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邁錫尼文明之謎
也許人們行駛於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亞哥裏斯幹旱、貧瘠的平原之上時,很難將其與“多金的”邁錫尼聯想到一起。但是,這確實是屬於很多年前的“多金”之城邁錫尼。希臘為人類創造了許多的文明,也是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其中包括的文明之一,即邁錫尼文明,這種邁錫尼文明是從公元前17世紀開始的,至今人們對於這種文明的創造者都有著不同的看法,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文明是屬於希臘的文明之一。既然人們對此爭論不止,那麼,是誰在古時創造了這一文明呢?
發現過程:
邁錫尼文明是在希臘時期,發展的第一支比較發達的文明,邁錫文明是從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前12世紀興起的文明。考古學家們,從不斷發掘出來的令世界為之驚歎的“無盡寶藏”來看,當時的邁錫尼有著非常堅固的城堡以及非常富餘的金銀寶藏。這也說明了當時的然臘是多麼的強盛與富裕。
當時的邁錫尼不斷向西南沿海一帶擴張,侵略小亞西亞,並與特洛伊發生了戰爭。雖然,最終邁錫尼取得了勝利,但是卻因此當時的國君非常自負,在其攻占了特洛伊城時,卻因為經過長時間的戰爭,使得其元氣大傷,後來被強悍的多利亞人征服。至此,邁錫尼文明也出現了衰退。隨著時光的流逝,這座邁錫尼文明也慢慢地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隨著施裏曼對特洛伊成功發掘之後,他又將自己的目光轉向了這座“多金的”邁錫尼。隨著人們對邁錫尼遺址的挖掘,越來越多的邁錫尼文明被發掘出來。人們發現被挖掘出來的的邁錫尼城堡位於山頂,而且其平麵是呈三角形的,並且在這座城堡的門口兩側還挖掘出來了兩隻無頭的獅子。雖然這兩隻獅子已經找不到其頭部,但是卻依然非常威武,這也是當時皇權的代表。其門口的階梯也都是用整場的岩石鋪成,在其上麵還有著戰爭留下來的殘跡。從這座城門向裏去,是一處皇家墓井,並且在這裏發現的許多都是用黃金包著的。考古學家還發現,在這裏有一具男屍體還戴著黃金麵具,就連一些婦女、小孩也都是被黃金覆蓋。
到了1876年,施裏曼找來了一些工人,開始對裏麵的挖掘。於是,在距離獅子門不遠的地方,他們發現一座座雕刻有戰車的石碑,並且在其挖掘的過程中,漸漸發現黃金,並且城堡裏麵還有皇家宮殿、樓閣、冠冕廳以及起多處起居室。在邁錫城的東南方向,還發現有著大量的商人住所,並且在那裏發現了許多陶器。
但令人們迷惑的是,邁錫尼城並不是黃金的產地,但是從發現的大量黃金來看,人們又想不出為什麼他們會有那麼多的黃金?而且邁錫尼城位於高山之上,具有的很好的防衛攻勢,那麼又怎麼會多次被其他一些國家攻破呢?
2.阿爾卑斯山僵屍之謎
說過阿爾卑斯山,相信大家都對其有所了解。如果去過阿爾卑斯山的人都知道,那裏是一座平均海馬拔在3000米左右的雪山,尤其是其主峰勃朗峰,其海拔達到了4807米,並且常年積雪。也正是如此,阿爾卑斯山聞名於世界,也是歐洲的第一高峰。
然而,就是一座雪山,卻發現了僵屍的身影,那麼這座山上怎麼會有僵屍呢?這些僵屍是什麼時代呢?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其葬身於此呢?
發現過程:
時間在是1991年9月的一天,一對德國夫婦來到阿爾卑斯山進行攀登。兩個人放棄走大路而選擇走小路,正當他們非常小心的行走時,卻發現在遠處有一樣棕色的物品擋在前方,遠遠望去就像動物的外皮一樣。等到他們兩人走近,才發現原來是一具風幹了屍體。當時夫婦兩人認為這隻不過中近二、三十年前到這裏登山者的遇難者。
當對其進行一步研究發現,這具屍在阿爾卑斯山已經有了五千年之久,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經過了這麼多年,這具屍體竟然保存得這些完整。當這對夫妻發現這具僵屍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對這具僵屍的研究。人們試著將屍從冰山之中上撬出來,可是卻沒有取得成功。當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裏,他們用各種各樣的工具撬開冰人,可是卻將屍體弄成了兩段。人們當冰人的衣服以及他身旁的工具都保留了下來。
其中有一位奧地利的登山者,他一眼就看出了這個僵屍屬於五千年前。他的這一推斷引起了考古學家們的注意,並且考古學家發現這具僵屍身旁的斧頭民屬於公元前2000年青銅器時期的,而且僵屍隨身攜帶的物品卻是比斧頭出現得更早。
考古學家通過對屍進一步的檢測發現,這具僵屍大約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3200年間。後來,考古學家又推斷出這具僵屍的家可能就是附近的山穀中,並且他很可能就是牧羊人。但是,是什麼原因使得他會突然死去呢?考古學家們從這具僵屍身邊的黑刺李果實推出此人死於秋季初期。再根據其死亡的時間、地點以及他肋部發生的骨折與狩獵工具破壞的程度來看,他當時肯定遇到了一次非常大的災難。然而,當他想到山上避難時,卻被風雨奪去了生命。
考古學家通過這具僵屍,推斷出此人生活的環境,以及他生活是在石時代。而這個時代是一個變動的時代,存在著許多不穩定的因素。
3.凱爾特人習俗之謎
如果有收集凱爾特人製造的日常用品人都知道,凱爾特人所製造的很多日常用品都非常精致。這些日常用品有著非常精致的外表,以及上麵有著非常生動的圖像。
然而,這些精致的日常生活用品,早在古時時是如何製造出來的?當時的凱爾特人有著什麼樣的習俗呢?他們又是如何生存的?
