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風雲突變(中)(1 / 2)

樞密院內,欽宗與群臣繼續商討邊關戰事。

朱範道:“聖上,宗澤老將軍雖在奏折中說 金兵撤離邯鄲往大名集結,但並未探得金兵往大名集結的目的,且上次金國三皇子前來議和,聖上已答應金人要罷戰休兵,如若此時出兵,必然會被金人說成是背信棄義,所以依老臣來看,還是暫且不要出兵為好,等弄清楚了金人的動向再做決定。”

欽宗聽了朱範之言,也覺得有幾分道理,金人突然撤離邯鄲,其用意的確讓人難以琢磨,萬一是金人設的圈套,故意引誘磁州的兵馬出動,等宗澤人馬進了邯鄲再來個甕中捉鱉,豈不是又要吃虧。

“嗯,老太師之言也有些道理,前番朕已寫下國書與那金國皇帝,隻是金國人尚未給我們答複,這次金人在邊境暗地調兵,的確令人捉摸不透啊!”

“皇上,沒什麼捉摸不透的!金人這是要準備再次南下了!”柳逸玄在一旁高聲奏道。

欽宗和眾大臣一聽此言,連忙都將目光轉到柳逸玄身上,柳安國見兒子在群臣麵前大喊大叫,又怕他亂說惹出禍來,急忙厲聲喝道:“你給我住口!聖上和這麼多的王公大臣們議事,豈容你插嘴,快退下!”

欽宗見柳逸玄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知道他有話想說,於是對柳安國笑道:“柳卿家不必如此,令郎已是四品的京官,這參政議政也是早晚的事。”便又對柳逸玄問道:“柳公子,你方才說金人要準備再次南下,是什麼意思?”

柳逸玄走上前去,對欽宗深施一禮,奏道:“聖上,您真的相信金人會與我們化幹戈為玉帛嗎?您真的相信金人會平白無故的把大軍撤回國內嗎?金國人平了高麗滅了大遼,向外擴張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前段時間金人又把北方的蒙古人趕回陰山以北,就是為了掃除後患以便再次南下,占我中原。這半年多來,金人占領了我們河北、山西等地的七十多座城池,掠奪了我們那麼多的金銀財寶,他們會白白的就此放手而撤軍回去嗎?假如您是金國的皇帝,您會這麼做嗎?……”

“放肆!你好大的膽子,敢跟皇上這麼說話!”旁邊的朱範見他出言大不敬,連忙厲聲嗬斥。

欽宗知道這柳逸玄平時說話總是不拘小節,言語方式也與別人不同,便對朱範笑道:“太師不必動怒,柳公子隻是做了個假設,並無對朕不敬之意,你且聽他把話說完。”又對柳逸玄道:“柳逸玄,你接著說。“

柳逸玄繼續道:“對不起啊皇上,我剛才的比喻可能有些不恰當,您別生氣,但話又說回來,即便按照一般的常理,金人也不會退兵回去的。前番那金國三皇子來到我們京城,對我中原的物產大加讚賞,可見金人對我中原早已垂涎已久!所以就請皇上和眾位王爺,不要再幻想著金人會跟我們議和休兵,趕緊通告全國做好戰爭準備,金人很快就會南下中原,若不做好準備,恐我大宋存亡之際就在今年了!”

柳逸玄一口氣把話說完,語氣中充滿著無限的憂患與發自內心的誠懇,但欽宗和眾位大臣卻聽得目瞪口呆,特別是“存亡之際就在今年”一句更是振聾發聵。欽宗從來就沒有聽過哪位大臣敢說出這種話來,一時也不知如何對答。

“大膽的柳逸玄,你竟敢危言聳聽,用亡國之言來恐嚇聖上,我看你是不想活了!”朱範指著柳逸玄厲聲嗬斥,又連忙對欽宗奏道:“聖上,這柳家公子信口開河,竟敢說我大宋‘存亡之際就在今年’,此乃大逆不道之言,懇請聖上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