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探索古文明的曆史(2 / 3)

盡管如此,無數考古學家依然對“空中花園”有濃厚的興趣。1899年,德國人羅伯特·科爾德維帶領考古隊在古巴比倫城南宮的東北角挖掘出了類似於“空中花園”的遺跡。但是“空中花園”本身的麵積與建築成就卻令其極為失望,因為比起其他六大古跡來,它似乎完全沒有任何勝出之處。因為就即使是在這座古城中,比它更加引人注目的古跡也並非沒有。但科爾德維所發現的是否真的是“空中花園”還有待考究,而人們對其形象的猜想也從未停止過。

6.荒原巨畫之謎

神秘的荒原巨畫

你所知曉的畫都是畫在紙上、建築物上,但是你知道嗎?世界上麵積最大的畫卻是以大地為圖紙的。它位於秘魯的納茲卡高原上,是世界上麵積最大的畫。假如你從千米高空的飛機上俯瞰納茲卡大地的話,你便會驚訝地發現,在這片荒涼而又貧瘠的土地上,竟然有著許多巨大動物的圖案與幾何圖形!是誰繪製了這樣的巨畫?他們又是如何辦到的呢?

在秘魯西南部炎熱而又荒涼的納茲卡高原上,在秘魯狹長的海岸線與安第斯山間,散落著許多被稱為“人類文明上的不解之謎”的巨型蝕刻,這些蝕刻被稱為“納斯卡巨畫”。

1939年,紐約長島大學的保羅·科孛克博士駕駛著自己的飛機沿著古代引水係統的具體路線飛過早已沒有水源存在的納茲卡平原。突然間,他的眼睛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了:平原上竟然有著巨大而又神奇、類似於平行跑道似的直線圖案。他簡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它有著明顯的起始點與終止點。科孛克博士又一次對這些巨大的圖形進行了仔細的觀察,他稱自己的發現為“世界最大的天文書籍。”

科孛克博士的發現一經曝光,立即被世界各地的科學家與考古學家所吸引。而德國天文學家瑪麗亞·賴希小姐更是為這些神秘的圖案所吸引後,為此獻出了自己畢生的精力。她在這片平原上找出了數以百計的三角形、四角形或者呈現為平等狀的跑道。那些巨大的交織排列狀直線呈現出了多種多樣的圖案,有些看上去像動物,有些看上去像植物。

這是出現於納茲卡平原上最為著名的蜘蛛圖案,這隻塔達50碼的蜘蛛以一條單線組成,是荒原最為動人的動物寓意圖案之一。考古學家認為,這幅圖案很可能是某個特權階層的圖騰,也許他們會在某個特定的節目到來時,到這個蜘蛛圖案上跳舞。而圖形中的蜘蛛很可能是用來預卜未來的,但也有專家認為是納茲卡人所崇拜的星座之人。

這一幅則是有名的鳥圖,在整個納茲卡荒原上一共出現了18個這樣的鳥圖。這種鳥圖的尺寸非常巨大,一般在30~40碼之間。另外,一些出土於納斯卡的陶器上麵也有著類似的鳥型圖案。但是更讓人感覺到奇怪的是,在皮斯科海灣的附近一座山脊上刻著一個巨大的三叉戟圖案。但是那個時代的印第安人根本從來沒有見過三叉戟的圖案,這是怎麼回事?

根據有關專家對圖案的具體研究發現,這些巨畫中最近的一幅也是在一千多年前完成的。自從這些圖案被首次發現以來,其成因與寓意便一直困擾著人類。它們到底是遠古宗教的圖騰,還是外星人的遺跡?或者是某位權力欲望極度膨脹的帝王所下令建造的狂妄藝術品?抑或是古代天文學的產物?它們到底是怎麼被畫出來的?這些巨畫隻有在駕駛著飛機在空中鳥瞰時,才可以清楚地看出具體的圖形,但是它們是因何而被繪製的?而如此龐大的繪畫麵積又是怎樣保持了圖案的精確呢?

組成這些圖案線條的是一些淺色的卵石。相關專家進行具體推算之後發現,每砌一條線條,就至少需要搬運幾噸重的小石頭,但是圖案線條中那精準換位置又決定了繪製者必須依照著精心計算好的設計圖才可以進行。但是,幾千年前的納斯卡居民尚處於懵懂的原始社會,既沒有掌握飛行技術,又不可能進行空中投影,他們是怎麼畫出這些畫的?

在地麵上,我們隻能看到一條條刻於沙土中的雜亂線條,就如同有人刮去了覆蓋於納茲卡高原沙土上成千上萬噸的黑色火山灰,從而露出大地的淡黃色一般。難道當時的古納茲卡族人已經擁有飛行器、可以使用投影技術了嗎?有些人認為,印第安人傳說中的“維拉科查人”便是納茲卡巨畫的作者。但是,這些傳說中擁有神力的人又來自於何方?他們是否是外星人的後代?

