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肉類(1 / 2)

狗肉忌與大蒜同食

蒜蓉狗肉是一道很常見的朝鮮菜,也常被貴州、廣西、湖南、廣東等地的居民搭配在一起,吃者甚眾。在《本草綱目》裏有“狗肉與蒜食,損人”的說法。其理由是狗肉性熱,大蒜辛溫刺激,兩者同食可助火。中醫認為,狗肉屬熱性食物,具有補中益氣、溫腎助陽、壯力氣、補血脈的功效,可用於老年人體質虛弱的調理。冬天吃狗肉,可增強老年人的抗寒能力。現代營養學認為,狗肉所含蛋白質質量極佳,球蛋白比例較大,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和細胞活力,還能增強人的體魄,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性功能。新鮮大蒜中含有大蒜氨酸,這種大蒜氨酸為含硫氨基酸,經大蒜酶分解後可轉變為大蒜素。大蒜素具有殺菌等多種功效,但若食用過量,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如胃部不適或腹瀉。建議一般人每日食用新鮮大蒜量為3~5克。如果大量食用,會對胃腸黏膜產生刺激,使胃腸黏膜充血、水腫。由於大蒜的揮發性物質可抑製胃液分泌,而狗肉性熱。吃狗肉時若大量食用新鮮大蒜,可能會引起胃腸不適,也不利於狗肉的消化吸收,因此吃狗肉時不應大量食用新鮮大蒜。但若是狗肉炒大蒜、青蒜或蒜苗則無須顧忌。

食用鯽魚宜忌

鯽魚俗稱鯽瓜子,它肉味鮮美,肉質細嫩,極為可口。鯽魚營養價值極高,特點是營養素全麵,含糖分多,脂肪少,吃起來既鮮嫩又不肥膩,還有點甜絲絲的感覺。但鯽魚不宜與芥菜、豬肝、豬肉、蒜、雞肉、鹿肉等同食。

豬肝忌與豆芽兒同食

中醫認為,豆芽兒其性涼、味甘、無毒,能清暑熱、調五髒、解諸毒、利尿除濕,可用於飲酒過度、濕熱鬱滯、食少體倦。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夏季可常食素炒豆芽兒。此外,豆芽兒中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具有保護肌肉、皮膚和血管,消除緊張的作用。

每100克豬肝中含銅約2.5毫克,而豆芽兒中富含的維生素C會加速豬肝中銅的氧化,失去其營養價值,所以豬肝不宜與豆芽兒搭配同食。

蝦忌與含維生素C食物同食

蝦含有濃度很高的五價砷化合物,該物質本身對人體無毒害,但若在服用維生素C片劑或大量進食辣椒、西紅柿、苦瓜、柑橘、檸檬等富含維生素C食物後,就會使無毒的“五價砷”轉化為“有毒的三價砷”,所以,為慎重起見,在服用維生素期間,應當忌食蝦類。

豬肝忌與菜花同食

菜花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豬肝中含有大量的鐵、銅、鋅等微量元素。菜花纖維中的醛糖酸殘基可與豬肝中的鐵、鋅等微量元素反應,會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量。另一方麵,豬肝中的銅、鐵元素會使菜花中的維生素C氧化為脫氫抗壞血酸,從而失去原本的營養價值。

羊肉忌與醋同食

有些人,尤其是西北地區的人,吃羊肉時喜歡配一些食醋作為調味品,覺得吃起來更加爽口,更容易吸收。其實不然,這種吃法是不科學的。這是因為羊肉屬大熱,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等功能。而醋中所含的蛋白、糖、維生素和醋酸、乳酸、琥珀酸等多種有機酸,有消腫活血、殺菌等作用,醋性溫、味酸,與寒性食物配合效果較好,而與羊肉這類溫熱食品相配則不宜。羊肉與食醋搭配會削弱兩者的食療作用,並可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羊肉忌與茶同食

羊肉性溫,有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等功效,是一種很好的滋補強壯食品。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與茶葉中的鞣酸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鞣酸蛋白質。這種物質對腸道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大腸的蠕動減弱,大便裏的水分減少,從而形成便秘。

鮮魚忌與美酒同食

含維生素D高的食物有魚、魚肝、魚肝油等,吃此類食物飲酒,會減少人體對維生素D吸收量的六七成。人們常常習慣鮮魚佐美酒,殊不知這種吃法卻丟掉了上好的營養成分。

豬肉忌與香菜同食

香菜又名芫荽,可去腥味,與羊肉同吃相宜。香菜性溫、味辛,耗氣傷神。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古書有記載:“凡肉有補,唯豬肉無補”。一耗氣,一無補,故二者配食,對身體有損害。

豬肉忌與茶同食

豬肉性平、味甘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食用豬肉後飲茶,茶葉內的鞣酸會與蛋白質合成為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延長糞便在腸道中的滯留時間,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還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的吸收,影響健康。

豬肉忌與蝦同食

《飲膳正要》記載:“蝦不可與豬肉同食,損精。”蝦有淡水蝦、海蝦之分。淡水蝦(如青蝦),性味甘溫,能補腎壯陽,通乳。海蝦,性味甘鹹溫,亦有溫腎壯陽,興奮性機能的作用。豬肉助濕熱而動火。故二者相配,耗人陰精。元朝朱震亨雲:“豬肉補氣,世俗以為補陰,誤矣!唯補陽爾;今之虛損者,不在陽而在陰,以肉補陰是以火濟水,蓋肉性入胃,便作濕熱。”所以陰虛火旺者,忌豬肉與蝦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