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熱嚴重,就來一點“冷食”(1 / 1)

內熱嚴重,就來一點“冷食”

涼性或寒性凡適用於熱性體質和病症的食物,就屬於涼性或寒性食物。治療內熱,我們可以從食用的食物上著手,根據不同的熱症,食用不同的食物。

飲食養生首先要講“性”。“性”(或“氣”)是指食物有寒、涼、溫、熱等不同的性質,中醫稱為“四性”或“四氣”。涼性或寒性凡適用於熱性體質和病症的食物,就屬於涼性或寒性食物。如適用於發熱、口渴、煩躁等症象的西瓜;適用於咳嗽、胸痛、痰多等症象的梨等都屬於寒涼性質的食物。

內熱,中醫講,體內髒腑陰陽偏勝之熱。宜辨虛實。常見胸中煩熱,午後潮熱,五心發熱,口苦,溲赤等症。《明醫雜著》卷一記載:“內傷發熱,是陽氣自傷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為內熱,乃陽虛也,故其脈大而無力,屬肺脾;陰虛發熱,是陰血自傷不能製火,陽氣升騰而為內熱,乃陽旺也,故其脈數而無力,屬心腎。”治宜清金養營,疏邪潤燥為主。

內容還有實熱虛熱之分。實熱的症狀有麵紅耳赤,心悸心煩,口渴,喜冷飲,大便幹結,小便黃赤,多食易饑,脾氣暴躁,消瘦等。實熱就是陽氣過旺了,這時,就要吃些下火的東西,可以吃綠豆湯,或是吃硫磺解毒丸等。

虛熱的症狀有低熱,手足心發燙,心煩失眠,口幹目澀,咽幹咽痛,兩頰潮紅等。虛熱可以多吃點涼性的蔬果如梨,豆腐、白菜、花椰菜、四季豆、涼粉、青蘿卜、白蘿卜、豆芽、黃瓜、土豆、菠菜、竹筍、包頭菜、菜瓜、豆角、海帶西洋參、苦菜、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