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難得糊塗”無閑氣——隨心而行,隨遇而安(1 / 3)

《紅樓夢》reference_book_ids\":[7267077385848097832,6890728374843477006,6838936275928484877,7255203659015785531,7233628637428190242,7257455404240604215,7012517992130939934]}],\"9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9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start_container_index\":9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世說新語》reference_book_ids\":[7267108881812163642,7155407612274543652]}],\"3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0,\"start_container_index\":3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3},\"quote_content\":\"《孤獨的生活》reference_book_ids\":[689149148263770010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人生應該隨意自在,不必偏執於什麼,也不必執著於什麼。蘇東坡有詩雲: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

“難得糊塗”無閑氣

生活中雖然麵對的不是充滿硝煙的戰場,但常常也充滿著無聲無息的衝突和不快,這時就是考驗我們的心性和智慧的時刻了生活中我們總是在一些事情上糾纏不休,比如:洗臉的時候發現臉上跳出幾顆小痘痘,上班的路上被人踩了一腳,吃飯的時候遇到一個態度很差的服務員,切菜的時候不小心把手切破了……在不知不覺中,煩惱的皺紋就漸漸取代了快樂的笑容。

瑣碎的煩惱就像隻要輕輕一捏就可以捏碎的小蟲,但是它們卻在肆無忌憚地吞噬著我們的快樂和健康,甚至我們的一切。

我們要學著“糊塗”一點,忘記工作、生活中那些不須記住的東西如果你麵對小事不能“糊塗”一點,往往會因小失大,引發消極情緒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多米諾骨牌是一種用木頭、骨頭或者塑料製成的長方形骨牌,玩的時候將骨牌按照一定的間距順序排成行,輕輕碰倒第一枚骨牌,其餘的骨牌就會產生連鎖反應,依次倒下。事物是存在相互聯係的,一個看似很小的初級能量能產生一係列大的連鎖反應,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多米諾骨牌效應告訴我們:一個很小的因素能夠引發的可能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推及情緒,如果初級的怒火不加控製,處處較真,就會產生一種破壞性巨大的可怕的力量,把整個事情推入到無可挽回的境地。

所以,人要“糊塗”一點,防微杜漸,息事寧人,不把事態擴大,以免發生負麵的連鎖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出現不可收拾的“爛攤子”,毀全局於一旦。

相傳,楚國邊境有個城叫卑梁。卑梁的姑娘和吳國的姑娘在邊境上采桑葉,卑梁的姑娘不小心把吳國的姑娘的腳給踩了,吳國的姑娘大為惱火,與卑梁的姑娘動起手來。卑梁人就帶著姑娘去和吳國人評理,吳國人出言不遜,惹火了卑梁人,於是卑梁人就把吳國人給殺了。吳國人去卑梁報仇,結果又把那個卑梁人全家給殺了。卑梁的太守聽後大怒,於是發兵攻打吳國,把當地的吳國人全殺死了。吳王知道了這件事情,非常生氣,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為此吳國和楚國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因為兩軍勢均力敵,因此兩國都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雙方死傷無數,最終吳國俘獲了楚國的主帥和楚平王,得勝回國。

從兩國人踩腳事件到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爆發,中間的一係列過程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生動寫照。如果事事都太分明,可能不是雙贏,雖然最終可能分出高下勝負,但也往往導致兩敗俱傷。而對待分歧、爭端,最好的方法就是“難得糊塗”,這其實是一種豁達,是一種良好心態,是一種不苛求、不極端、不任性的健康心理。

有兩個落水者,一個視力極好,一個患有近視。兩個落水者在寬闊的河麵上掙紮,很快就筋疲力盡了。突然,視力好的那位看到前麵不遠處有一條小船正在向他們這邊劃來,患有近視的那位也模模糊糊地看到了。於是,兩人便奮力向小船劃去。

劃著劃著,視力好的那位停了下來,因為他看清那不是一條小船,而是一截枯朽的木頭,於是他失望了,放棄了。但患有近視的人卻不知道那是一截木頭,還在奮力向前劃。當他終於劃到目的地並發現是一截枯朽的木頭時,他已離岸邊不遠了。

