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堂順毛而摸,不捋虎須
交際窘事
陸婭是個很討人喜歡的姑娘,性格樂觀,嘴也很甜。在公司幹了半年的前台之後,就被調到了行政部做秘書。
陸婭知道這個職位來之不易,對待工作很認真,對上司也是畢恭畢敬。為了與領導處理好關係,每天早晨她都會第一個到辦公室,為行政部總監泡上他最愛喝的咖啡。行政總監對她也是格外欣賞,逢人就誇“這姑娘懂事、勤快、聰明”。
一天早上,陸婭剛把咖啡放到總監的辦公桌上,電話鈴就響了,陸婭就順便幫總監接起了電話。
對方說明了來電原因,大概就是想與總監談談下半年租賃禮堂的事,並請陸婭轉告總監,希望能夠登門拜訪。
陸婭看了看總監當天的行程,時間有些排不開,就告知對方,自己可以和他見個麵,並約在上午十點。放下電話的陸婭有些得意,因為總監前幾天還跟她絮叨關於租賃禮堂的事,她想:“假如這件事我幫總監幹好了,他肯定會很高興,我要好好表現一番。”
陸婭的確做到了,她將對方的價格一壓再壓,甚至比之前總監談的價格還要低。
總監回來後,陸婭向他報告了此事,沒想到總監聽到她的話後,臉色變得異常難看,憤憤地說:“我讓你做這件事了嗎?誰給你的權力和對方談判的?盡管現在我談的價格比你高,但是我依然在尋找其他地方,你不經過我允許就與別人達成一致,你是我的上司,還是我是你的上司?”陸婭滿腹委屈,畢竟有些年輕氣盛,就與總監爭辯了幾句。之後無論她如何討好行政總監,總監都不拿正眼看她,最後她又回到了前台。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職場中,我們與領導相處就雖然沒有這樣“危險”,但此時最聰明的做法就是:順毛而摸,不捋虎須。
在職業生涯中,我們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上司。但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領導,不管他是哪種性格,他都是你的上司,與他搞好關係,會讓你的前途一片光明。
身為下屬,我們應該多了解領導的生活習慣、處世作風,然後投其所好。如果和上司關係處理不當,不但不會被上司欣賞,反而會引起他的反感,還會被別人貼上“奉承”“巴結”的標簽。然而,上司掌握著對下屬的“生殺大權”,如果因為害怕他是“老虎”而不敢接近,我們的前途也勢必會暗淡無光。
所以,我們要善於“伴虎”,並且要學會“順毛而摸”,千萬別捋他的“虎須”。
1.你了解你的上司嗎
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不約而同地加入了找工作大軍,一路過關斬將,終於得到了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
當他們滿心歡喜地踏上工作征程,沒過多久,當初的那份豪邁之情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們甚至感到異常煩惱。很多人哭喪著臉說,上司就是“老虎”,實在太難相處了!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即使我們再熱愛這份工作,但是一旦與頂頭上司之間有隔閡,就無法愉快地工作了。此時,我們一定要多了解上司。
路婷是某大集團公司的總經理秘書,她在這個崗位上幹了五年,總經理來來去去也換了三任,三個人的性格脾性、處世和工作風格迥異,但是路婷總是能夠得到每個領導的賞識與信賴,她的同事從未見過哪個總經理教訓她,給她臉色看。
很多人認為路婷人長得美,身材又好,這裏麵肯定有“貓膩”。對此,路婷說:“秘訣就是在每位總經理到任之前,我都會通過各種渠道盡量全麵地了解他們,摸清楚他們的性格、興趣愛好等,等他們到任之後,我還通過察言觀色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與之相處的技巧。”
那麼,我們要了解自己的上司,需要清楚關於他的哪些內容呢?
