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益氣補脾當仁不讓
山藥,既是食用的蔬菜,又是常用的藥材。人工種植的山藥,肉色潔白,味甘粉足,個大質堅,多供食用。山藥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久瀉、慢性腸炎、肺虛咳喘、慢性胃炎、糖尿病、遺精、遺尿、帶下等症。
山藥又名山芋。性甘,平,無毒。山藥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此外,還含有皂苷、膽堿、黏液質、澱粉酶、碘、精氨酸等。春季食用,可防止肝氣過旺傷脾,亦能補腎益精,使人體元陽之氣充沛,增強免疫力。
山藥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中記載:“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山藥補而不滯,不熱不燥,能補脾氣而益胃陰,是培補脾胃而性質平和的藥物。藥理研究表明,山藥含皂甙、粘液質、膽堿、澱粉酶及糖蛋白等,所含的消化酶能促進蛋白質和澱粉的分解,使食物易於消化吸收。
山藥對人體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可預防動脈硬化和肥胖症,能防止肺腎等髒器中結締組織萎縮,預防膠原病的發生。所含的“脫氫表雄酮”被國內外營養學家稱之為“激素之母”,可降壓降脂,美容護膚,有預防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和肥胖病之效,並可使肌膚細膩,光滑嬌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