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謀反之罪(上)(1 / 2)

放下鈞州之事暫且不表,且來說京城之事。

那日太師朱範得到女婿書信,說當朝柳相國的公子出現在鈞州郡王的府中,有私通勾結之嫌。朱範當即修書一封,讓女婿將柳家公子控製在鈞州,不要讓他潛逃回京。隻因此事涉及王公大臣和皇親國戚,那柳家公子又是聖上禦封的果正校尉,朱太師怕女婿一時心急,若私自給他上了刑,怕是不好向聖上交代,於是又修書一封,命王孟海將二人押在監牢,等候聖旨欽差。

皇宮大殿之上,朱太師出班奏道:“啟稟聖上,據鈞州府尹來報,近日有京城大員私自與鈞州郡王結交,值此外敵當前之際,恐生內亂,望聖上明察!”

宋欽宗聞言,大驚失色,因為此時金兵對中原已是虎視眈眈,上次屈辱求和已使全國百姓怨聲載道,再加上這幾年山東、江南一帶匪患叢生,若真有藩王行效仿當年太祖“黃袍加身”一事,那這大宋江山豈不要落入他人之手?

“哦?竟然有這種事?那鈞州郡王深得太上皇的器重,已被父皇封在鈞州監管瓷器營造之事,豈能有謀反之心?”欽宗皇帝雖然擔心此時有郡王謀反,但這鈞州郡王又深得他父皇的信任,想來也不是奸臣賊子,因此對朱範所奏也產生懷疑。

“聖上,縱然鈞州郡王並無謀反之心,但也不能排除朝中某些大臣並無作亂之意呀?若朝中有人包藏禍心,保不準藩王會被他們說動,不可不防啊,聖上!”朱太師邊說邊往柳安國身上瞅了一眼,柳安國立馬感到事情不妙,不知這老賊又耍什麼花招。

“哦?既然老太師說有京城大員私通藩王,不知所指何人啊?”欽宗問道。

“聖上,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宰相柳安國!”朱太師高聲奏道,顯然底氣十足。朝中大臣聽了這話,一片嘩然,議論紛紛。

“老匹夫,你休要血口噴人!這幾****與聖上一邊商議遷都之事,一邊又要處理各地急報,每日都是早來晚歸,何曾去過鈞州,更別談什麼私通謀反?分明是你這老賊血口噴人!”劉安國聽到朱範汙蔑自己謀反,豈能受得了,早已火冒三丈,厲聲回擊!

欽宗皇帝聽了這話也是不信,這柳安國每日早來晚回,對自己一片忠心,怎麼可能會謀反?這朱太師與柳相國向來不和,這種互相參本的事情早已習慣,隻是不知這一回老太師又耍什麼花樣。

“老太師,這幾日柳相國每日都來宮中處理各地奏折,我那禦書房的門檻都快被他踢平了,幾時又到過鈞州啊?說他有謀反之舉,朕著實不信!”欽宗登基不久,朝中諸事全仰仗著幾位老臣,今日見老太師參柳安國,也隻當是倆老頭兒閑來無事鬥嘴,並未當真。

“聖上,老臣所奏並非無憑無據,柳相國出不了京城,但不能保證他府裏的人不出京城啊,再說結交藩王一事,也並非要當麵詳談,若有書信往來也可!”朱範有備而來,自然自信滿滿,說的有理有據,滿朝文武聽了這話,覺得今天這場戲有些看頭,紛紛都來了精神。

“朱範,你休要胡言亂語蒙蔽聖上!你說我結交郡王,有何證據,難道你還偽造了我的書信不成?”柳安國見他不肯罷手,倒想看看他能使出什麼手段。

“是啊,老太師,口說無憑啊,您得拿出證據來啊!”幾個看熱鬧的大臣也在旁邊煽風點火,怕這戲看得不過癮。

朱範奏道:“老夫既然懷疑柳相國有謀反之心,自然有證據!他柳安國雖未到過鈞州,卻暗地裏讓他的公子去拜會了鈞州郡王,這鈞州知府王孟海早已識破他家公子的身份,這會子那柳公子還在鈞州待著呢!”

“哦,是這麼回事啊,原來是派了他家公子去的!”幾個大臣紛紛說道,就等著看柳安國的反應了。

柳安國一聽朱範之言,不覺哈哈大笑起來:“老匹夫,我看你是早已老邁昏庸了吧,怎麼竟說夢話,犬子前些日子被聖上封了校尉,最近又到軍中任職,幾時跑去的鈞州?我看你是昨夜的美夢還沒有醒,竟跑到大殿上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