(1)性格品質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與品質,一個領導的品質主要是指信賴感、責任感、積極性、忠誠度、忍耐、進取、公平、熱情、勇氣等。這些與上司的性格有很大關係,但也跟他們後天的訓練有關,比如經驗、修養。
不同類型的上司在對待下屬、處理工作等方式上不盡相同,內向、少言寡語的上司不喜歡咋咋呼呼、過於活潑的下屬;責任感很強的上司,不喜歡浮誇、執行不到位的下屬;自私自利的上司,喜歡對自己有用的下屬;辦事爽快的上司,喜歡頭腦聰明、工作效率高的下屬……
(2)行事作風
按照行事作風來分類,上司一般分為專製型、民主性和放任型三種。
專製型上司對下屬的要求是絕對服從,喜歡發號施令,做事雷厲風行;民主型上司很注重團隊力量,喜歡將重大決定交給集體商議,細心聽取下屬意見,注重和諧的人際關係;放手型上司善於將權力下放,善於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給人隨和、不墨守成規的印象。
一般而言,我們接觸一個上司時,能通過他的言談舉止給他定型,比如在說話的時候總是借助強有力的手勢,肢體語言比較豐富的領導,多半是專製型的;說話平易近人、語氣舒緩,沒有領導的架子,這樣的上司多半屬於民主型;放心地把工作交代給你,並且隻跟你要結果的領導,很有可能是放手型。
(3)關注對象
按照上司對關注對象來分類,上司可以分為重視工作、重視組織和重視人際關係三種類型。
關心工作和組織的上司在與人談話中,大都離不開工作,麵對這樣的上司,你要多多表現出對工作的積極性,對事業的熱忱,並且表現出出色的工作能力和素養;關心人際關係的上司很注重與上下級關係的融洽,有著很強的團隊意識,他們在與你交談時,喜歡比較詳細地詢問你的個人生活狀況,與這樣的上司相處,你要多多表現自己的合作精神,尊重他人,少計較個人得失、寬容體諒。
(4)外界需求
不同的上司在工作中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而且受所在單位狀況的影響。例如,公司遇到了困難,他們更希望自己的下屬有著很強的競爭力和拚搏意識;發展平穩的公司,他們則希望下屬搞好內部關係,杜絕破壞性因素注入。
除此之外,上司的對外界的需求還包含個人的興趣喜好、利益需求,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們對待下屬的態度。
(5)個人好惡
每個人都有好惡,喜歡聽一些話,討厭聽另外一些話,喜歡聽的就容易聽得進去,不喜歡聽的就關起耳朵。作為下屬,一定要掌握上司的特點,在平時的溝通中經常說一些他喜歡聽的話,這樣他便會對你增加好感。
另外,我們還要多多了解上司的業餘愛好、習慣等,比如你的上司喜歡足球運動,你最好不要在他喜歡的足球隊失利的時候去打擾他。一個精明幹練的上司最欣賞就是了解他並且能夠預知他的心情和希望的下屬。
(6)肢體語言
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肢體語言豐富的上司,易衝動,重感情。假如一個人的肢體語言太誇張,說明他對外界非常敏感,容易受別人影響,對人要求苛刻,他自己卻很脆弱。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多多通過上司的肢體語言來了解他的內心,順著他的情緒做不同的應對措施。
了解上司,就能夠在工作中知進退、創雙贏,順著領導的脾性,就能贏得更多的賞識與好感。
2.關鍵在於服從
著名的巴頓將軍是個不朽的神話,他不但戰功赫赫,而且在選人、用人時也是準確無誤。他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選人方法,這一點在他的戰爭回憶錄上有著詳細的記載。
巴頓將軍在提拔人時,會把所有的候選人召集到一起,然後給他們布置相同的任務。
一天,巴頓將軍將他看重的六個候選人叫到一起,並且告訴他們:“我打算在倉庫後麵挖一條戰壕,8英尺長,3英尺寬,6英寸深。”
說完,巴頓將軍沒有作更多的解釋,就讓他們著手去做。
六個人拿上工具後,開始議論巴頓將軍讓他們挖戰壕的原因。
一個人說:“6英寸的戰壕能做什麼?還不夠當火炮掩體的呢!”
