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去暑賽仙方
綠豆性涼,味甘,可以消暑益氣、潤喉止渴,並且有預防中暑、利尿下氣、解熱清毒的功效。喝綠豆湯對熱腫、熱渴、熱痢、癰疽、痘毒、斑疹等病症,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用綠豆熬湯,好吃,有營養,還能治病,真可謂“一舉三得”。
綠豆湯能解毒,最適宜夏天飲用。在夏季,氣候屬梅雨季節,暑濕比較大,而綠豆有解濕熱氣功效。為什麼如此簡單的綠豆湯有如此功效呢?原來,主料綠豆味甘、性寒,入胃、心及肝經,有清勢解毒、利水消腫、清暑止渴等功效。唐·孟洗說它:“補益元氣,和調五味,安精神,行十二經脈,去浮風,益氣力,潤度肉,可長食之。”清·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說它“甘涼。煮食清膽養胃,解暑止渴,潤皮膚,消浮腫,利小便,止瀉痢,醒酒弭疫”李時珍讚它“真濟世之良穀也。”近年科學發現,綠豆還有降血壓、血脂的作用,對防治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病有一定的作用。但綠豆性寒,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食。
綠豆的食療用途很廣。以綠豆加水熬成湯或加米煮成粥,夏天食用可解暑除熱;用綠豆燉精肉吃,治風火牙痛;將綠豆與荷葉一起煮粥加白糖,可消熱癤紅腫,止痱癢;腮腺炎初起,可用綠豆二兩煮水,將熟時加入白菜心兩個,再煮一會,取汁服,日二次,可望消散;一切癰腫初起,用生綠豆搗碎,也可加牙皂同研,調醋敷患處,皮破者油調,良效;打撲損傷,綠豆粉炒紫色,新汲水調敷,以杉木皮縛定。綠豆和綠豆湯這麼好,但綠豆湯到底該怎麼煮?用開水煮還是用冷水煮效果好?綠豆湯煮出來,有時候是紅色,有時候是綠色,這是什麼原因?下麵就為你細細解說:
1.綠色的綠豆湯最解毒
取一隻不鏽鋼鍋,加水。煮沸後放入綠豆,蓋上鍋蓋。3分鍾後,舀出裏麵的湯,放在白色的大碗裏麵。這時的湯為綠色,澄清透明。這就是綠豆皮煮出來的真正顏色。綠豆湯之所以能清熱解毒,主要是因為綠豆皮中的多酚類物質,大量的多酚類物質隻要見了氧氣,它們就會變色。在鍋裏用沸水煮,蓋上蓋子,接觸不到氧氣,所以暫時可以保持綠色。尚未氧化,它的清熱解毒作用是最強的,想清火的人可以趕緊喝掉。
但湯色會逐漸變化,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湯色越來越深,向紅色發展……這是因為,多酚類物質隻要接觸氧氣,非常容易氧化成醌類物質,並繼續聚合成顏色更深的物質。這和茶葉泡出來之後越放顏色越深的道理是類似的。這種顏色的湯在營養成分上並沒有什麼損失,但綠豆湯清熱解毒的效果是大打折扣了。鍋內舀掉湯後剩下的綠豆可以繼續添水煮爛後食用。
2.煮湯不要用鐵鍋
用鐵鍋來煮綠豆湯,會影響湯的顏色,這是因為鐵離子往往會和多酚類物質形成“複合物”,顏色為黑色、褐色等,使湯色變暗發烏。這是一種正常現象,無毒無害。不僅綠豆湯,中藥、水果也不能用鐵鍋來煮。其中理由,除了鐵會催化多種維生素的氧化分解,還有就是鐵和藥材、水果中的多酚類物質等成分發生反應,從而影響藥效或色澤。用砂鍋或不鏽鋼鍋,就沒有這些麻煩。
3.湯煮好後再放糖
煮的過程中放大量糖或蜂蜜,會妨礙水分滲入豆子當中,影響澱粉的糊化過程。所以,煮的時候放入大量糖會減慢綠豆煮熟的速度,建議大家最好把湯煮好後,再放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