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笑到最後才是最好(1 / 1)

9.笑到最後才是最好

【原文】

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胭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語雲:“看人隻看後半截。”真名言也。

【譯文】

歌妓、舞女等風塵女子,雖然半生以賣身賣笑為業,如果到了後來能嫁人,做一名良家婦女,那麼她以前放蕩淫浪的生活,並不會對後來的正常生活構成妨害;一直都堅守貞操的婦女,假如到了晚年沒有守住貞操的話,那她半生守寡所吃的苦就都付諸東流。俗話說:“要評定一個人的功名得失,必須看他的後半生。”真是至理名言。

【解讀】

英國有一句諺語:“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就是指在做事上,不但要有一個很好的開頭,還要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尾,不能給人留下一種有始無終、虎頭蛇尾的印象。

許多當年親如手足的朋友,最後卻反目成仇;許多起初海誓山盟的戀人,最後形同路人,有的人年輕時是時代的弄潮兒,到老來卻成了曆史的絆腳石……諸如此類善始不能善終之事不勝枚舉。由此說來,好開頭不易,好結局更難。

從古至今沒有笑到最後的名人很多,現代文學史上的周作人,如今很多人青年人對他十分陌生,有的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但他卻是五四時期的風雲人物,是中國新文學在理論和創作上的開路先鋒之一。早年與兄長魯迅一起,討伐獨裁,追求民主,中年以後卻銳氣消沉,最終由頹廢走向墮落——在抗日戰爭中當了漢奸。大節一虧,前功盡棄,人既已被社會所不齒,自然也不會被人所珍視。周作人可謂是學貫中西,淵博儒雅,最後的結局叫人扼腕歎息。

感情也如此,人往往喜新厭舊,“這山望著那山高,不知哪山有柴燒。”很多男人熱戀時甜言蜜語獻殷勤,想方設法討好女方,一旦結了婚便失去了新鮮感、神秘感,一朝變而冷若冰霜,麵目猙獰,動輒打罵,再也找不到婚前的如膠似漆、溫情脈脈了。雙方感情都不能始終如一、慎終如始,都覺得對方變成了另一個極為厭惡的人,因而都把目光轉向新的獵取目標,相去日遠,最終分道揚鑣。當今,物欲橫流,世風日下,離婚率大幅攀升,都是由於人心日漸浮躁了,感情上不能始終如一。

就常情而言,青年時期屬於創業階段,一般都能夾著尾巴做人。進入中老年以後有的理想變成了現實,就容易毫無顧忌地放縱自己;即使那些壯誌未酬的失敗者也覺得再用不著謹慎了,破罐子破摔。常言說“老醜,老醜”,老了不僅皮膚上出現了條條皺紋,在精神上也容易露出種種醜態。

隻有像魯迅先生這樣的偉人,老來才不斷地清洗身上的暮氣,不斷地剖析自己,他的晚年恰如銜山的夕陽,紅霞滿天,溫馨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