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正氣長存於世(1 / 1)

5.正氣長存於世

【原文】

不昧己心,不近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譯文】

自己的良心不被泯滅,人之常情不被違背,物力不被過分浪費。做到這三點就可以在天地之間樹立善良的心性,創造命脈於民眾,造福於子子孫孫。

【解讀】

正直做人是每個人都應具有的一種傳統美德,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確立自己的信譽,還能贏得他人的讚譽。古往今來,人們都讚揚“剛正不阿”的人,而那些為人狡詐的小人是被人唾棄的。所以培養自己正直為人的心態,可以加強自己的個人修養,使我們具備正直的品德,避免謀私、貪利,以及文過飾非、偷奸耍滑、阿諛奉承等不良習慣。最終我們能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做人,不僅能贏得成功同時還能獲得心靈的沉靜。

說實話,在社交活動中,正直做人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建立自己的威嚴信譽,從而吸引周圍的人與自己發展合作關係。在企業管理活動中,領導人堅持公正的原則才能得到下屬的真正擁護,從而保證每一個命令得到徹底、有效的執行。培養正直做人的心態,是我們為人處事的基本條件。

在學習和工作中相關規定要嚴格遵守,各種規章製度要堅決執行。人們在一定的組織中都會受到相應規則的約束,我們要遵守這種規定,保證自己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所謂正直作人的應有之義,就是不搞小動作。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努力做到堅持真理。真理是人們對事物公認的看法和價值觀,得到了時間的檢驗。因此我們要能夠在任何場合都誠實,正直,做到心胸坦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