納茲卡平原上極為荒涼,這裏的降雨量少到了每半年才會下半小時。有科學家估計,也許這裏一萬年間都沒有下過一次大雨,這也成為那些神秘圖案可以曆時1500百年卻依然無好無損。而美國航天總署也認為,這裏與火星環境有些許相似,曾專程派人來研究此地,希望可以證明火星能否存在生命。

如此幹涸荒涼的地理造就了此地人文的荒瘠,這裏的土著居民文化程度極低,有些地區甚至至今還停留於石器時代。而這些與巨畫所表現出來的設計、測量與繪製能力都無法令人與此地的人文聯係在一起。而令現代人最無法想象的是,這些至今對巨畫仍毫不理解的土著居民的祖先,竟然早在1500年前就創造出了如此的傑作,他們是在向上天炫耀人類的才幹,還是在呼喚著某種生靈可以再次光臨?

沒有任何人可以為繪製於如此荒瘠的土地上的那些巨畫一個圓滿的回答,至今,神秘還一直籠罩著這片亙古的荒原。

7.史前核戰爭之謎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擁有46億年的演化曆史了,地球上的生物在此過程中一共經曆了5次大滅絕。生生死死間,生命依然周而複始。依此,有人推斷出,地球上曾經有過多次的高級文明社會,但是很不幸,這些文明因為某些原因而毀滅了。而億萬年間,自然的變遷幾乎將一切痕跡都抹去了,隻有極少數的證據得以繼續保存。目前我們所獲得的信息隻能告訴我們,史前文明的確存在,但是這些文明是如何從繁榮走向毀滅的,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而許多的學者在對史前文明進行研究之後卻驚人地指出:史前文明毀滅於一場規模浩大的核戰爭。

1972年,非洲加蓬共和國中發現了奧克洛鈾礦,這個鈾礦被建造於20億年前,而且擁有保存完好、結構合理的核反應堆,其運轉時間超過了50萬年。但我們所知道的事實上,在20世紀40年代,人類才掌握核能技術、建立起第一座核反應堆。

1968年,美國猶他州發現了穿著鞋子的完整人類足跡化石,而這個足跡下麵踩著前在幾億年前就滅絕的三葉蟲。而且,這一足跡所出現的岩石在地質學上屬於距今5億年前的寒武紀。但是人類在數百萬年前才剛剛開始學會直立行走,幾億年前真的有人類嗎?瑪雅人記載的是誰的曆史?這些史前文明又為何毀滅?許多學者認為,輝煌的史前文明毀滅於一場規模浩大的核戰爭。

印度河是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在印度河旁的旁遮普郡一帶,人們發現了“印度河文明”,其東西長1600公裏、南北長1400公裏,而在這個遺址中,最為著名的是哈拉巴和馬享佐·達摩(印度語中此語為死亡之穀)。考古專家認為,這兩座古城距今最少有5000多年,但是,印度的早期神話中並沒有有關於這兩座古城的記載,所以,人們更傾向於這種觀點:它們的曆史遠比我們所猜想的更為久遠。

在進行兩座古城的挖掘時,考古學家根本找不到神殿與宮殿的存在,而這好像從側麵說明,這些城市根本沒有統治者。而且城中的建築也證明,好像此地並沒有貧富分化一說。而且也沒有發現任何一件藝術品。是原來就沒有,還是歲月銷毀了一切?馬享佐·達摩古城出土了大量遺骨,有些位於街道上,更多的人在居室裏。一個比較大的廢墟裏發現了成排死去的人們,有些遺體呈現為雙手蓋臉的保護姿勢。所有的人都是在瞬間死去的。人們推測,這座古城中發現了巨大的變異。此地沒有火山,更不可能是瘟疫造成的。而印度考古學家卡哈對出土的人骨進行詳細的化學分析之後,震驚地告之世人: “我在9具白骨中,發現均有高溫加熱的痕跡。”這意味著,馬享佐·達摩的毀滅與人民的死亡與突然出現的高溫有關。

《聖經·創世紀》中有這樣的故事:羅得一家住在索多姆城,神下令將這座城池毀滅,在災難發生前,羅得被神告之,迅速離開索多姆,並叮囑其千萬不要回頭看。羅得的妻子離開時,回頭望了一眼處於災難中的索多姆,卻被一道強光殺死。第二天,他們再回首故鄉時,卻發現“那地方煙氣上騰,如同燒窯一般”。城市便這樣毀滅了。

什麼力量可以在一夜間將一座城池毀滅?我們不難看出,索多姆城是被核武器毀滅的。而至今為止,《聖經》中的許多故事都已經被證實,而《聖經》其實是一部被神化的史書,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這樣推測:索多姆城的毀滅是一段真實的曆史反映?

