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語言訓練法則(1 / 3)

《紅樓夢》reference_book_ids\":[7267077385848097832,6890728374843477006,6838936275928484877,7255203659015785531,7233628637428190242,7257455404240604215,7012517992130939934]}],\"11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1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1,\"start_container_index\":11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6},\"quote_content\":\"《落花生》reference_book_ids\":[6995491831261727775,7265943567925775423,6944663827019484196,7225560261896178726,726709024507665106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九章語言訓練法則

伶牙俐齒不吃虧

說到口才,在我國的戰國時期,蘇秦是著名的說客,他的唇槍舌劍,勝過百萬雄兵;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被譽為鐵齒銅牙,周旋於官場之中,得到皇上的寵愛;在《紅樓夢》中,王熙鳳伶牙俐齒,常常逗得賈母開心得合不攏嘴。

在我們平時的交往中,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那麼,怎樣才能在眾人麵前脫穎而出,博得大家的喜愛呢?

口齒靈活、說話流利、伶牙俐齒絕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要進行一些必要的口部訓練,以提高自己口齒的靈活度。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早晨剛剛起床的時候,說話沒有下午或者晚上輕鬆。那是因為,嘴部肌肉休息了整整一夜,沒有運動,所以不太靈活。因此,適當地做做口腔體操,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使自己的嘴巴靈活、快捷。

具體方法如下:

(1)開合練習

動作:張嘴像打哈欠,閉嘴如啃蘋果。開口的動作要柔和,兩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鬆,舌頭自然放平。

目的:做這個練習,可以解決口腔開度的問題。

(2)咀嚼練習

動作:張口咀嚼與閉口咀嚼結合進行,舌頭自然放平。

目的:做這個練習,可以解決兩腮肌肉運動問題。

(3)雙唇練習

動作:①雙唇閉攏向前、後、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轉圈;

②雙唇打響。

目的:做這個練習,有助於解決雙唇的運動問題,對美唇也有幫助。

(4)舌頭練習

動作:①舌尖頂下齒,舌麵逐漸上翹;

②舌尖在口內左右頂口腔壁,在門牙上下轉圈;

③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

④舌在口腔內左右立起;

⑤舌尖的彈練,彈硬齶、彈口唇;

⑥舌尖與上齒齦接觸打響;

⑦舌根與軟齶接觸打響。

目的:做這個練習,有助於舌頭的靈活運動。

(5)繞口令練習

繞口令練習要由慢到快,循序漸進,以吐字清晰、字音準確為目的,不要盲目圖快;否則,事倍功半,養成錯誤的發音習慣,再改就更難了。

①雙唇音訓練:抱笨奔波罷保班,標蹦包餅必冰邊,

報崩不別兵幫扁,畢鼻補不便駁斑。

②牙前音訓練:京家金景境揪堅,君將聚集就絕絹,

嫁雞決九江接減,節錦焦急叫駒見。

③舌尖音訓練:叮咚當丁到刁單,低督都當定丟顛,

大刀噸鬥歹多斷,達堆登動導迭端。

④舌麵音訓練:哥挎瓜筐過寬溝,光顧過溝瓜滾溝,

隔溝夠瓜瓜筐扣,瓜滾筐空哥怪溝。

⑤綜合訓練:山上五株樹,架上五壺醋,

林中五隻鹿,櫃中五條褲,

伐了山上樹,取下架上醋,

捉住林中鹿,拿出櫃中褲。

在基礎篇中,我們在前15天,主要從繞口令入手,訓練大腦的反應能力和嘴部肌肉的靈活性。第1天至第5天繞口令一: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臥著一隻鵝,坡下流著一條河,哥哥說:寬寬的河;弟弟說:白白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第6天至第10天繞口令二:八十八歲公公門前有八十八棵竹,八十八隻八哥要到八十八歲公公門前的八十八棵竹上來借宿。八十八歲公公不許八十八隻八哥到八十八棵竹上來借宿,八十八歲公公打發八十八個金弓銀彈手去射殺八十八隻八哥,不許八十八隻八哥到八十八歲公公門前的八十八棵竹上來借宿。第11天至第15天繞口令三:小牛放學去打球,踢倒老劉一瓶油,小牛回家取來油,向老劉道歉又賠油,老劉不要小牛還油,小牛硬要把油還給老劉,老劉誇小牛,小牛直搖頭。你猜老劉讓小牛還油,還是不讓小牛還油。這三段繞口令從易到難,僅供大家在訓練中參考,並不一定隻是練習這幾段,如果有興趣、有時間,還可以選擇一些其他的繞口令段子進行練習。但是,在練習的過程中,要求大家要將所選的繞口令熟讀,並逐漸達到快速、準確的程度,這樣才能為以後的練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隻有地基打得牢,大廈才能堅固,口才練習也是這個道理。