發現過程:
由於古時凱爾特人製造的日常用品,大多數都是由木頭與柳條製作而成的,因此,他們使用過的日常用品很難被保留到現代。這也給考古者設下了一道難題,對於凱爾特人生活中留下的有形遺跡,仍然被埋藏於地下,但是考古學家卻通過當時他們留下的耕種痕跡以及形成的特殊地形,還有存於在地圖上的地名,卻有著失落部落以及神秘的地方吸引著人們對其不斷發掘。
當時凱特爾人生活的環境,無論是氣候方麵,還是季節方麵,都有著變化無常的特點。進入到冬季之後,凱特爾人生活的地方,經常是陰天有雪無雨,而晴天裏又多冰多霧的天氣,因此,那裏的生存環境非常潮濕。因此,當時的凱特爾人的服飾都非常特別,他們一直將自己的衣服都做成鬥篷狀。
到了公元1世紀時,凱特爾人還將他們製作的鬥篷出口到古羅馬帝國,並且受到羅馬帝國人民的歡迎,並且以非常高的價格賣給羅馬人。當時的凱特爾人就已經懂得如何將不同顏色的植物與槳果調製出自己喜愛的顏色。
而處於凱特爾上層階級的人,為了表示他對精致生活的追求,還經常向人展示其豐富的珠寶。考古學家還從當時凱特爾人的墳墓中,發現了各種顏色的臂環、項鏈、胸針以及製作奇異的金屬腰帶、腳環和戒指。
考古學家發現,當時的凱爾特人對個人的的修飾都十分講究。在挖掘出來的物品中,有著當時人們經常使用的鑷子、剃刀、手鏡等日常生活用品。並且這些東西對於非常講究的男女都是不可或缺的。
亞裏士多德曾經說過,凱爾特人無論天氣多麼寒冷,他們都會讓自己的孩子穿得非常單薄,並將這作為鍛煉孩子的一種方式。對於那些身體過胖的人,還會受到懲罰。特別是對於那些注定要成為士兵的人來說,凱特爾人要求得更是嚴格。
考古學家還發現,在凱爾特人舉行的歡宴中,酒是不可缺少的必備品,他們不但喝葡萄酒、蜂蜜酒以及啤酒,更有甚者,一些人喝酒之後,還會引起人與人之間的“戰爭”。
另外,凱爾特人還十分多情,他們很輕易就會被異性吸引,並做出進一步的發展。如果遭到異性的拒絕之後,被拒絕者就會感到其看不起自己。尤其是一些男人,他們對於自己妻子的漂亮都不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反而對擁抱男人有著非常強烈的熱情。凱爾特人總是習慣躺在鋪著獸皮的地板上,之後與一起躺在那裏的人們打情罵俏,這時他們對自己的形象一點都不在意,還很容易就對異性獻出自己的童貞。
對於凱爾特人來說,他們更喜愛用彈弓打鳥作為自己消遣的方式。他們經常會將石頭放在製作好的彈弓內,然後瞄準目標,進行打擊。他們製作出來的彈弓可以射擊的距離比弓箭射擊的距離要遠得多。
4.最早的歐洲人之謎
考古學家在1985年的法國馬賽東南海岸,發現了一個洞穴。在這個洞穴之中,考古學家驚奇的發現了自從冰川時期以來,已經在歐洲消失的野獸繪畫圖。這一發現,使得考古學家們對於了解早期歐洲人類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麼,這個洞穴是什麼時代的呢?在這個洞穴之中,又有什麼樣的人生活過呢?
