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態度
關於讀書,有一萬個人就有一萬種態度。有人說,讀書本身就是一種創造,那麼見仁見智,或者恭敬或者輕慢,基本上隻能悉聽尊便。不過,話說回來,既然要讀書,文本還是第一位的,就算是六經注我,也不好視六經為無物,不然,有“我”就好了,幹六經底事?也就是說,隻要讀書,多少得對你選擇的書有點兒尊重,即使是創造,也不好天馬行空地過於豪放。
不幸的是,讀書的結果,往往是在使人們知識和見識增加的同時,也使得他們自負起來,越讀越以自我為中心。眼下,國家據說在往現代社會挺進,而讀書人則先一步跨進了後現代,讀了幾本書就紛紛操刀解構起來,在解構的過程中,“自我”往往膨脹得很厲害,眼裏看到的往往是書中的毛病,也就是說,看到的是自己的高明。有這種習慣和愛好的人,最好能看一看徐複觀先生的問學回憶。徐先生立誌向學之前,跟在大陸學界很有名氣的黃仁宇一樣,是國民黨軍人,不過,徐比黃要混得好,四十歲上下就已經官拜少將,而且進入了蔣介石的幕僚圈。大陸易鼎前徐複觀棄政向學,最終成為世界知名的學者,海外新儒家的重鎮。在他看來,他成就學問的轉折,在於熊十力先生的一罵。
那是1948年,有點兒厭倦了政治的徐複觀前往熊十力處問學。此時的徐複觀,雖然一直從政,但在線裝書上下過功夫,又留學喝過洋墨水,於新學舊知都有根底。不想,見過熊十力先生之後,先生讓他讀王夫之的《讀通鑒論》。雖然此書他已經看過,但在熊的堅持下依然又讀了一遍,再去見先生,先生問有何心得,於是他說了許多此書的毛病,不料先生勃然大怒,罵道:你這個東西,怎麼會讀得進書!任何書的內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你為什麼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卻專門去挑壞的?這樣讀書,就是讀了百部幹部,你會受到書的什麼益處?
這一罵,據徐複觀說,把他徹底罵醒了, “是起死回生的一罵”。從此,使他在“個人的膚淺”中掙紮出來。
徐複觀先生在大陸學界名頭很響,他的《中國藝術精神》和《兩漢思想史》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著作。但這本《中國人的生命精神——徐複觀自述》,卻更讓人感到親切,書中展示了一個固守中國文化傳統的學人的心路曆程,裏麵有政壇的風雲,軍界的煙塵以及他兒時的辛酸,更多的卻是他讀書求學的心得,這心得,在一篇篇專論中,也在給兒女的書信裏,娓娓道來,透著一個學人的懇切和真摯。
徐複觀,《中國人的生命精神——徐複觀自述》,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一個以吃為價值取向的民族的讀書生活
也許可以這麼說,一個“吃”字和一個“家”字,體現了中國人基本的價值取向。什麼都可以丟開,就是這兩個東西丟不得,實在被逼到牆角了,高尚一點兒的人可以為了家而犧牲吃,而品性差一點兒的則往往為了吃而犧牲家。 “吃”作為價值取向,主要表現在多數人活著是為了吃,而不是看起來更為合理的吃是為了活著。食不果腹的時候當然談不上價值觀,但是隻要國人有了餘錢剩米,吃頓好的,或者頓頓吃好的,就成了人們每日的不懈追求。用老北京的話來說,就是“奔”,到底是奔窩頭加鹹菜呢,還是奔燒餅夾肉。戰國時孟嚐君門下客馮諼感慨懷才不遇,彈鋏而歌提抗議,首先要求的就是“食有魚”。
國人有福,吃頓餃子都要攢肉票的時代總算過去了。雖然農民還很苦,但解決了溫飽並進入小康的人家畢竟很多了。有多少呢,保守估計,一億上下總是有的,從冰箱、彩電、空調、電腦的消費上就可見一斑,如果擱在20世紀的70年代,這些東西就是拿到了中國也是沒有人買的。按道理,衣食足,就該知禮義了,對書的需求應該大一點兒了。可是,情況很不妙,在我們這個禮儀之邦,造紙和印刷術的發明地,有過歐洲人還滿足於少數教士傳閱可憐的幾本羊皮紙書的時候,我們的書坊已經把書鋪到了窮鄉僻壤的光輝曆史,可是,現在我們出版的圖書,居然60%以上是教材,如果再加上無孔不入的教輔,那麼一般性閱讀圖書的比例小得可憐(在發達國家,這個比例是倒過來的)。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我們現在的國民所看的書,絕大多數屬於強迫性閱讀,因為上學要考試,或者學校硬性規定必須買(比如大量的教輔),不得不購買或者閱讀。無論中央還是地方,凡是具有傳統教材資源的出版社,比如教育社,一律財大氣粗,日子過得滋潤。像美國那樣,鼓勵學生用二手教材的建議,對出版界來說,等於是災難。
無可諱言,我們這個據說是唯一延續下來的文明古國,現在的國民不喜歡讀書了。原因是什麼呢?有人說,現在沒有好書,也有人說,現在書價太高。市麵上有價值的書還是一年年地多了起來,斷不至於到了讓人無書可看的地步。至於後一種解釋,其實並不成立。出版雖然也可以說是“壟斷”行業,但由於這個行業的特殊性,並不可能真的維持高額的壟斷價格,因為消費周期過長,而且書籍畢竟不能像電信、石油,甚至藥品一樣,強製人們消費。書的價格,比起計劃經濟時代是高了許多,但出版者其實並沒有暴利可言,無論是書商還是出版社,真正做大的其實沒有。在市麵上,50~60元一本的書已經屬於高價了,麵對這樣的價格,大多數讀書人都會掂量掂量,如果不是特別需要或者特別的喜愛,估計多半是要掩麵而去的。但是同樣是這些人,請朋友吃頓飯,或者是幾個人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就是相聚一下,吃飯或者K歌的錢,一般都要超過此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