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返回故裏(2 / 2)

柳逸玄帶著家眷們來到襄陽北門外,卻遠遠望見城門口搭著涼棚,旁邊站著許多官員和百姓,好像是在列隊歡迎誰似的。

“升官,你快看,那是什麼情況?那些人好像是在等我們啊。”柳逸玄遠遠看到城門口的人都在注視著自己,心裏感到十分好奇。不多時,果然見一個府衙差役裝扮的男子跑了過來,那差役對柳逸玄躬身施禮,笑著問道:“敢問是京城柳相爺家的車隊嗎?”

柳逸玄點了點頭,說道:“正是,敢問你是…”

“哦,小人是襄陽府裏的差役,奉了我們知府大人的吩咐,特來在城外迎接老相爺的。”

“哦,明白了。”柳逸玄不知此地是什麼規矩,自己的老爹告老還鄉,早已不是什麼相爺,本地知府還這般歡迎,也不知如何處置,便回馬來到柳安國與範夫人的車前,回道:“父親,我們已到襄陽城外,那襄陽知府派人來迎接我們了,您看該怎麼答複他們?”

柳安國掀開較簾,看到那位襄陽府衙的差役,問道:“你們知府是如何知道老夫今日還鄉的?”

那差役笑道:“回稟相爺,我們知府大人是聽貴府的胡管家說的。”

柳安國一聽原來是自家的管家告訴了自己的行蹤,一時心中不快,此次告老歸鄉,柳安國本打算低調返回,不想太過張揚,聽到自己的管家將此時張揚出去,一時大怒,便對身邊的劉管家說道:“胡管家在哪呢,快叫他過來!”

這胡管家名叫胡萊,本是柳安國家的遠房親戚,因家道衰落才投靠到柳家,柳安國任滁州知州時,父親病故,便回鄉丁憂三載,丁憂後離鄉赴任時,因襄陽老家還有數十畝良田,幾間宅院,便留下胡萊在襄陽看守。再者,這柳安國還有一位同胞兄弟,乃是庶出,年輕時遊手好閑,喝酒耍錢,指著老家的幾畝田的租子過活,柳安國怕他動了自家祖上田宅的念頭,便留胡萊在老家看著他。不想今年春上自己這位胞弟去世,胡管家曾往京城報喪,那時金兵第一次南下,範夫人不僅打發給了胡管家銀子,還讓他將院落收拾一下,以備全家避難之用,誰知金兵未能破城,範夫人也沒有帶著家眷們回來,因此這胡管家一個人在老家看家護院,倒也是愜意。

此時的胡萊正帶著幾個府裏的仆人和自己的老婆孩子混在人群裏等候,遠看到自家主人的車隊已到,便找急忙慌地過來伺候,柳逸玄來看這胡萊,生得倒是一身富態,寬額微目,麵白臉圓,身上穿著一件暗白色緞子馬褂,看起來像個土財主一般。這些年柳安國在京做官,隻留著胡管家在老家操持,對他基本上沒什麼管束,常言道,宰相門前七品官,胡萊因仗著主人是京城裏的大官,也難免做出些欺貧淩弱的勾當,本地的官員知道他是相府的管家,也對他畢恭畢敬,當地的士紳員外們也都和他有些交往。

“小的胡萊給老爺夫人請安了!”胡萊趕到柳安國車前磕頭下拜。

“胡萊,老夫回鄉之事你怎麼給知府大人說了?我不是在信裏囑咐過你嗎,老夫是被貶辭官,不是衣錦還鄉,你怎麼如此張揚呢?”柳安國怒道。

胡萊見柳安國訓他,隻得故作委屈地說道:“回老爺的話,不是小的故作張揚的,是知府大人得知您要回來,非得為您接風洗塵,還說你是咱襄陽城裏出的最大的官,即便是告老還鄉,也不能太寒酸了不是?知府大人已在城中的酒樓裏擺好宴席,就等您過去呢!”

“什麼?你這狗奴才,竟給我惹麻煩!老夫現在是一介草民,哪還有必要去赴那知府大人的酒席?你去告訴這知府大人,就說他的好意老夫心領了,接風的宴會就不去了。”

“這…這恐怕是不好吧。”胡萊一臉為難地說道。

“有什麼不好的,就按老夫說的辦!”又指著城門口的那些百姓說道:“還有這些等候的差役和百姓們,都遣散了吧。”說罷回身上了馬車。

胡萊和那位府衙差役一見柳安國態度不是很好,也不敢多說什麼,隻好灰溜溜地領命回去。柳安國雖是告老還鄉,怕也是難得清靜,畢竟又會遇到何事,且待後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