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辦法看似不錯,可就怕這幾位王爺得了兵權之後,各自有自己的心思, 萬一到時他們隔岸觀火 作壁上觀,那又該如何?……”
“玄兒!”柳安國聽到兒子越說越離譜,連忙厲聲製止道:“這種話豈能亂說?若被別人聽去了,豈不是又要惹禍!”
柳逸玄自知失言,吐了一下舌頭,不敢再說下去,他見老爹這般生氣,又笑嘻嘻的勸慰道:“都是孩兒不好,父親不要生氣了,孩兒並沒有別的意思,我隻是說萬一被我說中,那聖上豈不是虧大了!”
柳安國自然明白兒子的意思,其實他內心也有這種擔心,去年太上皇臨危退位,慌忙把皇位傳給了欽宗趙桓,各地的王爺雖然沒有敢明言反對的,但他們心中多少有些不服,欽宗是做了多年的太子,但他才華不及肅王趙樞,聰敏不及景王趙杞,功勞不及濟王趙栩,城府不及康王趙構,而就因為他是徽宗的長子,而且金人南下時他就在徽宗身邊,所以才被徽宗讓位。如今欽宗將兵權一分為四,交給他們的弟弟,這雖然是他對各位弟弟的信任,但也是無奈之下的一次賭博。
柳安國歎了一口氣,道:“皇上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們做臣子的,自然不能多說什麼。再者說,各位王爺與聖上雖不是一母所生,但卻都是太上皇的兒子,並且他們的生母,也就是各位太妃,也都在京城居住,他們總不能對自己的父母也不管不顧吧?”
柳逸玄聽後,冷笑一聲,說道:“但願吧!”。父子二人正交談間,卻見內府中丞張公公走了進來。張公公對柳安國說道:“柳相國,皇上宣你到樞密院議事,說宗澤將軍派人送來軍情急報,要召各位大臣和幾位王爺商議對策。”
柳安國聽了宣召,急忙戴好官帽起身前去,柳逸玄一聽是宗澤老將軍送來的急報,便料到一定是磁州發生了什麼事情,也想跟著前去。
“父親,孩兒也跟你一塊去吧,我對磁州的事情比較熟悉,或許能幫上什麼忙。”
柳安國回身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覺得他已是四品的武將,也應該有資格議政,再加上他對前方戰事如此好奇,便決定帶他一塊往樞密院議事。
“好吧,你就跟我一塊來吧,記住,不該說的話不要亂說!”
柳逸玄不耐煩地說了一聲“知道啦!”,便跟在柳安國的後麵去了樞密院。
又繞過了幾道回廊,便進了樞密院的議事大廳,柳逸玄乖乖的跟著柳安國進了殿門,卻看到有十幾位大臣正圍坐在欽宗旁邊商議,欽宗身著一身黃袍,帶著紫金龍冠,正坐在一張椅子上說話,幾位王爺和大臣都被賜了座,紛紛圍攏在一起,像是在密謀什麼事情一般。
柳安國父子過去參拜道:“老臣參加聖上,吾皇萬壽無疆!”
“愛卿免禮了,快給柳相國賜座!”欽宗又看到柳逸玄也跟了過來,便又言道:“噢,柳愛卿也把兒子帶來了!來的正好,朕這裏有宗澤老將軍送來的一封急報,你們爺倆先看看吧!”說罷把手裏的一份奏折遞了過去。
柳安國雙手捧過奏折打開,柳逸玄伸著脖子也來瞧看,隻是閱讀古文的速度沒有他老爹快,還沒看到一半就被他老爹合上交還給了欽宗。
欽宗道:“柳卿家,你對宗澤所言出兵邯鄲一事有何看法?”
柳安國道:“宗澤奏折上所言,那完顏吉列帶著邯鄲的兵馬往大名府方向集結,城中駐守的金人不足一萬,這的確是收回邯鄲的大好時機!”
“哦?這麼說,柳相國也認為應該出兵邯鄲?”欽宗急切地問道。
“正是,那邯鄲地處燕趙腹地,久被金人占領,如今金人大軍撤離邯鄲,正是一舉收複失地的良機,若宗澤老將軍能將邯鄲收回,則河北之地皆在掌控之中了!”
欽宗聞言,笑道:“愛卿所言有理啊。”坐在旁邊的太師朱範聽了這話,連忙起身奏道:“聖上,切不可輕易出兵啊!”
欽宗早就知道朱範會來反對,他要不反對的話,也用不著開這種議政大會了,於是便問道:“老太師又有何高見?給朕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