還有兩個人爭論著這樣的戰壕到底是太熱還是太冷,另外一個人則說:“我們怎麼著也算得上是軍官啊,他怎麼可以讓我們幹挖戰壕的體力活呢?這不是大材小用嗎?”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挖戰壕也不緊不慢,有個一直沒有說話的人,聽到這些議論後說:“我們趕快加把勁,挖好戰壕完成任務就離開這裏吧,那個老畜牲想用戰壕幹什麼與我們無關。”
結果,最後一個說話的軍官得到了巴頓將軍的提拔。
原來,在他們取工具的時候,巴頓將軍早已偷偷藏在一個地方,聽見了他們每個人的談話。而他之所以選擇了最後一個人,是因為這個人身上體現了絕對服從的精神。
對此,巴頓將軍說:“我挑選的就是一個不找任何借口完成任務的人。”
無論是何種類型的上司,都希望下屬對於自己所下達的命令能夠絕對服從,盡管有時候他們的決定不一定是對的。服從就是“順服”領導的最佳手段。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上司的決定總是喜歡問上幾個“為什麼”,以為這是在替公司、替上司著想,也能體現出自己的智慧。其實,在上司給下屬分配任務之前,他們已經深思熟慮,做過詳細、周到的分析,甚至經過了大家的共同探討,你的智慧應該在探討中體現出來。一旦收到了上司的指令,你就應該絕對服從,並且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貫徹執行。作為上司,最厭煩的就是自己在下達命令時,下屬有太多的疑問或者質疑,。
一天,林經理接完電話後,焦急地說:“這下慘了,盡管這家公司的東西價格便宜,但是質量遠遠沒有方老板的好,我真的很糊塗,居然因為他的價格偏高,寫郵件將他臭罵了一頓,這下想再挽回就難了。”
秘書徐佳寧聽後說:“當時您讓我發這封郵件的時候,我就說請您三思而後行,可是您沒有聽進去。”
林經理歎了一口氣說:“怪我太衝動了,我以為他在詐我呢,我先道個歉看看吧。”
說著,林經理拿起了電話。
徐佳寧則得意地一笑說:“不用,因為那封郵件我根本就沒發給方老板。”
林經理聽後鬆了一口氣坐下來,但是他又突然想起了什麼,問道:“我寫完郵件後,不是讓你立刻就發出去嗎?”
徐佳寧說:“對,但是我分析當時的情況,覺得這封信不太妥,生怕您之後後悔,所以就壓了下來。”
“你整整壓了半個月?”
“是的。”
“我的話是耳旁風嗎?我叫你發你怎麼擅自壓下來?我讓你發的其他郵件呢?你也全部壓下來了?”林經理有些火了。
徐佳寧看到林經理生氣的樣子,戰戰兢兢地說:“其他的沒有。”
“你膽子真大,你來當我的上司好了!”林經理生氣地將手中的文件扔在了辦公桌上。
“我覺得我沒做錯啊?”徐佳寧委屈得眼淚都掉下來了。
也許你會為徐佳寧抱不平,林經理分明因為徐佳寧幫他壓下了一封郵件,而留住了一個供應商,為什麼反倒教訓起她來?
