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最弱的人,集中其精力於單一目標,也能有所成就;反之,最強的人,分心於太多事務,也可能一無所成。——卡萊爾
(4)一心一意去掘井,沙漠裏也能取到清澈的泉水。
(5)鳥的翅膀如果係上金子,就再也飛不起來。
6在確定“論點”和選擇好“論據”後,要求:“論證”方對材料及提供的論據作一點分析發言,並將自己對全文的構思向大家彙報。
分析要點參考:
(1)管寧後來成了學問家,華歆卻一無所成,其間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恐怕是管寧專心求學,視金錢和虛榮如糞土,而華歆卻很在乎這兩點,所以不成功。
(2)昆蟲學家洪式閭、居裏夫人等之所以能成功,是他們將全部精力放在事業上,對金錢和虛榮不為所動,終身追求既定的目標,為自己的理想奮鬥一生的結果。
7“論證”(小明)方執筆,完成一篇讀後感。
8交評判員(爺爺)評點。活動到此結束。
1有的同學對集體的事不熱心,對他人的困難無動於衷。對有損集體和他人的行為也不過問、不製止。他們有句口頭禪:“關我什麼事!”對此,你有何看法?請以“要關心集體”為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議論文。
提示:寫這篇短文,論點即文章的標題“要關心集體”,應鮮明突出,在文章開頭引述材料的基礎上就應把它亮出來。然後在主體部分可以正反兩個方麵講道理,如俗語說:“一滴水隻有融入大海才不會於涸”,可見,集體的力量是偉大的;還可列舉一些靠集體的力量取得成功的事例,並作一些分析。結尾部分,當發出號召,照應論點。
2閱讀下麵一則材料。選擇恰當的角度,提煉一個觀點,寫篇議論性短文。字數350宇左右。
如今,有些少年兒童過生日真闊氣。某校一位女生過生日,父母為她定購了一隻400多元的大蛋糕,爺爺為她買了價值500多元的名牌服裝。還有不少同學應邀到她家參加生日晚會,並給她送了“紅包”。這使她興奮不已。
提示:寫這篇短文,首先應根據題目的要求,選擇一個適當的角度,怎樣選角度呢?先得分析一下材料,這位女生過生日得到了400多元的大蠶糕,500多元的名牌服裝,很多的“紅包”,因此興奮不已,為什麼會“興奮不已”呢?無非是虛榮心得到了滿足。由此可得出論點:這樣的虛榮心要不得。然後根據這一論點進行論證。
3魯迅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對這句常被人們引用的話,你有什麼看法?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
提示:古語說:“文如其人”,一個作家說的話,當然和他的經曆、思想、人格等不可分割。故而,要理解他們的某些言論,最好對他們的思想、經曆有所了解。我們從小學到初中,已學過魯迅先生的不少作品。對這位現代文壇上的偉人的種種有所了解。這一點是寫作本文的基礎。那麼,從魯迅先生的這句名言中,我們能得到的啟示是什麼呢?很顯然的是:人生貴在創造,從前人沒開辟出路的荒野荊棘裏踏出一條路來,這就是“創造”,短文當從這一點切入。
4請你以“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為題作一篇議論文。字數400字左右。
提示:下列一組漫畫的寓意是非常清楚的:窮時餓肚子時,上找秕穀充饑;富時糧食多時,就跳到穀筐裏挑食吃,還弄得一地狼藉。這組漫畫提醒人們:富時勿忘窮時苦,勤儉節約是美德。寫作本文,“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即是論點,在簡述漫畫材料後即可亮出觀點。同時要弄清幾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說“勤儉”是“傳家寶”呢?如果不“勤儉”又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呢?我們學過的課文《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及《儉以養德》都可借鑒,還可聯係周圍身邊的實例進行論證窮時,
1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後問題。
科學的生命是創造,要創造就要勇於思考,敢於向科學權威和舊的理論體係挑戰。
物理學家海森堡說得好:“自然科學中的每一個發展,幾乎都是通過對某種問題或概念的放棄而取得的。”在科學領域,人們尊重權威是無可非議的,但是,這種尊重絕不應該變成迷信。
華羅庚堪稱數學權威,但他也可能弄錯一些問題。l955年,廈門大學年輕的畢業生陳景潤,在精讀華羅庚《堆壘素數論》的過程中,發現華羅庚的“它利問題”存在著錯誤。經過反複驗算,陳景潤確信自己的判斷準確無誤。他寫了一篇論文,並附了一封信寄給華羅庚,信中說:“明星上落下的微塵,我願幫你拭去。”華羅庚在全國第一次數學討論會上,親自宣讀了陳景潤的論文。陳景潤沒有因為華羅庚巫蔓習·q莎是權威而蕉壹魍表現出的大盔畏精神令人讚歎;同樣,華羅庚沒因為陳墨批評,表現出
(1)在原文中用曲線畫出這段文字的論點。
(2)二述文字先後運用和方法的論證
(3)文中有一句話“明星上落下的微塵,我願幫你拭去”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明星”比喻誰?“微塵”又比喻什麼?通過這一比喻,作者要闡明什麼?垮全段的觀點有什麼聯係?
