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切忌暴飲
曆代養生家都主張渴而後飲,緩進飲料,反對大飲、暴飲。因為一次喝大量的水或飲料,會迅速增加血容量,增加心髒負擔。因此,年高或心髒功能欠佳者,尤當注意。一般而言,每次進飲料不要超過500ml,可采取少飲多次之法。
3.戒過食刺激物
凡刺激性食物和興奮性藥物,都會給心髒帶來一定的負擔,故應戒煙少酒,不宜飲大量濃茶,辣椒、胡椒等物亦要適量;對於咖啡因、苯丙胺等興奮藥物亦須慎用。
4.適量減肥
體重過重山會加重心髒負擔。因此,要注意減少脂肪贅生,避免發胖。控製體重和減肥的方法多種多樣,可因人而異的選擇,如運動鍛煉、飲食減肥等。就飲食而言,即限製總熱量的攝入和儲存,尤其晚餐不過量,就餐時間宜稍早,對控製體重是有意義的。
5.臥具適當
一般而言,床頭要比床尾適當高一些,枕頭高低適度,對心髒血液回流有益處。心髒功能較弱者,休息時可采取半臥式,這樣可減輕心髒的負擔。
6.運動鍛煉
經常參加運動鍛煉,可以增強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對心髒大有益處。經常參加運動和體力勞動的人,心肌功能要比不活動的人強壯的多。
二.“心主神誌”的保健
心主神誌的功能與心主血脈的功能是密切相關的,血脈是神誌活動的物質基礎,神誌是血脈功能的綜合反映。情誌主化分屬五髒,但總統於心,故心主神誌之保健至關重要。
1.情誌平和
情誌平和,則氣血宣暢,神明健旺,思考敏捷,對外界信息的反應靈敏正常。若七月過極,則可使心神受傷。故應保持七情平和,情緒樂觀,避免過度的喜怒、憂愁等不良情緒。尤其是大喜、暴怒直接影響心之神明,進而影響其它髒腑功能。對於生活中的重大變故,宜保持冷靜的頭腦,既不可漫不經心,又不必操之過急,以保證穩定的心理狀態。
2.良好的生活環境
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對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在社會之中,首先要有良好的自我意識,承擔與自己腦力或體力相適應的工作和學習。正確認識自己,正確對待別人和正確對待客觀環境。人是社會的一員,每個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生活。古代思想家孟子曾說:“一人之所需,百工斯為備”。人與社會的聯係不僅是物質的需求,也是精神的需要。因此。要熱愛生活,同社會環境保持密切聯係,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得到互相糾正,互相補充,保持穩定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