徐佳寧的確是在為上司、為公司著想,錯就錯在,她沒有服從上司的命令。
上司會懷疑她,今天她擅自做主發郵件,明天交給她其他的工作,她也會擅自做主,時間一長,誰還會信任她?上司甚至認為,她是故意在自己麵前耍小聰明,讓自己麵子上過不去。
假如當時徐佳寧按照自己的想法向林經理請示,結局就不會如此。
服從是軍人的天職,也是職場人士應遵循的原則之一。一個人沒有服從的觀念,就很難得到上司的好感,也無法在職場中立足。
服從是執行的第一步,每一位員工都必須嚴格服從上司的命令,這樣才能將任務執行下去,從而讓企業得到發展。
第二十二堂“稱讚”有道,前途無量
交際窘事
相傳,包拯就任開封知府後,要為自己選一名德才兼備的師爺。經過一輪筆試後,十位才華橫溢的人從上千人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麵試機會。
麵試開始後,包拯讓他們一個個進來回答他臨時出的題目。包拯的問題很奇怪,他問了每個人同樣的問題“你覺得我長得如何?”之前參加麵試的九個人聽到這個問題後,抬起頭看到包拯的長相,都嚇了一跳:他的臉黑得像燒焦了一樣,脖子上就像頂了一個黑壇子;眼睛雖然很大,但是白眼珠過多,黑眼珠太少……
這九個人私下尋思:“長得真難看,但是如果實話實說,他一定會非常生氣,不要說當師爺,鬧不好會被暴打一頓。世人不是都喜歡聽好話嗎,還不如給他拍拍馬屁。”
於是,這九個人的話如出一轍,說:“您的眼睛如明月般,眉毛就像彎弓,臉如玉盤,一副清官相。”
結果,包拯聽後不但沒有讚賞他們,反而將他們趕了出去。
第十個麵試的人回答說:“老爺的臉就像一個壇子,麵色就像燒黑的鍋底,兩眼一瞪,非常嚇人,非但不美,反而有些醜陋。”包拯裝作非常生氣,大吼道:“大膽!你竟敢羞辱本官,難道你不怕本官怪罪你嗎?”
那人說:“老爺莫生氣,隻有誠實的人才可靠啊,老爺的臉明明很黑,我說白它也無法變白啊。盡管您的相貌醜陋,但是天下人稱您為‘包青天’,你心如明鏡、忠君愛國,您比那些白臉的佞臣更受人們尊敬。”
一席話說得包拯心花怒放,第二日,包拯就任命此人為師爺。
稱讚在為人處世,尤其是與上司交往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職場中,那些會稱讚的人往往能夠升職、漲薪,而不懂拍馬的你隻有原地踏步。有些上司就是喜歡別人稱讚,即便明知下屬講的是奉承的話,也會沾沾自喜。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別人稱讚領導高興,我稱讚領導無動於衷呢?”
原因在於稱讚是否掌握好分寸,講求藝術。
1.恭維上司要講藝術
一次,著名演說家摩根參加一個非常盛大的宴會,並且作為獲獎人接受了表彰。當他跟各國大使一一握手時,一位年齡稍大的女士主動上前來送上祝賀,兩人閑聊了幾句之後,她湊近摩根說:“您今天穿得很精神……這對於一個胖子來說真難得。”
摩根聽後不快地想:“這叫什麼話啊?”但是出於禮貌,他勉強擠出一個微笑說:“謝謝。”
此後,那位女士的評價給他留下了的陰影持續了很多年,他說:“頭一句讓我很高興,為什麼補上最後那句讓人如此掃興的話呢?”
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被恭維、被讚美,當沒有人恭維時,我們會感到很失落,但恭維過了頭,我們又感到羞愧難當,而恭維不恰當時,我們會很難堪。
那位女士之所以讓摩根感到不快,就是因為她的恭維不太恰當。不恰當的恭維不但會讓人不高興,還會讓人對你產生不好的看法,恭維領導亦如此。
與上司相處,必須掌握恭維的技巧。會說話與會辦事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我們把話說得好聽、到位,上司更容易接受我們的建議,否則,即便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也會因為一句話而辦砸。
一位記者采訪一位成功的商人,讓他談談如何看待職場中的“恭維”。
記者說:“幾天沒見,您又精神了不少,一定是領導有方,工作比較順利。”
商人說:“哈哈,你太會說話了,聽著就讓人高興。”
記者說:“您作為領導,會經常聽到很多讚美之詞,您對此抱著怎樣的心態呢?”