這套方法是我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來的,是一套較為科學的口腔體操訓練法。在我講授口才訓練的課程中,也是這樣要求我的學生的。很多學員上完課後反映說:“翟老師,您的這套方法真是太好了,非常實用。”

我自己更是這套方法的最大受益者,多年來,我從未間斷,幾乎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進行這方麵的訓練,從而使自己一直保持這樣一種良好的語言狀態。這種方法練習起來簡單易行,對環境等因素沒有過高的要求,有的時候工作忙,我就利用乘車、走路、等人的時間進行訓練。

所以,對於渴望擁有一副好口才的朋友來說,這套口腔體操非常適用。

四調值:唱出一曲字正腔圓

要想講好普通話,練就一副伶牙俐齒,就必須了解和掌握下麵一些關於普通話的基本知識。

我認為,其中最基本的知識就是聲調的劃分和運用。通常,標準的普通話共分為4個聲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簡稱四聲,也就是平、升、曲、降,同時還有輕聲。

陰平:調值:55。叫高平調——起音很高,收音也很高,聲音始終高而平。例如:媽。

陽平:調值:35。叫中升調——起音稍低,漸漸上升,升到和陰平一樣高。例如:麻。

上聲:調值:214。叫降升調——起音半低,稍往下降,然後升到半高。例如:馬。

去聲:調值:51。叫全降調——起音很高,一直往下降到最低。例如:罵。

輕聲在普通話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隻有正確地使用輕聲,才能準確地表達詞義和語義。

(1)輕聲的運用

①虛助詞多讀輕聲。

例如:

結構助詞:的、地、得。

時態助詞:著、了、過。

語氣助詞:呀、嗎、吧。

②詞中的輔助成分多讀輕聲。

例如:繩子、石頭、同誌們、夥伴們。

③名詞、動詞、後邊表示方位、取向的成分多讀輕聲。

例如:桌子上、櫃子下、跑過去、做出來。

④大部分量詞要讀輕聲。

例如:七個人、六匹馬、八十克。

⑤大部分單純詞後一音節讀輕聲。

例如:葫蘆、玻璃、葡萄、狐狸。

⑥疊字名詞和重疊式動詞,後一音節多讀輕聲。

例如:弟弟、哥哥、爸爸、媽媽、叔叔。

⑦附陪襯性詞尾、詞頭的,多讀輕聲。

例如:眼睛、耳朵、眉毛、月亮、太陽、商量。

(2)輕聲的作用

①輕聲不僅是一種音變現象,而且還能區分詞義。

例一:大意——指:粗心。大意——指:大概意思。

例二:生氣——指:有朝氣。生氣——指:憤怒。

②輕聲還可以區分一部分詞性。

例一:他已報告給首長了。(動詞)

我們下午聽報告。(名詞)

例二:我們應該經常練習普通話。(動詞)

老師給我們留的練習題。(名詞)

普通話有4個調類。相對地講,它們的調值是固定的,也就是前麵我們所說的:陰平55、陽平35、上聲214、去聲51。這是從單字的讀音中概括出來的。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音節與音節相連,由於生理的原因,聲帶鬆緊變化互相影響而使音調發生變化,與原來的“調值”不同,或者是變成了別的“調類”,這就是變調。

