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孩子們(2)(1 / 3)

原子裂變所產生的巨大能量終於可以被人類控製和利用了,但人們不知道該為此高興或是為此而悲哀,因為人們不知道是挖掘到了一個大寶庫還是打開了潘朵拉魔盒.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原子裂變所產生的能量逐步滲透到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麵麵.比如,經過射線照射處理過的植物種子會發生變異,這種變異會使穀物的產量大幅度上升,其它的植物也是如此.雖然口感有所下降,但可以使生活在地球上的50至60餘億人免去饑餓.而原子射線在醫療領域內也大放異彩,至少X光片可以使人們的病情能更快而又準確的得到確診,射線的照射也可以使患了某種癌症的病人的病變細胞被殺死,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命或治愈其疾病.當然原子核發電站的建成,使這個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能源,而人類又在不斷地增加對能源的需求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緩解如此等等.但另一方麵,人類自己製造出的原子彈,氫彈,還有什麼中子彈,髒彈等,如果一齊爆炸,足可以將世界上的全體人類及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毀滅10次以上.原子核能真是一把極其鋒利的雙刃劍啊!在刺死敵人時,也會傷害到自己的!

1945年7月,美國人耗時6年,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顆利用原子裂變時產生出巨大能量的超級武器,原子彈.但美利堅合眾國卻並不是第一個發現原子裂變的國家.

第一個發現原子裂變的國家是德國.1938年12月,德國威廉大學化學研究所著名的科學家奧托.哈恩及其同伴史特萊斯曼教授,通過也是6年的努力,發現了u235在裂變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一發現震驚了德國科學界,納粹德國當然不會視而不見,在一切發明和發現都應優先用於軍事的這一原則下,德國人開始考慮如何讓這種巨大的能量為自已所用.軍方決定製造原子彈.德國人的這一決定比美國人整整早了近1年時間.

1939年9月26日,德**備規劃局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原子能研究機構"德國鈾協會",開始了原子彈的研製.1940年的5月,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發展,強大的德**隊席卷著歐洲,低地國家先後宣布戰敗並向德國投降.德國人攻占了挪威,控製了歐洲唯一一個工業生產重水的挪威維蒙克重水工廠.德國人擊敗了比利時並逼使其投降,德國人獲得了比利時礦業公司存放在倉庫中的1200噸精選鈾礦.

第二年年底,也就是1940年12月,當時太平洋戰爭尚未爆發,美國人還處在微妙的‘中立‘中,德國人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供研究用的原子反應堆,而且全麵的掌握了鈾金屬的提煉技術,德國人完全具備了生產原子彈的基礎和條仵.

對交戰的另一方英國人來說,德國人可以研製生威力巨大的原子彈,英國人不樂意了,這絕對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據有關的科學家們告訴軍方,一顆這樣的炸彈就可以將倫敦從地圖上抹去,要是再在什麼利物浦,伯明翰或別的地方來上幾顆,保不定在大英艦隊集結地再扔上一顆,這仗不打也就輸了.這種情況絕對不允許發生,英國人決心要阻止它,要將德國人的原子彈製造計劃扼殺在搖籃中.英**方將目光對準了在挪威的維蒙克重水工廠,重水是原子反應堆最重要的原料,沒有了重水這原子反應堆就無法運轉,這原子彈也就造不出來了.英國陸軍精選了40名官兵組成了一支精悍的突擊隊,他們的任務就是到挪威去,突入維蒙克重水工廠,炸毀其主要生產設備和庫存的重水.計劃應當說不錯,打擊也抓住了重點,但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1942年11月19日深夜,兩架轟炸機牽引著兩架滑翔機從英國本土起飛,滑翔機上運載著40名執行這個代號叫‘新手‘破壞計劃的突擊隊官兵們.但英國人的運氣實在使人不敢恭維,當夜天色漆黑,沒有一絲星光,在飛抵挪威目標區時又刮起了不小的風,轟炸機扔下滑翔機返航了,兩架沒有動力的滑翔機在夜空中胡飛亂竄,根本不知道大風將他們吹到了哪裏,終於,一架滑翔機撞在了山石上,一聲巨響,滑翔機解體了,20餘名英軍官兵全數遇難.第二架滑翔機勉強著陸了,但在跌跌撞撞的滑行中,起碼有一半接近10名左右的突擊隊官兵受了傷,而且德國人包圍了他們,經過短暫的交火,英軍突擊隊員們非死即傷,剩餘的也被德軍俘獲,英國人這次突襲宣告失敗.