商人說:“當然照單全收,好話人人愛聽,讓人感到愉快。”
每個人都渴望讚美之詞,但是稱讚上司一定要講究方法和技巧,如果恭維不恰當,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給人留下“溜須拍馬”的壞印象,還容易遭到上司的反感。
恭維一個人,是因為他有了很出色的表現,但是每個人的優點和做出的成績各不相同,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恭維或讚美上司。
從前,有個人到外地做官,臨走前,他向老師拜別。
老師囑咐他說:“外地的官不好當啊,你一定要小心謹慎。”
他說:“老師請放心,我早已準備好了一百頂高帽子,隻要逢人就送,就不會遇到什麼問題。”
老師聽後生氣地說:“為官不能搞歪門邪道,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他連連點頭說:“老師教訓的是,現如今,像老師這樣不喜歡戴高帽的人已經不多了。”
老師聽到這話轉怒為喜,說:“你這句話說得倒不錯。”
他從老師那兒辭別後,對朋友說:“我要送的一百頂高帽,現在隻剩下九十九頂了。”
會恭維的人,就算麵對正直的老師,也會巧妙地將“高帽子”戴在他的頭上。從古至今,那些會適當恭維的人,大都官運亨通。
“高帽子”的妙用在職場中也隨處可見,但一旦用錯了,就會讓你畫虎不成反類犬。
高世勇就職於一家外貿公司,總經理是個海歸,知識淵博。一次,總經理根據多年的管理經驗,寫了一篇論文發布到網上,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高世勇想借此讚美總經理一番,於是他說:“領導,您在這裏做總經理真是個錯誤的選擇,假如您專門研究經營管理,您一定會成為出名的管理專家,您也會有更加豐碩的成果。”
總經理聽罷皺起眉頭說:“小高,你的意思是說我不適合做總經理?業績不好?不然你來做好了。”
見總經理對自己的話產生了誤解,高世勇頓時冒出一身冷汗,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
總經理助理見狀,趕忙打圓場說:“小高的意思是您知識淵博、多才多藝,不但能將公司經營好,在管理上也做得非常出色。”
可見,恭維也要注意說話的分寸和方式,切不可胡亂恭維,最好是想好了之後再說出口。
恭維要適度,如果你把上司捧得太高,連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恭維隻是無用功。比如,開會的時候,你的上司剛說完一句話,你就搶著說“說得真好,您的決定很明智”,這樣會讓上司很不自在;假如你等上司講完後,稍微停頓一下,你再說“這樣的話,所有的問題就解決了……”這既不讓其他同事感到肉麻,上司也很受用。
此外,恭維還要看對象。比如,你的上司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女士,某天她穿了一條很漂亮的裙子,會恭維的人說:“大姐今天真漂亮啊,這條裙子和您的膚色、氣質簡直絕配,看上去又年輕了十歲。”
女士最喜歡聽的莫過於別人說自己年輕、漂亮,會恭維的人抓住這一點,就會讓對方心情大好。
恭維也要看場合,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恭維方式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
2.把“紅花”讓給上司戴
上司大都欣賞聰明、有創造力和工作努力的下屬,這樣的人往往能夠出色地完成任務。但是,在完成任務之後,我們還要善於將功勞讓給上司,把自己的“紅花”讓給上司戴,這才是絕佳的“拍馬屁”的方式。
絕大多數人不喜歡把辛辛苦苦得來的工作成果讓給別人,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古今往來有很多事實證明,當功高震主之時,就是失寵之日。
假如你的上司很賢明,他會將你當成一個難得的人才,但如果你的上司嫉妒能人,他就會將你看成自己的競爭對手、心腹大患。而對於大多數領導來說,他們更看重自己的業績,以及他的上司對他的看法,假如你將自己的功勞讓給他,他會對你心存感激,並且把升職、加薪的機會留給你。
漢宣帝時期,有一名叫龔遂的官員,聰明且能幹。當時,渤海一帶災害不斷,百姓不堪忍受饑餓,憤憤舉旗造反,當地官員屢次鎮壓均無效。漢宣帝隻好派出已經七十多歲的龔遂任渤海太守,治理渤海一帶,平息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