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上火”可能是體內寒濕重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上火了,覺得很燥熱,但另一方麵卻感到體內冰涼。這是為什麼呢?在這一節我們將告訴你答案!
《黃帝內經》裏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這裏指出了寒為熱病之因。若寒邪過盛,身體內表現出的就是熱症、熱病,也就是說虛火實際上是由寒引起的。
為什麼寒重反而會引起“火”呢?原來,身體內的寒濕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傷腎,引起腎陽不足、腎氣虛,造成各髒器功能下降,血液虧虛。腎在中醫的五行中屬水,水是灌溉、滋潤全身的,當人體內這個水不足時,就如大地缺水一樣,身體會幹燥。髒器也是一樣,每個髒器都需要工作、運動,這種運動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潤,就易摩擦生熱。最典型的是肝髒,肝髒屬木,最需要水的澆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顯。如果給肝髒足夠的水,讓肝髒始終保持濕潤的狀態,它就不可能幹燥,就不會有火。
還有頭麵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因為腎主骨髓、主腦,腎陽不足、腎氣虛時髓海就空虛,遠端的頭部首先出現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應的就是幹燥的症狀,如眼睛幹澀、口幹、舌燥、咽幹、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氣中的器官,較容易受細菌的感染,當頸部及頭麵部的血液供應減少後,這裏的免疫功能就下降,會出現各種不適,這樣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體炎、中耳炎的概率就會增加。又由於沒有充足的血液供應,各種炎症很難治愈,就會反反複複發作,成為各種長期不愈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再者,當現代人不分季節大量誤吃各種寒涼的瓜果蔬菜後,當人們在夏季長期使用空調後,當女士們為了顯示身材盡量少穿衣服後,大量寒濕正悄然進入體內,自然腎火就越來越不足,虛火就越來越大。而目前普遍都采用瀉火、清火、降火的寒涼藥物進行治療,這就使得寒上加寒、虛上加虛,越治火越大。實際上,這是沒有對症治療。可如果要去掉身體內的寒濕,要補腎,用的都是溫熱的食物。溫熱療法,這難道不是火上澆油嗎?確實,有虛火的人普遍都存在“虛不受補”,但這種補不得的狀況隻是一種假象。
此外,身體內寒濕重還極易造成經絡不通,散熱困難,容易感到悶熱、燥熱。與老人相比,孩子的經絡通暢,散熱快,因此孩子在夏天是最不怕熱的,大熱天裏照樣在太陽底下玩耍。而老人經絡不通暢,不易出汗,熱散不掉就悶在身體內,人就很難受、煩躁,隻有吃了冰涼的食品才感覺體內舒暢些。當然這種經絡不通引起的身體燥熱已不止在老年人中出現了,現在的人們普遍貪涼,運動又少,自然就會造成血液流動的速度變慢、變緩,從而極易導致經絡的淤堵,經絡淤堵帶給人的就是身體出現的各種疼痛,以及皮膚上長痘、長斑。看看周圍的人,有幾個能說自己很健康,從沒有過腰酸背痛、腿痛胳膊痛的?再看看周圍人的皮膚,又有幾個色澤明亮、富有彈性、不長斑、不長痘的?這些都是和長期貪涼有關的。
經常運動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隻要運動開了,出汗了,就會感到身體內的燥熱自然消失了,渾身輕鬆了,心情舒暢了,這是因為運動後體溫明顯升高,血液循環加快,出汗在排出寒濕的同時也能帶走了虛火、疏通經絡。這就是為什麼多數運動員性格開朗的原因。運動後不鬱悶了,再注意營養的補充,就不會患上抑鬱症。
綜上所述,上火和體內寒濕有很多關係,人們遠離了寒濕,就可以減少上火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