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陰雲密布(2 / 3)

柳逸玄聽完這話,暗自笑了一聲,說道:“那日濟王請命回濟州去,康王確實也像聖上諫阻過,並且也請命說自己願意同濟王一道去禦敵,隻是濟王太過自大,不願讓康王隨行,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就算這康王去了,也未必是金國人的對手!”

秦順聽了柳逸玄這話,覺得他比康王更牛,那康王能預測到濟王打不過金兵已經很不簡單了,可這柳逸玄卻說即便康王、濟王一塊去也打不過金兵,這就更不簡單了。

秦順又對柳逸玄問道:“怎麼?你也覺得濟王會敗給金兵?”

“這個嘛很難說,我當然不願意看到濟王敗給金兵,隻是金人向來狡猾多變,隻怕那濟王太過輕敵,再中了金人的圈套,那就不好說了。”

“噢,是這麼回事……”秦順聽後點了點頭,他不懂怎麼看人,在他眼裏,打仗應該是個硬碰硬的粗活,至於一軍將領在言語上藐視或者輕視對方,有時候也是必要的,總比被敵人嚇倒了要強,所以從心裏講,秦順並不覺得濟王一定會敗。

二人正說話間,卻見小太監來傳旨,說聖上正召集京城的將領去樞密院議事,讓禦林軍四品以上的將領們也一塊去參加。秦順和柳逸玄得了傳召,急忙出了上林苑進了宮門直奔樞密院議事大堂。

樞密院內濟濟一堂,看來今天又有什麼邊關急報送來了,欽宗年少即位,國家大事不敢私自做主,什麼事情都要跟大臣們商量。柳逸玄進了殿內,看到今天過來議事的除了三省宰輔就是兵部的官員和將領。

官員們匆忙趕來列隊等候,卻見欽宗和幾位王爺從屏風後麵繞了過來,眾人跪拜禮畢,欽宗言道:“今日朕叫來諸位大臣和將軍們,有兩件事情要商議,第一件便是洛陽守備劉達開送來的急報,說是發現山西一帶的金兵蠢蠢欲動,也有渡河南下之勢,這次金兵分東西兩路舉兵來犯,看來是早有預謀,朕決定任命肅王為關西兵馬元帥,即日起去洛陽禦敵,各位愛卿可有異議?”

眾人一聽金兵來勢洶洶,分東西兩路夾擊,可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鬧了,欽宗既然點名讓肅王前去禦敵,群臣自然沒有什麼異議,紛紛點頭同意。

欽宗又言道:“朕這裏還有第二件事要說,前日朕讓濟王回山東駐防,目的是攔阻東路金兵,今日濟王來報,說金兵東路主帥正是我們的老對頭,也就是金國遼王完顏斜。這次遼王帳下有十五萬大軍,可謂是來勢洶洶,又有那涿州郡王 完顏吉列 和冀州郡王 完顏兀術 做為左膀右臂,朕擔心濟王那裏會吃不消的,所以決定讓康王率領京畿兵馬前去支援,眾卿以為如何?”

眾人聽了這話,皆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因為欽宗叫大家過來,就隻有兩件事要商量,剛才的第一件事大家沒發表什麼意見,第二件事再不說點什麼那不就白來一趟了?再者,欽宗任命肅王為關西兵馬元帥,並未讓他帶走京畿的一兵一卒,可是讓康王去支援濟王,那是要帶走中原的人馬的,這讓京城的這些大臣們頓時沒有了安全感。

“眾卿有什麼看法,盡管說吧,朕洗耳恭聽。”欽宗見群臣“嗡嗡嗡”如蒼蠅一般,知道他們擔心京城的兵馬被調走之後,沒有人來保衛京城的安危,所以各個心存顧忌。

那兵部侍郎張邦昌出班奏道:“聖上,您讓康王千歲去山東支援濟王千歲,這個老臣並無異議,隻是若調走了京畿一帶的人馬去濟州禦敵,這京城的安危又該交給何人呐?”

欽宗瞟了一眼張邦昌,言道:“朕隻是讓康王抽調一部分人馬去濟州,又不是派出全部的人馬,這京城自然是有軍隊守衛的。”

“哦,是這樣啊。可是……此次金兵來得突然,雖然現在是分了東西兩路人馬進犯,可萬一還有金兵由中路進犯,那又該如何處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