《聖經》中索多姆城的毀滅與馬享佐·達摩有著極為相似的地方,它們都是在突然間被與高溫有關的東西所摧毀的。在馬享佐·達摩,考古學家還發現,許多坍塌建築物上有承受過某種高溫的痕跡,甚至還有“玻璃建築”托立提尼物質,而這種物質是由於高溫在瞬間溶化了物體表麵、然後又迅速冷卻造成的。至今為止,人們隻在在熱核武器爆炸的現場發現過這些人為的物質。一切證據都說明,這裏曾發生過核爆炸。

我們無法想象,在索多姆城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為什麼上帝會如此匆忙地讓羅多一家離開,也許核彈發射前的遞減計數已經開始,而毀滅的時刻已經迫在眉睫。而羅多一家所逃往的事情正是防核爆炸的掩蔽體所在處。雖然從前這些都無法得到有效的證明,但是自從美國在日本的廣島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我們也許已經有所領悟了。

8.驚人的天文知識之謎

驚人的天文知識解說

人類從實際生活需要出發,很早之前便開始了對天體的觀測。因此,在一些文明古國,早就建立起了從事天文觀測的天文台。但是你相信嗎?其實在5000年前,人類就已經掌握了令人吃驚的天文知識。

考古學家在愛爾蘭的伯溫河流岸邊發現了一座世界上最為古老的建築,它是一座看上去去非常雄偉高大的墳墓。在經考古學家鑒定之後發現,這一古墓的建築時間要比埃及金字塔還要早得多。

但是比古墓本身更令考古學家們興奮的是,墳墓的大門上麵有一扇可以移動的石頭窗口,而這個窗口經研究後卻發現,這是一個觀測天象的地方,原始人類就是根據陽光進入石頭的窗戶後射線的變化來測定冬至與夏至等特殊時間的。

在冬至當天早晨,陽光還未出來時,古墓中一片漆黑。但是當天際的第一縷朝霞升起時,射入古墓中的陽光會慢慢地從10厘米變化到15厘米高。而這時,古墓中會變得光明無比,而這一刻,正是冬至到來的時候。幾分鍾後,太陽便會升高,光線再也無法照射入古墓中,周圍又會變得極為陰森。

幾千年前的人便已經知道如何運用光線去測定冬至的到來時刻了,他們擁有如此精確的天文知識真是讓我們意外。但是他們是怎麼學會這些知識的?他們又為什麼會學習這些天文知識呢?這一問題成了困擾考古學家們的關鍵所在。

緊接著,考古學家們又在歐洲西北部發現了一些怪異的古代石圈,而這個石圈也可以依靠太陽與月亮的變化標記,來進一步地確定夏至與冬至的具體時間,這一發現令人驚訝。這些公元前1000多年的人們是怎麼掌握這種天文知識的?他們又運用這些天文知識做了些什麼事呢?至今還沒有任何說明可以解釋我們的疑問。

9.神奇的“死人之臉”之謎

在巴基斯坦的大漠深處,有一堆巨石所組成的巨大人臉圖案。這張人臉雖然有著高高的隆起的鼻子,但是眼睛卻呈現為半閉狀,看上去就像一張死人的臉一般。所以,考古學家將其稱之為“死者之臉”。“死者之臉”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謎團之一了,但是,正是因為其詭異,才使得人們對其保持了強烈的探索之心。或許在探索的過程中,結果並不如想象中那般瑰麗,但是其過程卻充滿了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發現過程:

在巴基斯坦的大沙漠深處,有一堆巨石組成的巨大的人臉的圖案。但那“人臉”雖然有高高隆起的鼻子,眼睛卻是半閉的,活像一張死人的臉,所以考古學家將其稱之為“死人之臉”。

1971年,一架傑克遜任機長的美國偵察機從約旦起飛,在進入巴基斯坦邊境100多千米之後,他無意間發現,機下一望無際的荒漠中突然出現了一張巨大的臉。當時的傑克遜將飛機下降到2000左右的距離,他與副手貝克驚異地發現,那張巨大的人臉由石頭組成,中間部位高高凸起,巨大的“眼睛”似閉非閉,看上去就像一張死人臉一般,東麵還有一張如同布娃娃身軀一般的東西。

半個月後,一支得到了特許的美國洛杉磯東方博物館考古隊來到了距離卡拉奇1000餘千米的“死者之臉”所在地。當考古隊的成員走入“死者之臉”後,卻更加驚訝地發現,其實這是一座迷宮。一些考古學家在走進去之後,由於無路可循,竟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再也不見回來。而美國考古隊在由地麵的迷宮進入了中心後,卻發現裏麵其實是一層層的房間,而且房間的四壁上都有一種文字,而這種文字無疑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文字。最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文字排列的極有規律,如同某種數據一般。

在迷宮的東部街區,考古學家發現了“萬人坑”,坑中的骸骨在經過鑒定之後發現,介於白種與棕種之間,其身高超過今日白種人的平均值,而且這些人全部死於砍殺。

後來,考古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每當上弦月升起的時候,整座迷宮便會在一陣隆隆的聲響中開始旋轉,一麵旋轉一麵升騰,好像迷宮中裝著一個巨大的機關,而這個機關可以自行利用月球的引力啟動!

在148個小時過後,“死人之臉”重新轉回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