發現過程:
在1993 年,一些考古學家在英國發現了一塊人類的骨骼。考古學家的這一發現,使得他們掌握了最早時期,生活在歐洲的歐洲人很多信息。雖然得到了大量有關最早歐洲人的資料,但是這些還不能夠讓考古學家們推斷出歐洲人的來源。
在考古家當中存在著這樣的說法,那就是一些直立的人種在100萬年前,離開了非洲,到達了亞洲以及中東地區。不過,這些並不能夠說明直立人就是來自歐洲,也不能說明什麼他們什麼時候來到歐洲。高達75%的時段內生活在石器時代的非洲直立人,他們到了大約在中舊石器時代時,開始進入歐洲,並進化成尼蘭德特智人。他們也是最早的具有智慧的人類。
到了舊石器時代,尼蘭德特人又進化成歐洲的克魯馬努人。由這些,人們可以推斷出,生活在歐洲最早的人類,很有可能是從非洲發展過來的。
人類是從非洲走出來的,這是具有非常深遠意義的。由於當時的直立人,他們不能夠承受炎熱的熱帶叢林。於是,他們向北發展,到達了不是太炎熱的溫帶歐洲與亞洲。並且考古學家還在歐洲發現的最早的尼蘭德特人遺留下來的骨頭,經過對發現的骨頭的檢測,考古學愛發現距現今社會已經有15萬年了。然而,到了11萬年前,尼蘭德特人就成為唯一的歐洲原始人類。
後來,到了大約四萬年前的時期,歐洲的原始人類尼蘭德特人,已經被克魯馬努人完全取代。然而,問題又出現了,是尼蘭德先滅亡之後,才有了克魯馬努人還是克魯馬努人是由尼蘭德特人進化成的呢?直到如今科學家還沒能夠將其徹底弄清楚。不過,一些人普遍認為,那些早期的現代人類是由中東來到歐洲的人類與尼蘭德特人雜交的。
直到如此,問題變得越來越複雜化。人們對此很難解答,如果說是尼蘭德特人經過進化,變成了克魯馬人?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一變化呢?還是尼蘭德人滅亡之後,才有了克魯馬努人?如果說是尼蘭德人滅亡之後,才有了克魯馬努人,那麼尼蘭德人為什麼會突然間消失呢?
隨著考古學家進行的深入研究發現,克魯馬努人是並不單單是尼蘭德特人的後代,由於智慧人種在八萬年前就已經開始在中東生活了,因此,克魯馬努人很有可能就是尼蘭德特人與智慧人種的雜交。
而尼蘭德特人之後以會被克魯馬努人取代,是因為克魯馬努人有了自己的語言。因此,到了克魯馬努人時期,就出現了非常複雜的社會組織以及各種分工層次。同時,克魯馬努人時期也已經產生了藝術萌芽。
5.古巴比倫“空中花園”之謎
空中花園
很多人都相信,在遠古時代的巴比倫王國,癡情的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為他的寵妃塞米拉米斯建造了一座美麗的“空中花園”。關於“空中花園”,愛情的美麗動人在現代依然不減,但是,在這座美麗的花園連同它的傳說背後,卻存在著一個又一個的不解之謎。
古巴比倫依偎於幼發拉底河畔,位於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90公裏處,在古代,與中國、印度、埃及四國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時期,他為自己的最愛在巴比倫後宮的西北角處建造起了一座奇幻高大的建築,以供來自於波斯的皇後可以一解思鄉之苦。尼布甲尼撒二世恐怕沒有想到,這座建築竟然會在日後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據史料記載,空中花園呈現為方形,是一座層層高加的陽台式建築,每邊塔為120米,每層中都有堅固的磚砌彎拱,石板上麵都用瀝青進行了澆鑄,之後又鋪上了兩層熟磚,熟磚上又覆蓋一層鉛板,使得水分可以不滲漏於其中。在這樣的底襯上,鋪著一列列蘆草,蘆草上是一層非常厚的土,足可以讓大樹紮根生塔。空中花園的設計充分地體現出了古代園林設計師的才智。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古巴比倫人在2500年前就成功地采用了高層建築防滲漏技術,而且在建築空中花園的過程中,每層的支柱都互不遮擋,每一層植被都可以得到充足的光照。
公元前3世紀,當時到過巴比倫的古希臘人安提巴特隻是見到了早已殘敗的“空中花園”骨架,便毫不猶豫的將其稱之為世界奇跡,與胡夫金字塔、亞曆山大城燈塔相提並論,由此,我們便可以看出“空中花園”昔日的風韻了。後來,幼發拉底河向巴比倫城西改道9英裏左右,而人口也隨著河流開始漸漸地遷徙,古巴比倫文明便逐漸地在這種遷徙中湮沒了。而這座建築於公元前6世紀的巧奪天工的“空中花園”,也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被毀壞了。
至今,考古學家還是沒有找到它的確切位置。事實上,在有關於古巴比倫的文本記載中,它本身也是一個謎。而且至今還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這座花園實際上並不是什麼傑作,隻是古代希臘的大型建築過少,才成為了安提巴特眼中的“奇跡”。此說也有其正確性,因為當時的古希臘人並未邁入文明門檻,而兩河流域的文明卻已經延續了大約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