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嚴於律己寬以待人(1 / 1)

23.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原文】

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已則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

【譯文】

別人的過失我們應當原諒,如果錯誤在自己不能輕易饒恕,自己遇到困境和屈辱應當盡量忍受,假如別人遇到困境和屈辱應當鼎力相助。

【解讀】

要學著饒恕別人的過失,要用忍耐壓住內心的怒火;待人要寬,律己要嚴,是一種規範的為人處世之道。

嚴格要求這很重要,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惰性,所以我們常常給自己尋找借口,放棄一些正當的想法、計劃或原則,使之半途而廢。如果不善於進行自我控製、做到嚴於律己,那麼我們就很難實現預期的發展目標,最終會因為隨意而為導致一事無成。曆史上,那些成就大事的人都對自己提出了嚴格要求,就算遇到困難也不會退縮、積極進取。大禹治理水壩治水三次路過家鄉,但從未回家,這是古代嚴於律己的最好例證。

大禹帶領20多萬人治水,知道自己在這次治水中起到重要的主導作用,為了讓大家信服,選擇路家門而不入。工作中,他除了負責總體的指揮以外,親自參加勞動,為群眾做出了榜樣。根據曆史記載,大禹因為不辭勞苦,手上長滿了老繭,小腿上的汗毛也被磨光了。在大禹領導下,大家經過10多年的艱苦勞動,疏通了9條大河,最終洪水流向大海,讓百姓過上了平安的日子。

大禹完全是靠他強大的自製能力,嚴格要求自己,完成了這長達10年的治水工程。和大禹一樣,曆史上的領袖人物想要號令天下,除了借助手中的權力,還要依靠自身的道德情操,而自製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如果他們不自控怎麼能使下屬信服自己呢。

現代也有很多的例子,比如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李詠經曆了十餘年的“沉默”,後積薄發,在短短幾年時間裏迅速竄紅。談到體會,李詠說自己信奉的就是“嚴於律己”這4個字,取得成績後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倍珍惜自己難得的機遇,向著自己設定的目標繼續努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實際上,任何的事物都要去約束,我們想要獲得更大發展,必須要嚴格要求自己。大家都知道,交通規則使行人和車輛各安其位,保證了暢通的交通秩序和人身安全;假如我們減少了標準,整個交通秩序就要變得亂糟糟的,沒有了安全感。同樣的道理,想要走得很遠,必須要遵循一定的標準才行,不能偏離了規定的方向,不能想和做是兩個樣子。

對待自己要嚴格,這樣不會讓自己做錯事情;待人所以必須要寬的原因,為的是給人自新的機會。假如我們能以責人之心責己,就會減少自己很多過失;以寬恕自己之心寬恕別人,就可以維護住人際之間的良好關係。如果你不能幫助別人,請不要做將責任推給他人或寬恕他人的品德,這也是做人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