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對簿公堂(下)(1 / 2)

鈞州郡王向忠輝將那封拜帖握在手中,遲疑不決,他知道這封拜帖一旦公之於眾,那幅《清明上河圖》的下落也自然不再是秘密。

堂上坐著的這位欽差,向忠輝也早有耳聞,這位秦大人是進士出身,雖不知道他在朝中屬於何黨何派,但卻知道他也是精通書畫,若他一時生了好奇之心,問起這書畫的來曆,豈不又要添些麻煩?向忠輝拿著這封拜帖,沉思良久。

秦檜在一旁看他愁眉不展,有所顧慮,怕是那拜帖中提到什麼隱秘之事,於是笑道:“老千歲,這拜帖既然已拿來,何不呈上來讓我等一觀,若真無什麼可疑之處,本官大可將拜帖送回便是!”

“這個…秦大人有所不知,這柳公子來我府中,確實是為了一幅畫,這幅畫是老夫私人收藏,且在帖中有所提及,老夫怕外人得知,以後保不齊惹來麻煩。”向忠輝無奈,隻得道出原委。

這老郡王酷愛收藏已是天下皆知,府內的書畫藏品外界也是猜測紛紛,秦檜聽了他的話,暗自裏歎道:“都說這老郡王府裏藏著些奇珍異寶、書畫名帖,今日看來果然不虛,不知這柳家公子要來看的是什麼畫,既然老郡王不想讓別人知曉,我且送他一個人情便好。”

“哦,原來如此,既然這樣,老千歲可將帖子交與本欽差,本官承諾,閱畢絕不與外人提及,不知千歲是否信得過下官?”

向忠輝哪裏信得過他,隻是秦檜這話明顯是在賣個人情,他奉旨前來查案,若不配合,恐怕他又要上奏君王。向忠輝見他說了這話,隻得起身將拜帖送到他手上。

秦檜忙站起來接過,輕輕打開這封簡陋的拜帖,帖上寫道:

“少虛頓首:拜帖一封親手書,門口小廝傻乎乎,不談經書不論道,隻為清明上河圖!”落款是“少虛真人”。

秦檜看了這拜帖差點沒笑出聲來,且不說字跡潦草難辨,就是這首詩寫的也不倫不類,那像是個太學裏的學生寫的。他抬頭又看了一眼站在堂下的柳逸玄,無奈的搖了搖頭,也不知這些學生整日裏是怎樣讀書的,竟寫出這類歪詩來!

柳逸玄看到秦檜瞅了自己一眼,也知道自己醜大發了,這秦檜是進士出身,標準的大宋高材生,看到自己的寫的詩,豈不要笑話自己。不過他也沒有自卑,因為自己本來就不是他們大宋的人,毛筆字也沒練過幾天,寫成這樣已經不錯了!

這鈞州知府王孟海也在一旁伸著脖子來瞧,想看看是不是柳家私通郡王的罪證,秦檜既然已答應郡王不與他人泄露,自然不會給他瞧,連忙合上書信,又還給了向忠輝。

“柳公子,這‘少虛真人’可是你?”秦檜問道。

“是的,那日學生到王府去拜訪,隻是自己一無品級,二無厚禮,王府的幾個小廝拒而不見,才出此下策,自稱是什麼‘少虛真人’,並在王府門房裏寫了這封拜帖!”

秦檜聽了他的解釋,也覺得合情合理,隻是這幅《清明上河圖》他倒來了興趣,這柳家公子跑到鈞州,隻為了一幅畫,實在令人不解,難道這幅畫還有什麼玄機不成?此時秦檜並未聽說過《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因為張擇端畫完之後直接呈給了徽宗皇帝,名字還是徽宗給題的,這幅畫自入了皇宮就收於內府,也隻有少數幾個徽宗的寵臣見過,外界並無人知曉。

秦檜見這幅畫是郡王的私藏,他既然顧慮重重,可見這幅畫是他心愛之物,也沒再多問,畢竟此次來鈞州是為了查案,不是來賞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