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紅薯有禁忌
紅薯又稱白薯、番薯、地瓜、紅苕等,在植物學上的正式名字叫甘薯。紅薯味道甜美,營養豐富,又易於消化,可供給大量熱量,所以有的地區把它作為主食。紅薯的蛋白質含量高,可彌補大米、白麵中的營養缺失,經常食用可提高人體對主食中營養的利用率,使人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紅薯中含的纖維素比較多,對促進胃腸蠕動和防止便秘非常有效,可用來治療痔瘡和肛裂等。對預防直腸癌和結腸癌也有一定作用。脫氫表雄甾酮是紅薯所獨有的成分,這種物質既防癌又益壽,是一種與腎上腺所分泌的激素相似的類固醇,國外學者稱之為“冒牌荷爾蒙”。紅薯對人體器官黏膜有特殊的保護作用,可抑製膽固醇的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肝腎中的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它還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它的熱量隻有大米的1/3,而且因為其富含纖維素和果膠,有阻止糖分轉化為脂肪的特殊功能。紅薯含有“氣化酶”,吃後有時會發生燒心、吐酸水、肚脹排氣等現象。隻要不一次吃得過多,而且和米麵搭配著吃,並配以鹹菜或菜湯即可避免。紅薯在胃中產生酸,所以胃潰瘍及胃酸過多的患者不宜食用。爛紅薯(帶有黑斑的紅薯)和發芽的紅薯可使人中毒,不可食用。紅薯等根莖類蔬菜含有大量澱粉,可以加工成粉條食用,但製作過程中往往會加入明礬。若過多食用會導致鋁在體內蓄積,不利健康。
腹瀉少食茼蒿
茼蒿又叫蓬蒿,由於它的花很像野菊,所以又名菊花菜。茼蒿的莖和葉可以食用,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鮮香嫩脆是,一般營養成分無所不備,尤其是胡蘿卜素的含量超過一般蔬菜,是黃瓜、茄子含量的15~30倍。茼蒿中含有特殊香味的揮發油,有助於寬中理氣、消食開胃、增加食欲。豐富的粗纖維有助腸道蠕動,促進排便,達到通腑利腸的目的。茼蒿氣味芳香,可以養心安神、穩定情緒、降壓補腦、防止記憶力減退。茼蒿含有多種氨基酸、脂肪、蛋白質及較高量的鈉、鉀等礦物質,能調節體內水液代謝,通利小便,清除水腫。茼蒿中的芳香精油遇熱易揮發,這樣會減弱茼蒿的健胃作用,所以烹調時應注意旺火快炒。做湯或涼拌有利於胃腸功能不好的人。與肉、蛋等葷菜共炒可提高其維生素A的利用率。茼蒿辛香滑嫩,腹瀉者不宜多食。
忌食未熟西紅柿
西紅柿是蔬菜中比較健康的食品,西紅柿中含大量維生素C,每100克西紅柿中含20~30毫克維生素C。維生素C有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治壞血病、抵抗感染等作用,是人們的首選蔬菜,但未成熟的西紅柿吃不得。未成熟的西紅柿中含番茄堿,食後常出現口澀和不舒適等情況,嚴重者還會中毒,發生惡心、嘔吐和頭暈乏力等症狀,因此,未成熟的西紅柿最好不要吃。
忌大量食用蘆薈
蘆薈含有多種碳水化合物以及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價值高,食用後不但能補充微量元素,還能起到清熱消火、排毒養顏的作用。可是蘆薈中含有的蘆薈大黃素,有通便之效,會導致腹瀉,故不可多吃。一般的標準限量是每人每天不宜食用超過15克,孕婦、老人和兒童食用蘆薈時更要謹慎。
忌食用隔夜韭菜
韭菜內含有較多的營養物質,尤其是纖維素、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含量都較高。韭菜中還含有揮發性的硫化丙烯,其香辛味可增進食欲,還有散瘀、活血、解毒等功效。韭菜內含纖維素多能促進腸道蠕動,保持大便暢通。韭菜含多量的硝酸鹽,如果炒熟存放過久,硝酸鹽可轉化為亞硝酸鹽,吃了這種韭菜會有不適感,主要表現為頭暈、惡心、腹脹、腹瀉等。因此,炒熟的韭菜隔夜之後不宜再吃。
忌食用變質銀耳
銀耳能提高肝髒解毒能力,保護肝髒功能,它不但能增強機體抗腫瘤的能力,還能增強腫瘤患者對放療、化療的耐受力。它是一味滋補良藥,特點是滋潤而不膩滯,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安眠健胃、補腦、養陰清熱、潤燥之功,對陰虛火旺,不受參茸等溫熱滋補的病人來說是一種良好的補品。銀耳富含天然特性膠質,加上它的滋陰作用,長期服用可以潤膚,並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銀耳是種含膳食纖維的減肥食品,它的膳食纖維可助胃腸蠕動,減少脂肪吸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食用變質銀耳,會產生中毒症狀,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