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日本海算得上是風平浪靜的,特別是在上一個季風過去,下一個季風尚未來臨時更是如此.海水是碧蘭碧蘭的,大洋上波瀾不驚,小小的浪花泛出的漣綺甚至很有點賞心悅目.大海遼闊萬裏,水天之間又高又悠遠.出沒在波峰浪穀間的海鳥和不時跳躍出水麵的魚兒更增添了大海的生氣.第32特遣艦隊就行駛在這片安靜,平和的洋麵上.
第32特遣艦隊由‘公牛‘哈爾西中將指揮,雖然這支艦隊是美海軍第5特遣艦隊的一支分艦隊,但卻有著令人生畏的實力.4艘重型航空母艦‘企業號‘,‘薩拉托加號‘,‘漢科克號‘,‘瓦斯普2號‘組成了這支艦隊的核心,再加上5艘護航航空母艦,這支艦隊共載有作戰飛機1100餘架.加上以‘密蘇裏號‘為首的3艘戰列艦,16艘重巡洋艦,20艘輕巡洋艦和32艘驅逐艦,水下還有6艘潛艇開路,後麵還跟著一大批輔助船支,如果不具備有壓倒它的絕對優勢兵力,而又有一擊成功的把握,任何人還真的別打這支艦隊的主意.否則它的報複是非常可怕的!
這支極具有進攻性和侵略性的艦隊正在向北猛衝,但公牛哈爾西率領部下們並非是要去進攻日本本土,也不是要去尋找和殲滅日本海軍殘存的聯合艦隊.這是一次帶有護送性質的戰鬥巡邏.今天是8月4日,2天前哈爾西接到斯普魯恩斯中將轉發來的,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從關島發來的命令,這道命令要求哈爾西的第32特遣艦隊挺進到距日本東京灣的200海裏的洋麵上,命令要求他們不得靠近日本海岸線200海裏內,不得炮擊和轟炸日本本土,也不得主動索戰.當然遭遇敵方攻擊時可以還擊,但不得追殲逃敵.命令的最奇怪之處在於,艦隊在4日和5日都要派出4架戰鬥機為一架‘B一29‘護航,去完成對日本本土的‘偵察‘任務.這一任務更為奇怪,甚至規定護航飛機必須由海軍航空兵上校,‘企業號‘上的飛行指揮長科斯派爾帶隊,飛機飛行高度不得低於10000米,還要盡力避免與日機作戰,任何情況下要首先保證偵察飛機的安全.等等.從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發來的戰鬥任務指令從來沒有這麼詳盡和具體過,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應管的是戰略層麵上的東西,而這些戰術上的事,況又如此細微這根本就是戰場指揮官的事.一架‘B一29‘轟炸機有這麼重要嗎?就是大機群空襲東京也從來沒有要求過海軍戰鬥機護過航啊!斯普魯恩斯中將和哈爾西中將都滿腹疑慮,肯定會有不平常的事將要發生,具體是什麼事他們不得而知.但命令就是命令,無條仵執行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也許有些事不該他們知道,不必勞心費神的猜來估去,認真執行命令就是.8月3日清晨,哈爾西率第32特遣艦隊離開了衝繩島海域向北,向日本本土方向駛去,4日的淩晨3時這支艦隊到達了指定位置開始作園圈航行.
清晨7時,‘企業號‘迎風疾駛.兩架F6F‘潑婦式‘戰鬥機一前一後飛離了甲板躍上了蘭色的天空.黃林架著飛機飛在前麵,後麵是小本茨少校的15號機.黃林向旁邊看了看,由‘漢科克號‘上起飛的兩架戰鬥機正在一麵爬高一麵向他們靠過來.這是費斯汀少校和他的僚機斯拉科特上尉的飛機.黃林擺了擺機翼,4架飛機編好了隊,小機群繞艦隊上空盤旋了一圈後,一邊升高一邊向南麵飛去,不一會就消失在觀察員的視野中了.