結果是,視力好的那位落水者在水裏喪失了生命,而患有近視的那位落水者卻獲得了新生。

從這個故事中你悟到了什麼呢?人生中有很多事,有時候“不知道”反而比“知道”還要好,有時候“不精明”反而比“精明還要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難得糊塗”。其實,人生本來就是在“迷局”之中,有時候,“糊塗”些,所有的快樂和幸福都能體會到,而有時太過於清醒,很多的快樂和幸福就會煙消雲散月船禪師是一位繪畫高手。他每次作畫前,購買者必須先付款,否則他絕不動筆,這招來了很多人的嘲諷和批評。

有一次,一位女士請月船禪師幫她作一幅畫。月船禪師問:“你能付多少酬勞?”“你要多少就付多少,”女士答道,“但我要你到我家去當眾作畫。”

月船禪師允諾跟女士前去,原來女士家中正在宴請賓客,她對宴席上的客人說:“這位師父隻知要錢,心地肮髒,畫雖然很好,但被金錢汙染,這樣的作品是不能掛在客廳的,它隻能裝飾我的裙子。”說著便拿出自己的一條裙子,要求月船禪師在上麵作畫。

月船禪師問道:“你出多少錢?”女士回答:“隨便你要多少都可以。”月船禪師開了一個很高的價,然後依照女士的要求畫了一幅畫,畫完拿著錢立即離開。人們都很疑惑:受到侮辱都無所謂的月船禪師,心裏是怎麼想的?

原來,在月船禪師居住的地方常發生災荒,富人不肯出錢救助窮人,月船禪師就建了一座倉庫,儲存稻穀以供賑濟之需。

他的師父生前發願建一座寺廟,但不幸沒建成就去世了,月船禪師立誌要完成師父的遺願。當月船禪師完成這兩件大事後,立即放下畫筆,退隱山林,從此不再作畫。

讀完這個故事後,你是否明白了“難得糊塗”是一種豁達的智慧呢?對於世間的是是非非,你若理它,往往會越理越亂。

其實處理是非的另一個辦法是—不理是非,因為是非和得失最終總會得到公正的評定。生活亦是如此。

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人應學會放下過去,學會諒解他人,學會善待自己,正確對待過去,正確看待他人,正確把握自己。始終保持一種清淨優雅的心境,保持一種爽朗舒暢的心情,你會發現世界原來是那麼美好,你原來可以活得如此快樂。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可以很快樂,隻要你主動遠離煩惱,學著“糊塗”一點。

淡泊名利,悠然自得

“淡泊”是中國文化中的一種傳統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說:“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反映了詩人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的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人就不會有明確的誌向,就不能寧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有道德修養的人,會以靜思反省,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

居裏夫婦對大多數人所積極追求的名聲、富貴或奢華看得非常輕淡。他們在發現了鐳之後,世界各地紛紛來信希望了解提煉的方法。在如何對待專利的問題上,居裏先生平靜地說:“我們必須在兩種決定中選擇一種。一種是毫無保留地說明我們的研究成果,包括提煉方法在內。”居裏夫人作了一個讚成的手勢說:“是,當然如此。”

居裏先生繼續說:“第二個選擇是我們以鐳的所有者和發明者自居,但是我們必須先取得提煉鈾瀝青礦技術的專利執照,並且確定我們在世界各地造鐳業上應有的權利。”取得專利代表著他們能因此獲得巨額的金錢、舒適的生活,還可以傳給子女一大筆遺產。但是居裏夫人聽後,卻堅定地說:“我們不能這麼做。

如果這樣做,就違背了我們從事科學研究的初衷。”居裏夫人輕而易舉地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名利,如此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使人們感受到了她不凡的氣度。

佛法中講究“覺悟”,無論漸悟還是頓悟,都要求我們在生活中擁有一顆平常心,遇事想得開、看得透、提得起、放得下,處世清楚、為人豁達、寵辱不驚、毀譽不計、淡泊人生。

淡泊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很多人之所以一生都一事無成,是因為他們自始至終都沒有弄明白該何求何舍,什麼是淡泊。在人生的長河裏,隻有淡定從容,經得起風浪的考驗,學會如何做人,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人們常說:“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沒有的不去妄加奢求,擁有的要倍加珍惜。人要知足,不要不滿足。

有人調侃地說,世上的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眼睛看著自己碗裏的,一種是眼睛盯著別人鍋裏的。前一種人,細心品味和享受已經擁有的,整個人滿足而溫暖,擁有得越多,就越覺得幸福和知足;後一種人,擁有再多也看不到它們的價值,總想獲得更多,得不到就氣恨難平,反倒亂了自己的心性。成語中有個詞叫作“欲壑難填”,說的就是後一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