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此時張良和秦王卻有著國仇家恨,所以他打算要在此地刺殺巡狩而歸的秦王。
張良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他知道僅憑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刺殺任務的、所以他就傾盡家財,雇傭了一個大力士想要雇凶殺人,都知道這刺殺秦王是個滅九族的大罪,但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香餌之下必有懸魚,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博望城中還真有一個力大無比的力士,願意同張良一起去刺殺秦王成其大事。
再說秦風名義上是個太監,所以可不避諱宮中女眷近身陪王伴駕、這一日巡狩的車隊來到博望並在城中休息。
秦風聽到此地名叫博望城,突然想起了張良這個人,此時可能就在三十裏外的博望坡,正等著王駕並隨時都會要了秦王的命。
秦風知道此時的張良是不會成功的,因為按照曆史的發展進程,現在還不到秦王駕鶴西遊的時候,所以秦風想要在這個時候再來一個功高救主順勢而為,用以緩解秦王當今因為徐福的事情對自己產生的不滿心裏,他決定自己有必要在此時結交一下這個張良同誌,同時也為自己將來留下一條後路。
那麼怎麼結交張良這個人呢,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因為張良是此地的貴族,所以認識他的人並不會少。
所以秦風通過金錢鋪路,很快就找到張良這個人的行蹤,首先找到張良並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自己要想辦法說服秦王調換自己所在巡狩車隊中的次序,讓張良同誌找不準秦王座駕所在的準確位置。
隻要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秦王就不會受到致命的威脅,同時自己在設法去救張良一命,這樣自己不僅可以結交到張良這個朋友,還可以得到救主的實惠。
想到這裏秦風馬上去見秦王,然後對秦王說、大王我聽說在博望這個地方,有一個神奇的自然現象所在、就是在大隊人馬行進時,往往是前方揚起的塵土較大,有時會大到遮天蔽日,而在隊伍的後麵行進反而沒事。
所以臣以為大王還是把自己的車架調到後麵去比較好,這樣可以減少風沙灰塵的侵擾,秦王一聽秦風的話也來了興致,但是礙於皇家禮數,秦王也不好隨意改動尊卑有序的規定。
為此事李斯還當著秦王的麵和秦風爭執了起來,李斯認為秦王貴為天子九五之尊,怎麼可以將自己的車架,放在巡狩車隊的最後麵呢,這樣做是有損天子威儀的事情,同時也是不和禮數的行為。
原來是博望地形為平原丘陵地帶和風向的原因巡狩的隊伍是向西行進,此地又是大半年刮東風,所以導致風沙倒著吹的情況。
可是當時秦王他們還是很迷信、都以為是什麼神秘的力量造成的幻象,但是由於李斯等人堅持反對,所以就變通一下采納了秦風的建議、秦王原來的車架位置不動,讓秦王換車走在車隊靠後的位置,這樣有助於在行進的過程中不至於多吃灰塵,但是為了不減少秦王的威嚴和禮數,建議陛下換人不換車,還好秦王這個人天生有潔癖,所以一聽這個建議,馬上就同意了秦風的意見。
次日,秦王巡狩的隊伍一早啟程浩浩蕩蕩的向博望坡開進,當隊伍走到坡下的時候突然之間狂風驟起沙塵大作,就在這時隻聽見車隊前麵一聲驚天巨響,走在隊伍中間秦王的車架,被一個巨型鐵錐從上而下砸的粉碎!
幸好今天秦王聽了秦風的建議沒有坐在這輛車之內,刺王殺駕這還了得,秦王馬上派人緝拿凶手,由於秦王的衛隊反應夠快,經過一番廝殺張良所雇傭的那個力士,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當場被擒拿到秦王麵前。
此時的李斯早就亂了陣腳,因為自己是反對秦王改換車駕態度最堅決的人,試想一下如果當時秦王聽了自己的話,那麼此時人都已經成為肉餅了,以自己當初的表現,所以秦王現在懷疑自己,和刺客是同謀都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