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勁不要一口氣使完(1 / 1)

6.勁不要一口氣使完

【原文】

禦事而留有餘,不盡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譯文】

處理事情要留有餘地,做好物質、智力和思想上等多方麵的準備,這樣才可以提前防止無法預測的變故。

【解讀】

做事的時候,力不可以盡使,若有不足的地方,要盡快充實起來,以便有以遊刃有餘的來處理事情,方有餘力應對不測的變化。否則,力以使盡,智已用光,一旦事情發生變化,就再也沒有財智加以應付了,而導致前功盡棄,不僅造成了新的損害,也讓之前的努力化為泡影,豈不可惜!

弓不能拉滿,拉滿易斷,勢不可使盡,使盡就成為了強弩之末。

如果你不留一張最厲害的底牌,一口氣地將十八般武藝悉數亮將出來,你的有限的招數就會完全暴露在別人眼前。對方就會有針對性的施招,在最後的時刻製你於不利的境地。況且,一開始衝的太猛,一旦成強弩之末,連綢布也無法穿過,那肯定會被人恥笑,逐出場外,到那時豈不枉費心血,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高調,自己有十分的能力,先使上七分;自己100%的把握,先按70%的勝算來打算。千萬不要為了急於表現自己,急於在大家麵前露一手,而把自己所有的能耐一下子使出來。

例如,在古代兩軍相遇,兩個主帥過招往往是你一槍我一刀,殺上幾十個回合而不分勝負,越殺越起勁,一招狠似一招,一招強似一招,最後實在不行才使出看家本領或絕招。如果一方一開始就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對方一旦躲過,別人看出你也不過如此,並且發現你的破綻,那接下來吃虧的就是自己了。

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有一顆謙虛謹慎的心,都是不輕易把自己的實力暴露出來的人。這樣,他們就可以維持和諧的人脈,也可以透過冷靜的觀察,掌握大勢和人心的動向,待萬事俱備,自然便可以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