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體易受寒的脆弱部位(2 / 2)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腎最易受寒氣侵襲,從而導致人體氣血鬱結,讓心、肝受影響,使大腦供血不足,接著出現記憶力衰退、掉發、頭暈目眩、失眠等相關症狀。此外,在秋冬季節,許多人喜食油膩食品,導致肝髒過分勞累,不能保證大腦供血,也會影響記憶力。

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多曬太陽,房間多通風,在含氧量充足的地方多做增加心肺功能的鍛煉,如深呼吸、擴胸、慢跑等。早睡晚起也有益於大腦活動。

6.毛孔

全身的毛孔張開時,若不注意保護,寒邪會乘虛而入。劇烈活動後大汗淋漓的人,如果遭遇暴雨、空調冷風,最容易得病,甚至得重病。及時喝生薑紅糖水,使寒氣從毛孔排出,可以防止這些疾病。

7.腳底

腳底的湧泉穴也是容易受風寒的地方。長期在冰冷潮濕的地方行走、鞋襪潮濕後不及時更換、睡覺時腳底正對著空調吹,都可以招致寒氣的入侵。經常按摩足底,用熱水浴足,則可以將寒氣從足底排散出去。

除了身體的某些部位受寒,人在以下幾種情況,也容易受寒:

1.劇烈運動、強體力勞動之後,大汗淋漓,陽氣隨汗而外泄,寒氣可乘虛而入。這時,最忌受風寒。

2.洗浴之後,特別是蒸桑拿、洗熱水澡之後,汗孔張開,不宜對著涼風直吹,也不宜馬上進入空調房間。此時,風寒入內的通路已經打開。

3.有的女性朋友洗頭後,不注意把長發吹幹,濕漉漉的頭發貼在頭部、肩後,就迫不及待地進入夢鄉。而睡眠中,人的陽氣內斂,抵抗力會下降,寒濕之氣很容易侵入。

4.性生活之後,周身放鬆,體表衛氣暫時虛弱,也不宜吹電扇空調。否則,風寒會悄然侵入。

5.老年人、體質虛弱的人、生長發育期的少年兒童,是寒氣侵害的主要對象。睡覺時一定要注意避風保暖,不要把頭和腳正對著空調、電扇。足部特別怕冷的人,睡覺時不妨穿上短褲和襪子,小孩則可以用兜肚護住肚臍,避免腹部受涼。

6.長期工作在空調辦公室的白領階層,平時可能並沒有感冒受寒的症狀,但時間久了,體內積存的寒氣會以空調綜合征的形式表現出來,讓人困頓、疲乏,失眠,胸悶,不會出汗;女性朋友還會發生痛經、月經不調,甚至閉經。這樣的寒氣比較深,祛除較難,因而更應當注意防微杜漸。較為可行的辦法,就是不要把空調開得太低,一般比外麵的溫度低兩三度即可。同時,在辦公室最好備一件外套,涼時及時穿上。

不管身體某個部位受寒,還是在某種情況整個身體受寒,都要小心。一旦感受了風寒,即使有輕微的症狀,也要迅速處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熬一碗生薑紅糖湯,趁熱大口喝下,再蒙頭睡一覺,發點汗,便可以把寒氣祛除。而最忌諱的是,一見感冒,就不分青紅皂白,用抗菌素,用消炎解熱藥,用清熱解毒藥。這些藥物雖然可緩解一時的症狀,卻會使寒氣進入體內的更深處,埋下健康隱患,必須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