(1)上聲的變調

在普通話中,上聲的調值是214,單讀或者處於詞句末尾時讀原調,其他情況往往要變調。

①兩個上聲相連,前一個上聲變得像陽平。

例如:米粉、粉筆、底稿、輔導、處理。

②三個上聲相連,前兩個上聲變得像陽平。

例如:展覽館、演講稿、紙老虎、好領導。

③多個上聲相連,按語氣、語意,兩個一節、三個一節來劃分,照上述變調發音。

例如:你把水桶給我。

小李買五本稿紙。

④上聲在陰平、陽平、去聲和輕聲前變成半上,調值是:21l,即後半截不再升高。

例如:火花、改革、鐵道、喜歡。

(2)“一、七、八、不”的變調

“一、七、八”的本調為陰平,“不”的本調為去聲。但在實際應用上,要由後一音節的聲調決定他們的變化。

“一”的四種聲調

①單說或在語句末尾念陰平。

例如:一二三、天下第一。

②在去聲前念陽平。

例如:一部書、一樣、一個人。

③在陰平、陽平、上聲前念去聲。

例如:一杯茶、一心工作、一節課、一場戰鬥。

④夾在中間念輕聲。

例如:想一想、看一看、試一試、等一等。

“七”、“八”的兩種聲調

①單說或在語句末尾,在陰平、陽平、上聲前念陰平。

例如:七八九、六月十八、七成、八尺、七扭八歪。

②在去聲前念陽平。

例如:七萬、八倍、七上八下。

特別說明:“七、八”的語調,隨著人們的語言習慣,有向原音調發展的趨勢,如:在去聲前按變調規律,應念陽平。但是,現在人們更習慣於念陰平。這也不為錯。

“不”的三種聲調

①單說或在語句末尾、或在陰平、陽平、上聲前都念去聲。

例如:不,我不想去!

我偏不!

不多、不少、不早不晚、不可思議。

②在去聲前念陽平。

例如:不錯、不對、不破不立、不上不下。

③夾在中間念輕聲。

例如:差不多、了不起、好不好、行不行。

通過前15天的基本功練習,我們的嘴部肌肉應該得到了一定的運動,這在聲調的訓練中也會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從第16天到第20天,我們將加強聲調這一方麵的訓練。

第16天——第20天聲調範文練習《落花生》。

許地山

我們家的後園有半畝空地①,母親說:“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麼②愛吃花生,就開辟出來種花生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③,翻地,播種④,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

母親說:“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獲節,請你們父親也來嚐嚐⑤我們的新花生,好不好?”我們都說好。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還吩咐⑥就在後園的茅亭裏過這個節。

晚上⑦天色不太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父親說:“你們愛吃花生麼?”

我們爭著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姐姐⑧說:“花生的味美。”

哥哥⑨說:“花生可以榨油。”

我說:“花生的價錢⑩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出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隻講體麵,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我們談到夜深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語音提示:

①空地kòng dì便宜pián yi

②那麼nà me地裏dì lǐ

抑揚頓挫:掀起一條口若懸河

在口語表達中,語調的抑揚頓挫,不僅能夠調動聽眾的情緒,也更有利於口語的表達,使你所說的每一個字都能清晰地傳達給聽眾。

所謂抑揚頓挫,指的就是在語言表達中,語句的停頓、語速的快慢、音量的大小、聲調的高低等因素對語言表情達意效果的修飾,以達到應有的作用。

停頓一般分為語法停頓、感情停頓和特殊停頓。它既是一種語言標誌,也是一種修辭手法。

語法停頓,既能滿足講話者自然換氣潤嗓的需要,也能使所講的語句、段落層次分明。語法停頓一般用標點符號表示出來,按標點停頓。但有時在較長的主語和謂語之間、動詞和較長的賓語之間、較長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詞之間、較長的聯合成分之間,雖然沒有標點符號,也可作適當停頓。這種停頓往往是為了強調某一觀點或突出某一事物。

感情停頓,是為表達複雜或微妙的心理感情,常常以拖長音節發音,欲停不停或適當延長時間來表現,並且常常輔之以體態語言,使感情表達得更加自然清楚。

特殊停頓,是為了加強某些特殊效果或應付演講現場的某些特殊需要,而采用的停頓。最著名的例子是英國政治家賴白斯在倫敦的一次參事會上,就勞動問題演講時,中途突然停頓72秒的事例。這種根據表意需要而設計的特殊停頓,可謂匠心獨具,高人一籌,收到了出奇製勝的效果。

在我的培訓課程中,也經常運用這種方法。如在我主講的“生命突破訓練營”課程中,有一個單元叫生命蠟燭,我設定了一個場景,目的是讓學員學會觀察和領悟。課程開始後,好長一段時間我不說一句話,觀察學員的反應。通過這種方法了解和分析學員的性格特征、此時的心境、修養等方麵的素質,然後,根據這些反應切入主題,開始授課,效果非常好。

特別提示:這種特殊停頓方法不是隨便可以使用的,大多是經過演講者的充分準備,使之產生特殊效果才使用的。

一般來講,在列舉事例之前,略作停頓,能引起聽眾獨立思考;在作出妙語驚人的回答之後,稍作停頓,可使人咀嚼回味:

在講出奇聞軼事和精彩見解之後,在聽眾讚歎之餘,特意停頓,可加深聽眾印象,引起聯想;在話題轉移之際或會場氣氛熱烈之時,稍稍停頓,可加深聽眾記憶,給聽眾以領會抒情之機。同時,恰當的特殊停頓,也可以使演講者本身贏得調整情緒的時機。

