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技:以即興發揮打動人(3 / 3)

五是感“景”起興,我們經常處於公共場合中,有時會受到眼前某種特定景象的觸發而引起講話的興趣,導致一段精美的感“景”起興的即席講話。

六是感“物”起興。人們在會議的現場,有時會不經意發現某種引人注目的物品。如果是一個善於觀察和聯想的人,往往能夠感悟到這些物品的特殊內涵,從而即興發揮,以開場白的方式,發表一段相當精彩的感“物”起興即席講話。

七是感“言”而興。在有許多發言者的公眾場合,某人的言論,可能成為他人感“言”而興即席講話的觸媒。因為無論這種言論是激起與會者的同感還是反感,都可能促使他們臨時產生說話的興致,以表達自己的現場感受。

臨場發揮,打造黃金模式

即興發言多是在一種激動的場合下進行的,沒有人樂意聽長篇大論,因此必須短小精悍、字字珠璣。即興發言雖不能像演講那樣講究布局謀篇,但也要結構合理、錯落有致、邏輯嚴密、輕重得體、一氣嗬成,切忌顛三倒四、離題萬裏、拖泥帶水、重複拉雜。

即興發言要想結構合理,不偏離邏輯,就要在開頭和結尾處多下功夫。即興發言是一種需要根據現場情況臨場發揮的行為,所以開頭沒有固定的格式。發言者也不可過於死板,否則會限製發言的臨場發揮效果。在此,列舉以下幾種模式,供參考。

一是開門見山升華總結式。即興發言開頭可以用“開門見山式”,即先亮出主題,然後對主題做較詳細的論證和分析說明。結尾可以采用“總結式”“升華式”“啟發式”“號召式”等。

二是“曲徑通幽”式。即先舉例,再敘述主旨要點和理由,進行論證與分析。同時,為了使開頭更活潑一些,可以采取“引用式”,即引用名人名言、詩詞歌賦等。另外,還可以用“設問式”,即用一個問題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三是“話框加思達意式”。所謂“加思”,即指構思過程中,在定好“話框”後,再選用精練簡要的詞語添加思想內容,以此來更準確地傳情達意,從而樹立自己的講話形象。即興發言,就是要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即“見著秀才說書,見著屠夫說豬”,一定要把話說到對方的心裏。

此法包括:

禮:禮貌話,客套語,禮尚往來。

境:說背景,論時空,談天說地。

論:談過程,說結論,自我品評。

道:擺事實,講道理,順理成章。

體:談體會,說感想,抒發心得。

果:定成果,找失誤,羅列事跡。

策:明政策,曉法規,拿出措施。

四是昨天、今天、明天式。即興發言要想說得好,需要一定的應變、一定的積累。也就是說,要有生活,要有內容,要有準備,要有儲存。但是,一般領導幹部需要即興發言的情況是多方麵的,不可能準備得麵麵俱到。

當積累不夠的時候,我們怎麼才能把話講好呢?這就要借用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也可以理解為“過去、現在、未來”。對於任何問題都可以談談你以前怎麼看、今天又有什麼新的認識、你覺得明天這個事情會有什麼樣的變化。這就是“昨天、今天、明天”的談話鏈條。

五是祝賀、感謝、希望式。“祝賀、感謝、希望”這個模式幾乎適用於任何場合的講話。

即興發言,是說自己的話,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說話,講別人沒有講過的,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就可以了。就像電影鏡頭一樣,有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定之分,表達的內容也會不一樣。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發現你想要說的內容,隻需靈活運用“昨天、今天、明天”“祝賀、感謝、希望”來即興發言即可。

當然,你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發明新的發言模式,創造出自己特有的發言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