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心性純樸人生快樂
【原文】
田父野叟,語以黃雞白滔剮欣然喜,問以鼎食剮不知;語以縵袍短褐則油然樂,問以袞服則不識。其天全,故其俗談,此是人生第一個境界。
【譯文】
鄉下老農要是談論白斬雞、老米酒什麼的他們就會興高采烈,倘若要是問他們一些山珍海味之類的佳肴,他們就會顯得茫然不知;一提起長袍短褂,他就便會不由得流露出歡樂表情;假如談起黃袍紫蟒,他們就一點也不懂。可見正是由於農夫保留著淳樸的本性,他的欲望才淡泊,這才是人生的一等境界。
【解讀】
大家熟知的“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家家扶得遊人醉,稻花香裏說豐年”這些都是寫的農家生活。人們讚美的不僅僅是農家清淡簡樸天然的食物,更有懷念鄉村淳樸、真摯、熱情的古風。
清淡鄉村生活最大的不同,正因為清淡慣了,知道得少了,所以欲望就少,煩惱也會少,快樂就會增加。
所以人們常說懂得少,快樂就多。也許有人會問,難道說越是無知就會越快樂嗎?或者還有人問,懂得越多就越不快樂嗎?
我想大家可能會有理解上的分歧,那就是我們這裏所說的快樂指的是精神層麵的。
有位美國的政治家說:“你什麼也不懂,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讓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你就是良民,也就不反動了。否則,你懂得太多,你知道這是你的權利,那也是你的權利,說人家不應該這麼做、那麼做,你一直在爭取你的權利,和人家對著幹,不是反動是什麼?”
大家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個笑話:有一阿拉伯人,第一次乘飛機,在飛機降落的時候,不幸滑出跑道,寬大的機翼插在沙丘裏並圍著沙丘轉了半圈才停下來。機上的乘客大多嚇得麵如土色,然而在大家驚恐未消時,那個阿拉伯人卻快快樂樂地下了飛機,因為他終於弄明白了自己在飛機上一直思考的問題,那就是飛機怎麼才能停下來呢?噢,原來是要把機翼插在沙丘裏才行的。
由此可以看出,懂得少也有懂得少的快樂,懂得多或許會有懂得多的煩惱。懂得少思考的就會少,反之,懂得多思考就多。思考少,就簡單,有時還是“一根筋”;思考多就複雜,還可能把簡單的給弄得複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