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行刺(1 / 3)

第三十一章行刺

不覺間就這樣經過一年的時間過去了,自從秦王親自率領滿朝文臣武將為徐福等人送行之後,並且向他提出自己對向往永生殷切希望,同時徐福也表示自己此次要堅決完成秦王交給自己的使命、無論走到天涯海角也要到達蓬萊仙島找到仙丹,否則就絕不活著回來麵見秦王。

注意這句話”此生絕不活著回來麵見秦王”,這裏徐福同誌確實是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沒有欺騙秦王他確實是從此再也沒有回到中土麵見秦王。

此刻秦王內心是萬分激動,決定要巡狩山東,又命秦風帶隊登上海船,去海上迎接徐福的歸來,但是茫茫大海之上還哪裏尋得徐福船隊的身影,但是秦風可是不能把話說死了,畢竟徐福可是自己給秦王巡來的,隻好對秦王說徐福率眾遠渡重洋,去尋找那傳說中的蓬萊仙山了,一路之上千難萬險前途未卜,尤其是在海上天氣變幻無常,所以還請大王耐心等待一些時日。

秦風說這些話明顯就是一個字“拖”,因為他知道秦王的生命已經快要走到盡頭了,如果秦王薨了,那麼也就沒人再去關注徐福的事情了。

徐福的船隊走後、期間秦王又在李斯的蠱惑下上了泰山封禪,泰山乃是五嶽之首群山之尊,在古代一個帝王的文治武功沒有達到一定的標準,是沒有資格去泰山封禪的,但是一統天下橫掃六國的秦王顯然是可以的,等到這一切都做完後秦王巡狩的車隊,也要回阿房宮了。

這天巡狩的車隊來到一個名叫博望坡的地方,此地有個年輕人是個很有膽識和謀略的人,他曾經是趙國的貴族姓張名良字子房,此人少年時期虛心下士勤奮好學。

一次他路過一座小橋看見一個老人光著腳坐在橋邊,張良好奇的從老人的身邊經過還沒等他張口問話,老人就對他說:“小子我的鞋子掉到橋下了去給我撿上來,張良一想一個老頭行動也不方便,就下橋把老人的鞋子撿了上了,走到老人的身旁老人看了他一眼然後說小子給我穿上,張良愣了一下還是俯下身幫老人穿好了鞋子。”

可是當張良穿好鞋站起來轉身剛要離開、老人又把鞋子扔到了橋下去了,然後向張良說道小子再幫我撿起來穿上。

張良看著老人也沒有說什麼,就第二次下橋把老人的鞋子撿了回來,並且穿在了老人的腳上,可是還沒等自己站直身子老人又將腳上的鞋子給扔到了橋下,然後看著張良說小子去在給我老人家撿回來。

這次張良真的是有點生氣了,但是轉過頭一想畢竟老人都這把年紀了、就是自己再為他撿一次鞋子,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想到這裏張良第三次去橋下,給老人撿回了鞋子穿在了他的腳上。

老人這次沒有扔腳上的鞋子,而是站起身笑嗬嗬的對眼前張良說,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心胸真是如此可教也,說完就向張良的肩膀拍了三下,並用手指指了一下天、然後手向橋上指了一下轉身就走了。

三天後張良來到這座小橋之上,看見老人很早就站在那裏等著自己,當走到老人跟前的時候,老人很生氣的對張良說,我都在這裏等了你半個時辰了,你怎麼才來今天就算了,你明天在來吧,說完老人轉身就走了。

留下一臉霧水的張良,隻好第二天半夜就起床來到小橋上等著老人,不一會隻見老人在橋的另一邊,慢悠悠的向自己走了過來。

看見張良在小橋上等著自己,老人高興的對張良點了點頭、然後從懷裏拿出一本書交給了張良,就在張良低頭看手裏的書時,老頭就在自己的麵前消失不見了,張良四處也尋不見老人的蹤影,這才低頭細看手裏那本書、隻見上麵寫著四個大字《太公方略》從此張良刻苦研讀此書,最終悟透此書精髓深得此法後,輔佐了漢高祖劉邦成就了一番偉業,這是後話暫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