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後來電影《上甘嶺》中一個蘋果的故事的原型。
在堅持坑道鬥爭中,由於炮火的轟擊和戰鬥的需要,坑道口也就不得不時常變動,這顯然也給運輸隊尋找坑道口增加了重重困難,很多運輸人員就是在尋找坑道口的過程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有一個坑道堅守11天了,還沒有得到必要的補給,缺水、缺糧、缺彈藥的情況十分嚴重,各級指揮員也焦急萬分。但陣地被對方轟炸的變了樣子,幾次派人前去,都因找不到坑道口無功而返。
後來,專門派副班長劉樹仁、王元和及李澄潔去繼續完成這個任務。
但在尋找坑道口的過程中,王元和中彈犧牲了,李澄潔也受了重傷。但他平靜地對劉樹仁說:“快去完成任務吧!不要管我,我會爬下去的!”劉樹仁隻好含著眼淚答應。
劉樹仁爬來爬去尋找地道口,但遲遲沒有找到。正在猶豫之際,忽然聽有人輕輕地吹口哨,接著又輕輕的喊:“送彈藥的這裏來!送彈藥的這裏來!”
劉樹仁在興奮之際,卻無意中發現了對方的頭上帶有鋼盔,又聯想到對方的中國話說得很別扭,終於恍然大悟,原來是個狡猾的鬼子!
劉樹仁又進行了仔細的觀察,不久,他發現一塊黑呼呼地方,爬過去一看,果然是我誌願軍的坑道口,物資終於送到了誌願軍戰士手中。積極策劃全麵的反擊
早在誌願軍開始轉入第二階段戰鬥時,就已在緊張地進行對“聯合國軍”實施決定性反擊的準備工作。
10月20日,第三兵團決定將從一線陣地撤出、正準備休整的第十二軍調往五聖山地區作為戰役預備隊,並以第十五軍二十九師接替第四十五師除5979高地和5377高地以外的全部防務,以使第四十五師全力投入上甘嶺作戰。另將炮七師一個營、炮二師4個連和高射炮兵一個團加強給第十五軍。同時還給第四十五師補充了1200餘名新兵。
但10月23日的反擊卻令人遺憾地遭到了失敗,這就迫使誌願軍重新進行戰略部署。
10月25日,十五軍召開軍、師兩級軍事主官和炮兵、工兵指揮員的聯合作戰會議上,誌願軍再次部署全麵反擊方略。
為使部署更加周密,以使反擊取得最終勝利,誌願軍第十五軍在10月25日召開作戰會議,與會者包括各參戰部隊的負責人。
秦基偉在會上認真分析了敵我形勢,詳細總結了上一段表麵作戰的經驗教訓,同時對第二階段的作戰方略進行了認真研究。
秦基偉等人經過分析認為,堅守陣地的人員太少,沒有後續部隊的源源投入和彈藥的充分供給,難以擊退對方連續不斷的進攻,這是恢複陣地容易,堅守陣地困難的主要原因。
陣地表麵工事被摧毀,地上缺少可供隱蔽之物,加上炮彈缺乏,減弱了誌願軍連續攻擊力。另外,誌願軍戰術單一,容易被對方掌握,當誌願軍進行炮火延伸時,敵方也已做好反衝擊準備。以上問題,都是誌願軍在今後作戰中應當注意的。
當時,與會者一致認為5979高地地勢險要,該高地的得失是上甘嶺戰役勝利的關鍵,應集中兵力先對5979高地實施決定性反擊,力求全力恢複表麵陣地,反擊成功後爭取鞏固,然後再爭奪5377高地。
會上還決定二十九師師長張顯揚率領八十六團和八十七團,投入上甘嶺作戰。
西方山方向的四十四師則和加強給該師的二十九師八十五團,對防區正麵實施反擊,鉗製當麵之敵,配合上甘嶺方向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