(4)聯係全文看,文中畫橫線的語句表達什麼意思,從以下答案中選出最恰當的一項,將序號寫在括號裏。()
A讚揚了陳景潤的大無畏精神和華羅庚虛懷若穀的品德。
B陳景潤不迷信權威,華羅庚也不以權威自居,他們都敢於向科學權威和舊的理論挑戰。
C讚揚華羅庚虛懷若穀。敢於接受批評的精神和陳景潤堅持真理的大無畏精神。
(5)劃線的部分是文章的總結,它和文章的中心論點又是什麼關係?
(6)有人將物理學家海森堡說的話“自然科學中的每一個發展,幾乎都是通過對某種問題或概念的放棄而取得的”當作全文的中心淪點,你說對不對?為什麼?
2下麵是一篇隨感性的小短文,是從巴甫洛夫“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這句話引出全文的,在文中提到了“在我們周圍,有多少生命力旺盛的人成天到晚同樣很忙嗬,一心一意忙著票子、房子、位子、車子等等物什……”的現象,對此你有什麼想法和看法,請用一段話把這些想法和看法寫出來。字數不限,但觀點要鮮明。
巴甫洛夫很忙
江蘇南京六合雷傳桃
“巴甫洛夫很忙……”不是別人說的,是巴甫洛夫親口對別人說的。
“巴甫洛夫很忙……”是巴甫洛夫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親口對別人說的。當時有人敲門,想進來看看他。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巴甫洛夫一直密切注視著越來越糟糕的身體狀況,不斷地向坐在身邊的助手口授生命衰變的感覺,如炮火紛飛的戰場上一架忠於職守的發報機。有人敲門,想進來看看他,而他正在向瘋狂肆虐的死神奮然挑戰,以最大限度地延長死亡的過程,為一生摯愛的科學事業留下更多的感性材料……隻好不近人情地加以拒絕:“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來人被拒之門外,隻好心情複雜地走了……
巴甫洛夫在生與死的較量瀕臨高潮時所表現出來的豁達、超然、無畏,令我深深折服。對一切生命有機體來說,生與死是一對矛盾,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死是生的衍生物和伴生礦。在巴甫洛夫的眼裏,死亡是可親可近的,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升華。一句“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不是詩篇,勝似詩篇。
與巴甫洛夫比照,在我們周圍,有多少生命力旺盛的人成天到晚同樣很忙嗬,一心一意忙著票子、房子、位子、車子等等物什,視庸俗為潮流,視利己為高尚,臨終時,總是哀歎好日子剛剛開了頭,突然煞了尾。這樣的個體生命,隻像是被白蟻蛀空的長堤一樣,實在是當不得“風景如畫”四字的。
首先要做“馬”
葉永烈
最近,華羅庚教授在談論人才問題的時候,說了這麼一段頗有見解的話:“現在,大家一說起人才問題,都說要提倡做‘伯樂。‘伯樂當然要做,我看,大家首先應當作‘馬,哪怕是做不了‘千裏馬,每天跑個幾百裏、幾十裏、幾裏也好。要不停地朝前跑,每個人都要跑,這樣,才能形成‘萬馬奔騰的局麵。”
“首先應當作‘馬”,做“不停地朝前跑”的“馬”,這一點確實非常重要。千裏馬其實並非一生下來便會“日行千裏”。千裏馬是在不斷地奔馳之中,由凡馬躍為神馬的。不練、不奔,就不會有千裏馬。就拿最近兩、三年裏從青年中湧現的幾匹“千裏馬”來說,哪一匹不是練出來、奔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