語速的變化也是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正常談話,每分鍾大約能說200個字。

如果是正式的演講,速率不能太快。一是聽眾難以聽懂,二是容易使人產生懷疑,誤認為演講者怯場。因為,人們膽怯時往往語速較快。

當然,講話也不能太慢。太慢就顯得拉腔拖調,給人以愚笨、遲鈍、缺少教養的感覺。

初次上場的演講者,容易犯的錯誤是速度太快,像“放鞭炮式的劈裏啪啦”,一個調子,一個速度。當他們提醒自己“慢慢”後,又趨於慢得平坦,沒有變化。

所以,演講不能總是一個速度,要做到急緩有致。演講的速率一般可分為快速、中速、慢速3種。

如何讓感情飽滿,講話有力

我們首先從專業的角度入手,來談一下,如何才能在演講時聲情並茂,將自己的感情發揮到極致。

其實,在演講的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緊張,很多人都會因為緊張而聲音顫抖、忘詞等等,更不要說聲情並茂了,所以,在第41天到第50天裏,我們主要進行消除緊張情緒的練習。

(1)回避目光法

作為一個初登講台的演講者,心情難免緊張,特別是聽眾的某些偶然因素也會人為地造成緊張情緒。比如:某個聽眾目不轉睛地盯著你,或發出一些聲響,或作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動作,都會引起演講者情緒的波動。這時,你就應該轉移目光,轉移視線,或者采取流動式的虛視方法,有意識地回避目光的對視和對方的言行對你的影響,以保持良好的心境。

剛上中學的時候,有一次班裏舉行詩歌朗誦會。老師宣布開始後,很長時間沒有人敢第一個站起來朗誦。於是老師在教室裏來回走動,尋找第一個朗誦的人。當時,我害怕極了,坐在座位上雙腿直抖,就怕老師叫我的名字。因為那個時候我的膽子非常小,很多同學為此都叫我“小姑娘”。可是,偏偏在走到我的課桌前的時候,老師說道:“翟傑,你是班幹部,你先發言。”

沒辦法,我壯著膽子、硬著頭皮走到了教室前的講台上。

在這之前,我已經作了充分的準備,將詩稿背得滾瓜爛熟,但是,當真正站到講台上的時候,突然感覺腦子裏什麼都沒有了,一片空白。我知道,這是因為我太緊張了。於是,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準備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可當我麵對台下那幾十雙眼睛,準備開口的時候,依然無法讓自己放鬆下來。

於是,我在心中默默地告訴自己,不看他們,不看他們……然後,盯著教室後麵的牆壁,開始了我的朗誦。慢慢地,我的心情放鬆了。5分鍾的朗誦,很輕鬆地結束了。

這種方法,在我以後的講課和主持中,也經常運用,使自己避免了很多尷尬,消除了緊張,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現場之中。

(2)呼吸鬆弛法

在演講前,運用深呼吸的方法鬆弛緊張情緒可謂簡便易行。

具體做法是:站立、目視遠方、全身放鬆,做深呼吸。我經常采用的方法是:全身放鬆,雙目微閉,慢慢地踱步,做深呼吸,以調整心境,緩解緊張情緒。

一般情況下,這種方法能使人盡快放鬆身心,恢複自信,精神飽滿地投入到講話之中。

(3)自我陶醉法

在演講時,麵對滿場聽眾,有時會因精神緊張而出現語言表達失誤的情況。這時,可以假想一下自己已經獲得成功的情緒,這樣,就會信心倍增。

對自己的欣賞,往往能使你暫時忘記對麵的領導、場下的觀眾,完全陶醉在自己的講話和想像中。擁有了這樣一種心情,所有的緊張情緒,也就拋到了九霄雲外,不論麵對的是多少人,都能揮灑自如。

(4)自我調節法

為了消除緊張情緒,可在演講前通過製造良好的外界環境,使自己的情緒得到放鬆。比如:在演講前,聽一首輕鬆愉快的樂曲,看一些令人捧腹的幽默故事等。

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在全國各地,乃至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各國進行了千餘場的主持、演講和培訓,但是,每次上台之前,難免還會有一些緊張,有的時候,甚至直接影響到感情的表達。

為此,我給自己開了一個“藥方”,就是隨身攜帶著CD機或MP3,裏麵錄製一些相聲、笑話和一些歡快的音樂、歌曲,上台之前,拿出來聽一聽,不僅能打發多餘的時間,更能舒緩情緒,有效地消除上台前的緊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