻形之凋謝;鳥吟花開,識自性之真如。
【譯文】
人上了年紀頭發牙齒會慢慢稀落,這些都是自然現象,大可任其自然退化不必太在意。要能從鳥兒的歌唱和鮮花的舞姿來體味永恒不變的本性,這才是最豁達的人生觀。
【解讀】
世間的事物都有始有終,生是我們的開始,死是我們的歸宿。發落齒疏,生老病死,鳥吟花開,這些都是自然規律,是無力反駁的,他們就是哲學裏講的規律不是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進化論中有一個重要論斷,叫“適者生存”,那究竟“適者”是適什麼呢?答案無疑是大自然。能夠適應自然的,就能在自然條件下生存下來,相反的就會被淘汰。
因此,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合乎自然,順其原本,這樣才至於碰壁,才能一順百順。
有人總結出的經驗條文:順其原本,安邦不可專製;
順其原本,當官不可強權;
順其原本,爭利不可豪奪;
順其原本,為名不可巧取;
順其原本,求偶不可硬擰;
順其原本,交友不可勉強;
順其原本,美化不可矯揉;
順其原本,文章不可造作。
這裏,大至安邦,小到做文章都依一個理字: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有時人們要能順其自然,便可一順百順,一通皆通。君不聞曲徑亦可通幽處,這就是無為的“智慧人生”的哲學。
順其原本從而超然人生,也並非是自恃清高不食人間煙火。人自然屬性是飲食男女,七情六欲。要真的能達到佛家所謂的“四大皆空”、“六根清靜”,那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一些出家人按照清規戒律苦苦修行,還未必能成正果。自古佛門中也有各種抵不住的誘惑時時襲擾著禁欲的生活,所謂“苦行僧”的“苦”字那些佛門以外的凡夫俗子怎能寫出?既然不能成為一個絕對的禁欲的主義者,那就最好順其自然,即順人的自然屬性。欲望不可強禁,強禁隻能會人性扭曲、變形。這裏所說的“順其原本”,就是順乎人性、人道。
在現在社會中,有人說找妻子要找溫柔型的,隻是他們不知道這樣的女人雖然溫順,但往往不會掙錢,不會做事業;有人說,找妻子就要找個有本事的,吃得開的,自強不息,可是他們又沒想到這樣的人重業不重家,沒有哪個男人願意站在成功的女人後麵,做家庭婦男的。
顯示就是條件更好的人總會出現,但現在的他(她)適不適合你,就要你全麵衡量,挑一個最適合你的人,而不一定是最優秀的那個人。
又像一對很恩愛的男女,卻因為雙方父母的原因終不能成為夫妻;還有像一方很愛著對方,對方卻愛著別人;還有像在咖啡廳偶然碰到一個心儀的人,卻匆匆地沒有聯係方式。
這些都是美麗風景,但也隻是些錯過的美麗風景。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命運吧,這就是自然之道。這樣就有人傷心,我倒覺得大可不必。命運其實也是順應自然,是人的境遇而已。花錯過了,或許能收獲雨;忘記錯過的傷痛,或許能收獲的是更多的快樂。
人生總是麵臨著選擇和放棄,放不下過去的痛就無法嚐到新的快樂;不埋葬傷心的記憶,就無法麵對新的開始。你有所選擇的同時你就有所失去。這是大自然的法則。
因此人們不要總是強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隻需要學會順其自然,懂得體味就好。然後你會發現倘若是違背規律去辦事或者生活,就會步步艱難。而學會順應規律,就會一路坦途。當然這裏所說的規律有自然無法抗拒的,但也要結合你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正確的處理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