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韻的出走(1 / 3)

西鞍市黃河中學教師宿舍404。

“古韻,快遞,下來簽字。”郵遞員仰起頭朝樓上大聲喊著。

“師傅,古韻還沒下課,要不您送到她教室去?”古韻的母親秦明月扶著樓道護欄對樓下的郵遞員費力地說。

“您代簽一下也可以。”

郵遞員看到老人年事已高,停好單車一溜小跑跑到四樓,老人一筆一畫整整齊齊簽下自己的名字。

樓下陸陸續續傳來小孩子的嬉笑打鬧聲,學生放學了,女兒也應該快到家了。

“媽,我回來了。”話音未落古韻走了進來。

“你怎麼又洗衣服,你脈管炎這麼嚴重這手不要了是嗎?”古韻顯得有些生氣。

“這不你下班要做飯,還要去水站提水,晚上還要批改作業,閑著也是閑著能做點是一點。”秦明月低聲說。

古韻也沒繼續說,她知道母親的用心,誰會忍心去責怪一位愛自己的母親呢?

“韻兒,今天送菜的大叔可能有事耽擱了,我們就隨便吃點吧。”

“好。”古韻說完走到樓道的簡易廚房開始做飯。

不一會,飯菜做好了,很簡單,一大碗青菜湯泡飯,雖然簡單卻也看得出是用心了,青菜白飯,綠白分明,麵上撒著一層碎肉末,清澈幹淨香味四溢。

老人突然想起快遞的事:“韻兒,收到一個信封,你看看誰寄來的?”說完到枕頭下拿出快遞交給了古韻。

古韻接過信封:“申圳?這是誰?寄的什麼?”

古韻一臉疑惑撕開信封,裏麵是一張空白公文紙包裹著一張身份證,她睜大了雙眼驚訝地看著手中的身份證:

“媽,我在申圳遺失的身份證,有人給我寄回來了。”

秦明月聽到很開心:“這世界還是有好人啊,我們要感謝人家的,記住了。”

身份證上信息:古韻、女,1969年7月19日,西鞍市碑林區黃河小學職工樓404。

公文紙抬頭印著:湘南省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申圳辦事處以及地址和辦公電話,信封潦草的簽名看了許久猜出兩個字,楊珣。

古韻把公文紙折好放回信封,塞進桌子的玻璃板下。

夜深了,剛開年的西鞍市寒氣逼人,古韻批改完作業走到母親床前把被子給她蓋得嚴嚴實實。

此刻的她沒有一絲困倦,隨手披件衣輕聲打開門走到樓道上仰望著夜空,良久,一顆淚珠悄然滑落,她沒有去擦,任由他滑落,無數積壓在心頭的委屈、壓抑和無助那一刻猶如決堤洪水一發不可收。

“我要離開這裏,我要離開這裏……。”她喃喃地重複著這幾個字。

一望無際漆黑的夜空在古韻心裏就像看不到未來的世界。

申圳,一九九四年大年初九,申圳的春節是一座空城。

荔枝公園圖書館內隻有屈指可數的幾個讀者,柏珣的隻有高中文化,借閱的都是外貿方麵的工具書,要融入這座未來的新型城市就必須要求他自己努力學習。

管理員吳姐端過來一杯咖啡:“怎麼,春節都沒回老家?”

柏珣和管理員都很熟。“吳姐新年好!想感受一下申圳的春節氣氛”。

“真有你的。”

吳姐說完離開了。

讀書的時光應該是世界上最寧靜的。

咖啡涼了,柏珣不懂得怎樣去品味,皺著眉頭一口喝完,順著嘴角滴下來幾滴掉在了書頁上,找吳姐要了幾張紙巾把書頁上的咖啡擦拭掉,還是留下了一塊淺淺的痕跡。

靠在椅上輕輕舒了一口氣伸了一個懶腰,腦子裏消化著書本裏的內容。

柏珣喝不慣咖啡去飲水機旁打了一杯水,回到桌前看到書本上多了一張紙條,他環顧周圍尋找放紙條的人,目光和鄰桌的一個女孩相互對視。那女孩微笑著用指頭指著他的筆記本,紙條上寫著:我能和你同桌嗎?

柏珣想都沒想朝女孩做了個ok的手勢,女孩合上手中的書毫不猶豫地坐在了他的對麵。

柏珣這才仔細地打量對麵這個不速之客,年齡應該和他差不多,整齊的空氣劉海把額頭遮住一大半,沒有任何的化妝痕跡,清新、陽光。也許是她感覺到他在打量她,朝他抿著嘴微笑一下豎起食指做了一個別說話的動作,他倆再沒有任何交流各自看著自己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