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切怨恨不要永放心頭(1 / 1)

7.一切怨恨不要永放心頭

【原文】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譯文】

別人犯錯不要過多的職責,也不要隨便揭發他人生活中的隱私,更不要對他人以往的錯處耿耿於懷。隻要你做到上麵所述,不但可以提高修養,還能消災。

【解讀】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

皇帝齊桓公稱帝之前,齊國的公子曾與他爭權。管仲為了幫助公子糾,射過齊桓公一箭,幸好射在了衣帶的鉤子上,不然齊桓公就沒命了。但是,齊桓公當上皇帝後,不僅沒有報複他,反而任用管仲讓管仲當宰相。在管中的輔佐下,齊國日漸強大起來,成為戰國時期第一個主宰者。

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本無任何矛盾。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接觸多了,出現一些誤會、摩擦和分歧,所發生的不愉快,是免不了的。但是沒有人能將此怨恨吞咽下去,總是不能吃點虧,整日無休止的戰爭。

詩人薩迪說過:“在最困難的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助,日常就應該好好答謝他人”。時刻要記得別人對自己的好,忘記別人對自己的不好,這樣才會永遠快樂。

如果隻記得別人對自己的好,永遠忘記別人的壞,那這樣會交到很多朋友的。

希望忘記不好的事,是需要心理調整的。有一句名言說:“生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實際上受害的是自己,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必呢?這樣的人就是自我折磨。不要斤斤計較別人的過時,這樣才能高興地向前走。

我們不要總是“懷念”過去誰曾傷害過我們。即使是重重的傷害,對方的內心也是誠惶誠恐,你不念惡,禮義相待,對他格外地表示大度,這樣是對他最好的懲罰,也會讓其慢慢變好。

隻要是人都會犯錯,沒有人會英明一生。當我們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時,是多麼渴望得到對方的諒解!是多麼希望對方把這段不愉快的往事忘記!我們都這樣認為,為什麼不能在那個時候原諒對方呢?

過去到現在,不計前嫌、化敵為友的事件很多。古代的例子,要我們把握好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