8時零6分,在距第32特遣艦隊約70海裏的1萬米的高空,黃林看見了從東偏南方向飛來的一架孤零零的‘B一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黃林率3架戰鬥機迅速地靠了上去,‘B一29‘的飛行員也發現了這4架護航戰鬥機,轟炸機兩翼的航行燈不斷地閃爍著以示歡迎.黃林發出了指令,按預先的安排,費斯汀少校和斯拉科特上尉搶到了‘B一29‘尾部上方,以掩護這架轟炸機極易受到攻擊的後上部,黃林則帶著小本茨在轟炸機的前方開路.一行5架飛機浩浩蕩蕩地向北,向日本本土飛去.
小本茨不時扭頭向右後方的‘B一29‘瞄上一眼,心中不斷嘀咕著:
"媽的!什麼破飛機!還畫著一個死人頭骨,瞧它那熊樣,還派頭滿大!值得一個上校,兩個少校,一個上尉來為它護航?咱們可都是海軍航空兵的精英啊!難道它比咱們更重要?上麵到底坐著什麼大人物啊!不!不對!這架爛飛機不會在日本土地上降落的,它肯定擔負著某種特殊任務!管它喃!護航就護航,可惜不能與日本人打一仗,科爾說,遇到日本人的破飛機不能接戰,隻要掩護這個笨東西逃回來就行.唉!真沒勁!"
小本茨不明白,其實不僅是他這個小少校,就連指揮第5特遣艦隊的斯普魯恩斯中將和第32特遣艦隊的司令官哈爾西中將這些高級將領也不知道,他們是在執行什麼任務?知道這一切的在現場隻有一個人,這就是黃林.黃林一看見這架‘B一29‘轟炸機,就知道這是陸軍航空兵第20航空隊第509混合大隊的飛機.這個大隊的隊徽是很奇特的,也不知道是誰出的主意而又竟然得到了全體飛行員們的認同,這個大隊的隊徽是一個骷髏頭象,而骷髏那光禿禿的頭蓋骨上還橫放著一把死神用的彎鐮刀,好象骷髏戴上了一頂破氈帽一樣.這個隊徽被用黑油漆畫在了機頭的兩側,一左一右,一邊一個.這使得這些殺人機器更令人敬畏,效果看起來還算不錯.黃林心想,這倒與這個神秘的航空隊承擔的任務相配.
1944年秋,美國人在努力研究原子彈時也在考慮原子彈投放的運載工具.很顯然,原子彈不能用軍艦上的大炮發射出去,那麼唯一可以使用的運載工具就是‘B一29‘這樣的戰略轟炸機了.於是乎一支新的航空隊應運而生,這就是陸航第20航空隊第509混合大隊.這個航空大隊一開始成立時隻有12架‘B一29‘型轟炸機,人員也隻有400餘人.駐地為鹽湖城的溫多弗空軍基地.這個大隊飛機和人員不太多,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它的隊長是27歲的年青的陸航兵上校保爾.蒂爾茨.這位上校原在李.梅爾將軍的戰略轟炸司令部任一個大隊的飛行指揮官,有近2000小時的飛行時間,他曾9次率隊出擊轟炸東京,每次都能完成任務平安歸來,最險的一次是剛飛達目標上空時,一個發動機就出現了問題,蒂爾茨上校硬是用一個發動機飛行,不僅完成了對目標的攻擊而且還有驚無險的返航,順利著陸.這是一個有著十分豐富的飛行經驗和指揮能力的青年軍官.其實被調入509大隊的飛行員和機組都是在歐洲和太平洋戰場上表現很是突出的,這些官兵們都身經百戰,個個本領不凡堪稱精英.但509大隊裝備的卻是嶄新的,剛從生產線上下來的‘B一29‘新飛機,而且飛機和人員還在不斷地增加.到了1945年8月執行特別任務前,這個大隊擁有轟炸機46架,人員達1500餘人,這無論如何己超過了一個飛行大隊的正常編製.基地也搬到了太平洋上的馬裏亞納群島的提尼安島上.和關島和塞班島上的機場不同,這個基地的保密和保衛措施非同一般,這個機場四周全部用鐵絲網封閉起來,一個營的陸軍官兵擔任警衛,輕.重機槍的火力點散布在機場周圍,進出要有特別通行證,就是一個將軍沒有通行證也不能進去.基地內所有的人被禁止與外界接觸,信仵要經過嚴格撿查.在這個機場的大門口掛著一個大木牌,上麵令人生畏的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