但英國人並不打算就此罷休,一計不成又生二計.英**方和情報部門又聯合製定了一個代號叫‘炮手‘的行動計劃.這一次英國人不再明目張膽地去襲擊已經加強了戒備的重水工廠.1943年2月26日,也是在夜間,6名精選出來的挪威特種部隊的士兵組成的破壞小組傘降到了維蒙克工廠附近的山區中,在這裏他們得到了挪威地下抵抗小組的接應.6名突擊隊員化裝成維蒙克工廠的工作人員潛入了工廠,在重水工廠的主要生產設備和倉庫中安放了**,這一次英國人成功了.隨著爆炸的火光衝起,維蒙克重水工廠的主要生產設備和庫存的1噸多重水全部被毀,英國人總算長出了一口氣.但英國人顯然低估了日耳曼人的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決心,僅僅8個月後,德國人修複了全部設備,重水工廠又開始生產了.這一次麵對重兵防守的重水工廠英國人傻眼了.這一情況被彙報到了歐洲盟軍總司令部並引起了高度重視,盟軍總司令艾森豪鹹爾將軍下令,戰略空軍必須炸毀維蒙克重水工廠.於是數以千架次計的盟軍轟炸機不斷光臨維蒙克重水工廠地區,炸彈成噸成噸地向下掉.但由於維蒙克重水工廠是處在挪威的大山區,是在一個巨大的山崖下,盟軍的轟炸並不成功,在德軍的防空炮火下還損失了不少的飛機.但這種沒日沒夜的轟炸卻使德國人擔心起來,德**方決定,將維蒙克工廠的主要生產設備和庫存的重水搬遷回德國本土上去.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極為愚蠢的決定.盟軍派出特工,在挪威地下抵抗組織的幫助下潛入了運輸隊伍中,並在運輸輪渡上裝上了炸彈,當輪渡行駛到一個大湖的最深處時,炸彈爆炸了,全部主要設備和重水沉入了湖底,根本無法打撈,德國人輸掉了這一局.到了1944年春,在東線的德軍連連失利,在蘇聯人的壓擊下戰火快燒到了德國本土,德國人孤注一擲,加快了原子彈的研製,企圖以這種威力巨大的炸彈來挽回不利的局麵.盟軍當然不會同意,盟軍派出了代號叫‘阿爾索斯‘的特別行動隊突襲了德國人設在小鎮黑興根的原子彈研究基地,炸毀了這個基地,擊斃了不少的研究人員,德國人製造原子彈的計劃終於胎死腹中.

與德國人的倒黴相比,美國人無疑要幸運得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後,由於納粹德國的排猶,虐猶政策,大批的猶太人科學家逃離了德國,也逃離了戰火紛飛的歐洲大陸,不少人去到了相對比較安全平靜的美洲大陸,美國無疑是他們首選的國家.1939年8月3日,在探知德國人己開始計劃研究原子彈時,這些深知原子彈威力的科學家們深為擔心,有名的物理學家西德拉和特勒找到了‘相對論之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表明了他們的不安,並請求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美國開始研製原子彈用以製衡德國人.這封信到了羅斯福總統的科學顧問薩克斯教授的手中.9月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羅斯福總統愉快地進著早攴,此時的黃林還剛到美國不久,還在弗洛裏達州的卡拉維拉爾艦載機飛行員訓練基地混日子,還沒來得及與羅斯福總統會麵,因而羅斯福總統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一切還茫然不知.這封信並未引起他的重視,在總統看來,這又是一群沒事找事的科學家們異想天開的怪主意,沒必要太認真.因而隨手將信放在一邊,並未多加理會.薩克斯教授並未催促總統對愛因斯坦的這封信表態,但他本人卻深知其重要性,他隻淡淡地問道: